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为国民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却越来越成为国家和政府的负担.本文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成效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从组织领导、思想引领、素质提高、激励制度、权益维护5个维度入手。通过问卷收集数据,建立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实施成效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利用SPSS22.0、AMOS23.0检验并进行评价分析,最终分析影响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效果的显著因素。研究结论如下:组织领导对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效果的影响较大,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思想引领、提升产业工人素质、完善激励机制、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为推进国有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逐步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特色改革之路.34年来,政府官方和民间对国有企业改革呼声很高,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和成绩,但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阻力很大.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入手,先分析国有企业的性质进而探究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但远没有达到大家希望看到的那种有效率的状态.如何评价国有企业改革效果,目前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并得出迥然不同的结果.本文认为他们的评价标准都存在着局限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30年的改革中,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从增加值、利润、亏损、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国有企业改革的效率,发现国有企业在增加值、劳动生产率等领域已经具有较高的效率,但利润水平依然不高,亏损情况还较严重。这既有历史原因,也与当前的政策体制有关。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热点,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基于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按照国有企业类别研究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国有股最优比例.结果表明,国有股最优比例是一个动态变量,受政府目标、竞争类型、国有资本及引进的非国有资本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引入的非国有资本效率及市场竞争环境是制约国有股最优比例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因而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因地制宜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优质非国有资本,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7.
赵夫 《全国商情》2012,(3):56-57,68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重要保证。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评价时要分清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因素、失职渎职与改革失误、前任和后任、"为公为私"的界限,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环境审计、生态审计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适应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全面推行国有企业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违规操作和非法行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本文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存在的风险及造成风险的原因出发,从监管、产权交易、资产评估三个方面提出了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风险防范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9.
秦萍 《新智慧》2004,(4B):41-42
从近些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经验来看.我国在国有资本效绩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系统的可喜进步。国有资本效绩评价对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效率,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素质,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的激励约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国有资本效绩的评价主体发生了变化,即由作为国有资本所有代表的财政及有关政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国有企业改革的场经济前提下,从宏观层次上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即科学界定国有企业在不同部门和领域的去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