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谢志东是光明工具厂的推销员,他一个人推销的产品就占全厂产量的百分之五十。取得如此骄人的推销业绩,自然有他独特的推销经验。谢志东每每在推销一种产品前,他都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推销的产品在质量、价格、售后服务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客户有没有担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位初出道的却异常精明的推销员,他致力于推销名牌皮鞋,哪怕有时做了赔本的生意,也不放弃自己的宗旨.久而久之,他在商场上把自己也推销成了抢手的"名牌".有商家想要找到名牌产品的供货源,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名牌推销员.后来,这位推销员也渐渐明白其推销产品为什么总是热销的其中奥妙:他提供给商家的虽然是质量上乘的、款式新颖的皮鞋产品,但都不是名牌产品,商家向顾客不厌其烦地宣传"这是谁谁名牌推销员推荐的最新潮流的产品",是因为他的"名牌形象"在起主导作用.加之顾客们对这位推销员十分信任,便纷纷购买他推销的产品.也等于说,凡是他推销的产品,都是名牌.  相似文献   

3.
<正> 1997年亨王食品公司派陈长新开发西南市场。初到重庆.气候环境极不适应,鼻子经常出血,然而他一天也没休息,立即开始推销工作。经过市场调研,他很快了解到:几家知名的食品厂家虽早已在此抢滩登陆,但由  相似文献   

4.
<正> 我在一家公司推销防盗产品。一次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汽车销售商,交谈中,我知道他的汽车贸易公司的生意非常好,而且现在他正准备向贵州某单位销售16辆富康轿车。"我们公司是推销防盗产品的,咱们俩可以联合起来,你卖车顺便带着防盗产品,我可以按售价给你提成"。他很感兴趣,答应我拿几套产品去他的车行试一试。他的车行里汽车展示厅不大,200平方米左右,停了八九  相似文献   

5.
王淼 《市场研究》2010,(1):45-47
<正>一个推销高手曾说,他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一条推销经验就是:与每个顾客都成为朋友。那位成功的推销人员发现友情经常在交易中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也许你有物美价廉的产品,但竞争者的产品可能与你的产品不相上下,这时顾客如何选择?最后,交易总要落到顾客感觉最  相似文献   

6.
德隆 《中国市场》2003,(7):43-43
<正> 张涛在推销界已干了10多年。在这10多年里,他成功地推销过许多种产品,从一个刚入行的门外汉变成了推销高手。当谈及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陈凌 《商界》2006,(4):I0006-I0008
2003年春节,是重庆工学院大二学生刘琦开两年来第一次回到上海的家。大学四年。这个贫寒的家只能拿出一万元,面对的却是他4000元/年的学费,1200元/年的住宿费。500元/年的书本费和每个月必需的生活费……刘琦开只能自己想办法:大一寒假,他留在重庆兼职做一份针对白领的市场调查,和各大写字楼的保安斗智斗勇;大一暑假,他顶着七月的艳阳奔走在南昌的大街小巷,推销摩托车消音器……  相似文献   

8.
不是魔法——小魔笔净赚二十万 小邹推销过化工原料,也推销过礼品。但是有一天,他却改行推销起一种叫做“智强魔笔”的小小产品。  相似文献   

9.
质量是商品销售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推销的最后结果。因此,深刻理解质量问题并能在推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处理,是每个推销员必须掌握的推销基本功之一。一、树立正确的推销质量观质量是产品所具有的各种自然属性的综合,每种产品因其不同的质量特性而有所差别,是产品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许多推销员尤其是新推销员过分依赖质量问题,在推销过程中大谈特谈其质量优势而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他缺乏对推销本质问题的深刻理解。质量只是促成顾客购买的辅助因素而非决定因素,促使顾客作出购买决定的真正原…  相似文献   

10.
德隆 《中国市场》2005,(2):66-67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1.
<正>几天前,好友李阳的灯具店接到限期拆除的指令,可他刚进的一批护眼灯才卖出去没几台。这批货砸在手里,他可就赔大了。当天,他就找到我,要我帮忙快点将这批台灯卖出去。看到产品不错,我估计推销起来应该没问题,就应下了李阳的请求。我决定以学生作为推销目标。但我明白,要想直接进学校推销,恐怕不容易。我必须设计一条有效的推销通道。  相似文献   

12.
"点子"敲门     
<正>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3.
德隆 《中国市场》2005,(3):66-67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4.
"点子"敲门     
张涛在香港推销界已干了20多年.在这20多年里,他推销过多种产品,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位推销高手.在别人请教他成功的经验时,张涛说:"推销员一定要带着一个有益于顾客的构想去拜访顾客.这样,你遭遇拒绝的机会就会少,你就会受到顾客的欢迎.推销员要做建设性的拜访."  相似文献   

15.
<正>1939年,傅抱石从南京拖家带口来到重庆。在那个战乱年代,单指望每月的固定收入是远远不够养活一家人的,于是靠卖画赚钱成为了他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而帮他“推销”艺术作品经纪人,名为张院西。张院西在抗战期间前往西南发展,负责供销社工作,因颇懂书画便在艺坛广泛结交。在傅抱石与张院西长达数年的通信中,不仅涉及书画买卖之事,也涉及了不少创作感受。  相似文献   

16.
推销奇才鲍洛奇在美国及西方都很有名气的“中国重庆食品公司”,是专门经营中国食品的大公司,它的创始人是美国的鲍洛奇。这位原籍意大利的商人,被称为“推销奇才”的鲍洛奇,他从来没到过中国,也没吃过地道的中国食品,但是由于中国名字好听优雅,中国食品又声誉贯耳...  相似文献   

17.
<正> 南安市某化工商店业主刘先生靠着自己的努力勤奋,这几年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没想到一向精明的他竟然上了别人设的连环套,损失上万元。一天,一位自称张天留的销售人员以广州某涂料有限公司厦门经营部的名义,上门向刘先生推销某品牌涂料,名片上公司地址是在厦门同安区大唐建材城。在推销过程中,张天留向刘先生提供了一份《广州市某涂料有限公司厦门经营部产品  相似文献   

18.
<正> 我有一位朋友,专门推销办公用品。一次,他去一家私营公司推销办公桌椅。进了经理室,见该公司总经理、后勤主管等几个头头都在,旁边还有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老伯。于是,他娴熟地介绍了产品的样式、质量和价格,很快就使老总有了购买意向,并告诉他如果产品情况属实,便可以签订2万元的购货合同。眼看推销成功了,朋友打心眼儿里高兴,他一边答应过几天送货质检,一边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包"555"牌香烟,给在场的头头们点上后,说了些客气话,便告辞了。然而,当朋友再来该公司联系送货业务时,后勤主管却告诉他不打算要这批产品了。朋友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公司改变了主意。对方直截了当地说,老总的丈人嫌你的价格过高,劝老总买  相似文献   

19.
<正> 锦州市委党校校办金属软管厂是一个新组建的联办小企业。产品试制成功了,但是到哪里去推销呢?全厂职工和此类产品的用户没有一点儿联系,市场只能靠自己去开辟。厂长派销售员小王到各电梯厂去推销,小王第一站来到一家电梯厂。当他到该厂的供应科时,发现科里只有一人  相似文献   

20.
<正> 我领导着一个有350个员工的制造公司,并经常亲自推销公司产品。我喜欢亲自接待前来谋求推销员之职的人,因为他们很可能成为连接公司与顾客的纽带。最近,当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问他对推销工作做了哪些准备,他不置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