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持、中国通信学会指导、中国通信学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技术经济手册(通信卷)》(以下简称《手册》),将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是我国继《农业卷》之后第二部技术经济序列手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为  相似文献   

2.
<正> 《技术经济手册(水产卷)》是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的技术经济系列手册之一。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农业部水产司、中国渔业经济研究会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持,院属16个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编写而成。它和已经出版的《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  相似文献   

3.
<正> 《技术经济手册(水产卷)》是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的技术经济系列手册之一,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主持并组织编写,学术书刊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水产系统第一部技术经济方面的、具有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大型基础工具书。正如前农业部部长何康同志所说.“它对推动水产业的现代化,加强渔业经济学科的建设,提高水产部门工作人员的技术经济理论水平,都很有益处”(《技术经济手册(水产卷)》序),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正> 《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已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组织编写,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位几经周折方买到此书的美国同行在看过此书后评论说:本书是中国农业上一本最全面、最精采的资料手册。无论这一评论是否确切,该《手册》的发行的确是农业技术经济工作者的福音。农业技术经济是以农业经济与农业技术的交叉部分为研究范围的边缘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经济和技术各学科,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众多其它学科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李善明 《经济学家》1991,(4):92-100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手稿与《资本论》第四卷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剩余价值理论》手稿直接等同于《资本论》第四卷,一是根本定马克思有《资本论》第四卷,作者认为,把二者直接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它会给理论史研究带来混乱,但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手稿包含了《资本论》第四卷所应当包括的一切内容,是《资本论》第四卷的“初稿”。  相似文献   

6.
<正> 在没有介绍《资本论》第2卷的具体内容之前,我想先简略地谈谈第2卷在整个《资本论》一书中的地位,第2卷本身的结构和研究方法。这对于我们准确、全面地理解第2卷的内容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直属中国科协全国一级学会)继一九八六年组织编写《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又与学术书刊出版社全面合作,会同权威单位,邀请专家学者,精心组织选材,严格编写审订,拟计划于3—5年内出齐全套《技术经济手册》,《手册》选题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各部门,包括:理论方法、农业、水产、林业、水利、能源、通信、建材、石油化工、环保、基本建设和建筑、矿山、纺织、地质矿产、交通运输、冶金、机电、轻工、金融、工业企业、计划统计、质量经济等二十余  相似文献   

8.
<正> 已故英国经济学家皮罗·斯拉法(pieroSraffa,1898—1983)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界一位具有独特治学风格的理论家,除编辑十卷本的《李嘉图著作与通信集》外,他一生写成的唯一专著就是1960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这本书花费了他三十多年的心血,他的价格理论主要表现在这部著作中。这本书连同序言和附录一起不到百页,字数不到七万,但被誉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无论在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9.
<正> 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列入《博士文库》出版的周振华著《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是一部从经济理论高度对产业政策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学术专著。此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曾对其论文进行评审的20多位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是一部“开拓性的颇多新意的学术著作”。一产业政策作为一种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并被普遍运用,还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特别是他的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绝对地租是否存在以及它的来源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课题。近两三年来,《教学与研究》、《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先后发表了好几篇文章,一些政治经济学读物也对此问题发表了编著者的看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也想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我们知道,科学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第一个提出来的。在《资本论》第3卷、《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以及在与恩格斯的通信里,马克思对地租问题,特别是绝对地租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第1卷第1篇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关于这两者的关系,他除了指出“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外,还指出“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内容,这里只略略提到。”正是后一提示,使我不时研读在《资本论》中只略为提到、或不曾提到,而在《批判》中不仅详细阐述、而且在我看来十分精辟的论点。现在提出来的就是马克思关于纸币流通规律是金币(包括银币,即以贵金属为材料的货币)流通规律的颠倒的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与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历史存在暂时性的确定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全面、完整、系统地阐明了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原因和必然性,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三卷《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与凯恩斯的危机理论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根本方法方面都存在着根本区别。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的研究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马克思对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以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农场为对象的。《资本论》中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主要也是以英国的实际情况作为例证。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考茨基,于1899年写了《土地问题》,把观察的对象扩大到法国,美国和德国,结合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情况,证实了马克思的理论。列宁说;“考茨基的这本书是《资本论》第3卷以后最出色的一本经济学著作”,肯定了它在系统地考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贡献。不过,考茨基的著述也没有超出《资本论》的时代背景。列宁在许多论著中探讨了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主要的是1899年写成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农业中的资本主义》,以及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商业资金的理论分析王志毅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时说:“商人资本或商业资本分为两个形式或亚种,即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资本论》第3卷第297页。以下凡引自该书该卷者,均只注明页码)这一分析,对社会主义商业资金,也是完全适用的。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阐述了《资本论》的三大理论贡献:一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形态;二是《资本论》的辩证法既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理论;三是作为"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的《资本论》有机结构体系理论.这三大理论贡献对我们今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研究》编辑部能把持不同观点的同志请到一起,就宏观经济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磋商,很有意义。对此,我也想谈几点想法。第一,我国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受到过两次大的冲击。一次是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另一次是科尔奈《短缺经济学》的进入。在这两次冲击之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被国外一些学者称为"一篇很难读的文章",存在着明显的"不明确的地方",即当牵扯到市场价格或供求关系时,"市场价值"概念具有多种规定,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难以梳理。为此,有学者质疑马克思"是否把市场价值同市场价格混同在一起了"。为厘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阐明市场价值既是基于商品生产的"平均"规定,也是基于社会需要的"截尾"规定,是这两种规定的辩证统一;其次,必须说明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决定机制,即市场价值是生产条件平均化的结果,而市场价格则是竞争的结果;最后,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价值理论的定位,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为最终推出生产价格理论而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理论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资本论》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十分科学的、完备而严整的方法论体系。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资本论》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资本论》的庞大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支柱。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这一方法,对于各门科学学科的建立、健全、完善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资本循环周转理论与我国流动资金管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条件、方式、效果的一般原理。它不仅对现代资本主义资本循环和周转有着特殊作用,而且对我们搞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当前改革我国流动资金的管理,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