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民经济平衡是实现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工具国民经济平衡是社会生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中安排扩大再生产的速度和比例的基本方法。国民经济平衡方法,如何整个计划工作一样,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任务服务的,是为实现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任务服务的。我国人民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任务,就是坚决地贯彻实现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毛泽东同志思想的发展,在1958年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一总路线的目标,就是要把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几年来,我国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对于综合平衡问题一直给予很高的注意,并且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比较系统地研究这个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综合平衡问题。为了叙述方便,拟分成如下三个部分:综合平衡工作的目的和方针;综合平衡工作的对象;综合平衡的方法。一综合平衡工作的目的和方针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根除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使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发展的广阔场所,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它是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过1958年和1959年连续两年的大跃进,国民经济既高速度而又按比例发展的跃进局面,已经完全奠定下来了。国民经济愈是高速度地发展,综合平衡工作就愈加显得重要。随着国民经济持续跃进局面的奠定,加强综合财政计划工作就有重要意义。综合财政计划对加强资金的综合平衡,提高国民经济计划工作和财政、金融计划工作的质量,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需要,支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必将日益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由于我国综合财政计划,过去只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和若干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计划部门编制,编制的面还不够广泛,因而这项工作对许多同志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下面我们试图对综合财政计划的概念和范围,为什么要编制综合财政计划,以及编制综合财政计划中的若干问题,作一个概括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正确地安排和合理地使用国家资金,是关系到如何发挥资金的最大效能,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地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正确认识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相互关系,以及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为什么既要统一平衡、全面安排,又要归口管理、分别使用等等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进一步调整的方针,这是在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形势之后,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事求是、纠正“左”的错误的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贯彻,在调整中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不仅对尽快实现财政、信贷收支平衡,稳定市场物价,解决当前经济困难,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整顿经济工作,改革经济体制,提高经济效果,有计划地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问题,是陈云同志在1957年总结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这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引出社会主义计划平衡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金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生产建设持续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三大平衡”是完整的综合平衡体系,涉及财政、信贷、物资还有外汇的各自平衡及相互平衡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这里仅就其中财政平衡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正式提出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根本转折。何谓经济调整?为什么要调整?这次调整时期为什么比六十年代那次调整费时要长?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已由三年的实践做出明确回答。本文仅就贯彻“八字”方针与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理论上是无可怀疑的,从现实生活看,虽然也有所显示,但并没有充分反映出来。原因主要是过去宏观经济决策失误较多,计划质量不高。所以要坚持计划经济,要提高计划经济的威信,就要改进计划管理,认真研究如何搞好计划的综合平衡,保持计划的科学性。现只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一、要重视计划的综合平衡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只有搞好综合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马克思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  相似文献   

9.
<正> 在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中,我们回顾三十一年来的经济工作,特别是商业工作的历史经验,认为必须适当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比例关系,才能实现商品可供量和社会购买力的平衡。但是,有些同志对于应不应该和能不能做到商品供需平衡,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相信这个伺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贯彻执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制订长期经济计划,巩固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全党_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形势下,为了给四个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从今年起集中三年的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工作。同时指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四个方面的任务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但是调整是目前国民经济全局的关键。贯彻八字方针,搞好调整工作,就是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特别是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把林彪、“四人帮”长期干扰破坏所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彻底纠正过来,把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月6日到14日,由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在沈阳市举行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问题讨论会。会议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着重讨论了:1.建国三十年来综合平衡工作的主要经验和教训;2.如何以调整为中心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3.怎样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综合平衡的关系。这次会议,对我国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学界对综合平衡理论问题的讨论,有积极的作用。会议期间,许涤新同志致开幕词,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同志在会议开幕式上讲了话,于光远、孙冶方、朱川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会议结束时薛暮桥同志作了总结性发言。现将这几位同志的文章按发言先后次序发表如下,同时发表会议纪要。本刊今后将继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 建国以后,周恩来同志在领导党和政府工作的过程中,耗费巨大精力筹划经济建设,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前几个五年计划。《周恩来选集》下卷中论述有计划经济建设的著作占有很重的份量。这些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复杂问题,阐述计划工作的原则和方针,总结实行计划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对认识中国计划经济的规律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综合财政计划管理的必要性综合财政计划是国家的财力平衡表。它以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为主体,协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资金运动,综合反映全国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整个财力平衡的状况。它是国家资金收支总平衡表,是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统一平衡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在经济上要求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因此,搞好综合财政计划管理,对于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就必须制定出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国民经济计划。只有科学的计划,才能保证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在正确的国家计划指导下按比例、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计划的科学性,关键的问题是指导思想要端正,战略决策要正确。现在,我们已经坚决清除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认真贯彻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又进一步为我国今后二十年经济的发展制定了宏伟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战略重点。但是,同时也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计划方法,否则,正确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方针也难以得到正确的体现。人们常常容易把计划方法理解为只是指标计算、表格设计等技术性方法,因而看轻计划方法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作初步研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15.
综合财政计划是国家整个财政资金活动的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在资金方面的综合反映。通过综合财政计划,可以统筹安排资金收支,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按比例发展的资金需要,使国民经济计划中财力同人力、物力更好地相适应。为了加强财力的综合平衡工作,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1960年1月14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综合财政计划工作的决定。一年来,全国各地综合财政计划工作,有了很大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从1953年到1980年,我国已经实行五个五年计划了。总结我们计划工作的历史经验,一部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二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三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计划的指标不可绷得太紧,计划的总盘子不可超过国力;四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安排比例关系,确定发展速度,做到比例协调,速度适当,效益最佳,人民得到实惠。根据上述四个方面标准,学习和体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五年计划,是令人鼓舞的。因为六五计划是在认真总结过去长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一重要观点,是我们党长期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实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又是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充  相似文献   

18.
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综合平衡问题受到了全国上下普遍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确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不是指单项或局部(部门、地区)的平衡,而是指宏观经济的平衡,即从社会再生产总体上考察资源与需要的平衡,考察社会总生产及其构成与社会总需求及其构成之间的平衡。它不仅要进行实物平衡,而且必须进行价值平衡以及实物与价值之间的平衡。这样,在计划工作上就要解决如何从社会再生产总体出发进行综合平衡的问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伊地协调发展。”这一规定再次明确了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整个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有计划的指导,但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科学总结,也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并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建国以来,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依靠计划经济,在十分贫穷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幅员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量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系统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在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不平衡现象.要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处理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计划与市场共同起作用的产业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