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灾害损失,是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依照可保风险泛化条件辨识风暴潮灾害风险可保性的基础上,本文创新并完善了一套基于非参数估计模型的海洋灾害保险定价方法,并通过构建信度保费厘定模型计算了风暴潮灾害综合险纯费率,从费率厘定的动态调整、灾害保险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昌邑市下营水文站和寿光市羊口水文站的资料的分析,对莱州湾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和影响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指出,诱发莱州湾风暴潮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三类: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及寒潮冷锋。通过分析,建立起莱州湾风暴潮的预报模式,对防潮减灾、科学指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各类工程对原地形地貌进行着巨大地改造势必诱发大量新滑坡的产生,滑坡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威胁。防止滑坡灾害风险的发生对于减轻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分析滑坡灾害性研究现状,引起人们重视起来,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孙珂 《商场现代化》2012,(23):190-191
灾害摧毁着人们的家园,给受灾群体和受灾地区带了巨大的物质财产损失和精神苦痛。我国是一个各种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的国家,为了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灾害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在灾害救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基本伦理原则有:以人为本的原则、团结互助的原则、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集体主义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人为灾害也在迅速增多,并且遍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灾害与消费经济密切相关:一方面,各种灾害直接破坏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水平以及消费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消费规模以及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又使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加剧.因此,大力推进可持续消费,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3年3胃19日—20日锡林浩特市遭遇到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本文应用基本的观测资料、常规图表,从天气掌成因、动力机制、大尺度环流、垂直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地形因素,斜压强迫及高空急流引发的高层等熵位涡下传.使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为沙尘暴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垂直结构决定的动量下传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蒙古气旋引发的犬风、沙尘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刘磊 《科技转让集锦》2013,(24):102-102
近年来,随着中海油在东海的油气田建设项目逐渐增加,我们对东海的气象预报业务也随之增多了。由于特殊天气对于海上施工的影响很大,因此对于东海的一些特殊天气的预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主要对影响东海的江淮气旋做简单的介绍,运用MICAPS和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学习和借鉴他人对于江淮气旋出海预报方法上的总结,以使我们在对影响东海的江淮气旋的预报上能把握地更好。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湖北的山地比较多,三面都是山脉,中间是江汉平原,由此就形成了一个敞开的不完整的盆地结构。湖北省常年受到亚热带季风的严重影响,会受到严重的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在夏季,暴雨的侵袭会造成洪涝灾害,干旱气候给当地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湖北省是全国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通过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每年因气象灾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通过分析灾情与灾害之间的关系,对气象灾害进行分类,着重阐释湖北省主要灾害气象地理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49年至2012年64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进入文昌作业海区的热带气旋的频数年变化、各月变化、源地、路径等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4年进入我国海域所有热带气旋有2107个,进入文昌海区最大范围(500公里)的热带气旋占26.7%,均约受到9个热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发源于南海和北太平洋西部两个海区所占比例相当;热带气旋路径主要是以西进型为主;其中6~7月份多少东南西北走向,8~9月份多是自西向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刘飞曼 《中国报业》2014,(20):47-48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媒体作为承担信息传播任务的重要部门,在传播灾害预警信息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灾害,理智应对灾害,树立正确灾害意识对促进社会稳定与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它直接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通过对十堰市典型的雷电灾害分类分析,指出当前十堰市雷电灾害防御现状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导致农村雷电灾害频繁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农村防雷的防护对策,期望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将防雷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全球的气温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受热力条件的影响,使雷电灾害逐渐增多,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本文结合洛阳市雷电防御的现状,先简要叙述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又分析了雷电的入侵形式及雷电灾害的防御技术,最后探讨了雷电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对雷电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2008年的雪灾、地震、洪涝灾害等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应对各种灾害并进行有效控制,尽量使损失最小化,避免灾害扩大化,是当前面临的难题。灾害应急物流问题成为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灾害应急物流系统的保障机制和建立方法以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矸石山灾害事故频发,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矸石山灾害处理和预防实践中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预防策略,并探讨了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年来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的频发,以及造成的严重损失,指出进行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研究的重要性,并在对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应对夏季汛期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建立起一套规范的防治体系,避免山洪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龙口市全面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北方经贸》2013,(8):175-176
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灾害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在旅游灾害管理上存在旅游灾害管理意识淡薄,灾害预警机制未建立,灾害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树立灾患意识,构建灾害管理体系,制定有针对性措施,完善旅游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作为企业核心构成部分的财务系统应该在新的灾害风险环境下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大局。但由于缺乏灾害财务理论的指导,我国企业灾害财务管理实践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构筑专门的学科理论体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自然灾害风险对企业和国民经济造成的冲击,是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在对灾害财务的研究现状、概念、特点以及企业灾害财务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就我国抗灾防灾资金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进入了灾害的频发期,灾害的发生严重损害了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北其灾害的性质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分析湖北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应对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信息监测处理机制,灾害重建机制等相关机制。我们认为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湖北省将在未来减少灾害的发生以及极大程度的减小灾害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彭剑峰 《科技转让集锦》2013,(20):202-202,214
灾害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应用性很强的重要分支体系。提高灾害的防范意识、掌握防灾减灾手段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灾害电影鉴评是《灾害地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通过电影梦幻般的演绎手法、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完整的灾害发生过程和生命至上的理念以及贴切的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