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柳健 《消费导刊》2009,(5):213-214
《红楼梦》一书中有很多涉及诗词的地方。这些诗词在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曹雪芹就是用诗词这种艺术手段塑造出《红楼梦》里面很多人物的艺术形象。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抒发欢乐与爱情、表示抗议和叛逆,从中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商》2015,(49)
作为古典名著,《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贾母是《红楼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人物,是红楼人物的首脑,是影响全书、统领红楼中人物的灵魂,甚至是荣国府乃至整个《红楼梦》的象征。因此,从贾母的性格及形象入手去分析,有利于更好的解读红楼梦,对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部《红楼梦》,藏着一个时代万千人物的故事。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会从对《红楼梦》解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红楼梦》作为一本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向来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们躲避不开的一座大山。读懂《红楼梦》,才能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一部《红楼梦》,藏着一个时代万千人物的故事,古典诗词歌赋、文章做法之类穿插其中,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对作品的外貌描写分析可以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尽管相学是一种没有科学道理的预测体系,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相学流行,他受此影响并运用外貌描写来暗寓人物命运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如果成立,将是对《红楼梦》预示手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关于诗译,许多人认为其是翻译中最难处理的一种文体。有人甚至提出诗词不可译的主张,话虽绝对了些,但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出诗译的难度。本文以曹雪芹巨著《红楼梦》中《葬花吟》为例,选取杨宪益、戴乃迭以及许渊冲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从中管窥诗词英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资讯     
《市场周刊》2012,(7):8-11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去世 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周汝昌于5月31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终年95岁。周汝昌生于1918年.天津人.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后从事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给《红楼梦》中人物命名的方法从音、形、义三方面考虑分别有谐音法,析字法,寓意法等,掌握着这三方面的命名特点是欣赏和比较《红楼梦》英译本人名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丁雯 《品牌》2014,(10)
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因其极高艺术性和思想性,堪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书中塑造众多特征鲜明的人物,王熙凤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书中的王熙凤精明能干、颇有手段,是一个让人“怕”的角色,但与《红楼梦》整书所传达的悲剧色彩相同,如此光鲜的一个人物也不可避免的有着悲剧的结局。  相似文献   

9.
老师的声音     
林青霞 《华商》2014,(4):87-87
认识蒋勋是先认识他的声音。朋友送了由他导读《红楼梦》的碟片给我,我听得入了迷,心想怎么会有那么好听的声音?《红楼梦》这本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透过他那抑扬顿挫淳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带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学世界。总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他娓娓诉说大观园里的人、事、情。经过蒋勋的诠释和解析,《红楼梦》变得立体了,彷佛自己曾在大观园里待过,跟书里的人物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观园,它的全名叫北京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性质是全民所有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它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红楼文化。1984年建成以来,深受北京市民和全国人民的喜爱,是一个集旅游、度假和了解《红楼梦》人物故事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实物景观之地。北京《大观园》,在上世纪80代,就曾经被评为了“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这个形象集聪明才貌于一身。他貌若天仙又聪慧过人,多愁善感又体弱多病,才华横溢又纯真痴情。她的容貌才情使人羡慕,她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举世闻名的文学作品,号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这部伟大著作中,曹雪芹以隐约记录自己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揭露和批判。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专业的视域对《红楼梦》进行研究,将《红楼梦》作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史实来读,从中获得文学作品以外诸如管理学、审计学等层面的感悟。据此,主要从审计视角出发,尝试对《红楼梦》中蕴含的审计及其审计艺术进行探索,以揭示其对当下审计工作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于婷婷 《中国报业》2012,(14):221-222
随着《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二次改拍的浪潮,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名著翻拍的饕餮大餐。电视剧《新水浒传》也于2011年三度改拍后登上荧幕。较此前改拍,《新水浒传》不仅在剧集上远远胜出,更为明显的区别是对故事结构的扩充、情节设置的更改、以及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颇多迥异之处。较之前两版《水浒传》,《新水浒传》对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在人物塑造的处理上不尽相同,结合相关资料,本文将从男性、女性两方面着手,分析新版电视剧《水浒传》对梁山悲情英雄以及其他颇具争议角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李红雷 《致富时代》2011,(8):205-205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具有悲剧诗人品格的人物,她具有叛逆的性格,不愿与俗人同流合污,为了维护自己纯洁的爱情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葬花吟》和《桃花行》是集中反映林黛玉思想和性格的代表性作品。从这两首作品中可以看出林黛玉前期和后期心境的变化,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黛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拍卖》2020,(5):78-83
在今年年初国家博物馆的"红楼"展上,一组以红楼梦为主题的民国招贴画十分喜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烟公司曾大量发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唐》、《说岳》等系列香烟牌子,顾客、民众趋之若鹜。福新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都印行过《红楼梦》香烟牌子。不仅仅是月份牌、海报、装潢商标、香烟牌子等印刷品广告,《红楼梦》故事也出现在报纸广告中。1936年6月,英美烟公司推出一组宣传"大炮台"牌香烟的报纸广告,图中黛玉在床前愁眉不展.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从苏州发端,渐次扬州、金陵,曹雪芹及其《红楼梦》与扬州的关系一直为红学界所关注。《红楼梦》中关于扬州的风俗民情、扬州风景、扬州方音的描述,反映了作者的扬州情结,也反映出曹氏家庭的兴衰和扬州的关系。对这方面内容进行分析评述,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7.
李小芹 《华商》2008,(4):97-97
《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集大成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其中,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对《红楼梦》更是情有独钟。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可以看到《红楼梦》的投影。白先勇作品无数,但笔下总是"痛苦多,欢乐少",字里行间总笼罩着绵绵无尽的感伤。下面笔者就浅谈一下《红楼梦》主题思想对白先勇伤感之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著名新经济作家唐.塔斯考特(Don Tapscott),十多年前一本《数字化经济》(《The Digital Economy》),预言了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又是这位唐先生,在考查了这两年Web2.0的潮流、现象之后,新近又写了一本《Wikinomics》。描述了从"旧网络时代"到"新网络时代"……该书的中文版即将面市,中国互联网启蒙人物之一、价值中国网总编辑胡泳先生应邀为本书中文版题写了前言。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0)
红楼梦中塑造了多位女性主义的形象,但众多女性中迎、探、惜最适合贾府。探春在治世,儒之流也。她聪明机智,她的才华以及她的不幸命运是后世说不尽的话题。虽然有《木兰诗》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战功卓越。但探春也不失为一位值得加以赞扬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拍卖》2012,(11):28-30
中国书画专场 张大千《荷花图》领衔 中国书画专场包括黄宾虹先生的"山水册页".张大千水墨"荷花图",陆俨少"山水人物图",林风眠"仕女人物图".罗牧“山水人物图”及近现代名家作品等。张大千《荷花图》,作品兼绘画、书法、篆刻、诗词于一身,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是创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之作,并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