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发展,保险产品需求骤增,保险业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保险中介的支持,保险代理人制度是我国保险行业的主要运作模式,其制度与管理在不断完善之中。本文以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作为立脚点,探讨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作为保险代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加速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种种弊病,严重阻碍我国保险代理业甚至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从法律监管、 人员培训和佣金制度分别分析其不足所在,并提出通过建立资信披露制度、 代理人授权制度和行业统一教育和公司教育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以及底薪制度,完善我国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  相似文献   

3.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重视扶持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方针政策,促进了保险业的空前繁荣.但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在保险监管中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在保险行业内建立个人代理人档案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有效管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颖 《发展研究》2007,(7):87-88
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广泛采用代理制度,保险代理成为最为普遍的保险行为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推行保险代理制度,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保险代理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影响保险企业的诚信形象和我国保险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了维护保险交易安全,保护相对人的利益,新《保险法》首次以人大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保险表见代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在保险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有利于平衡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以及提高中国保险业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英美等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经纪人在保险中介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我国目前的保险中介市场主要还是代理人市场,经纪人市场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相对于代理人制度,保险经纪制度的发展相当滞后.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保险市场上经纪人制度的现状以及保险经纪人发展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寿险公司在招揽客户办理个人寿险业务方面,普遍采用的是个人代理人制,然而,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保险制度设计的缺陷以及保险公司经营理念的缺位,保险代理人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并已成为保险业继续发展的桎梏。因此,完善的刚性制度才是保险代理人诚信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寿险个人代理制营销模式的缺陷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桂华 《经济论坛》2010,(8):183-185
个人代理制营销模式是我国寿险业主要的营销方式,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保险代理人制度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显现。本文介绍了寿险个人代理制营销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在借鉴保险发达国家做法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寿险个人代理制营销模式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险代理制度发展历史短暂,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入,保险代理人违规代理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制约着保险业的发展。本文先通过论述我国保险代理的发展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保险代理领域存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俊斌 《经济师》2011,(6):216-217
自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后,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谁占的市场份额大,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险代理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何提高保险代理人的素质已是保险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首先提出了保险代理人对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弥补了保险公司一线展业力量的不足,直接为各保险公司收取了大量的保费,推动着保险公司经营机制的转换,规范了经营,完善了制度,提升了保险产品和服务水平等。接着分析了保险代理人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心理素质低,专业知识缺乏,道德素质不高等严重阻碍了代理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加强对代理人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仪表素质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是提高保险代理人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胡玉霞 《生产力研究》2012,(7):118-119,123
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各大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快速提升,文章从保险代理人制度中分离出佣金率和营销人员数目两个关键的变量,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对保险代理人制度和保险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借此为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估人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共同构成了保险中介的三大支柱,是保险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我国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保险公估行业的必要性和未来趋势,为促进我国保险公估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金珣 《广东经济》2016,(12):85-86
近几年,我国保险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呈现了迅猛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保险的投诉率也在明显上升,信用危机成了保险业继续向上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中一点就表现为保险代理人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而近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用、不可篡改、可编程等特点可以帮助传统保险业与新兴互联网保险突破原有发展瓶颈,促进保险业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保险业信用危机现状、区块链技术特点以及保险业信用危机存在的各种的问题对应的区块链解决方案,为未来区块链更好的应用于保险业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叶靖安 《时代经贸》2013,(24):119-1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保险个人代理人制度的分析,概括了现行制度下存在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失信问题严重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三个主要问题,并指出了鳃决现存问题的核心在于提高代理人的违规成本。在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同发达国家之阊的差距后,提出了两个现实可行的提高违规成本的方法,一方面推广“平安摸武”和“华康模武”,适当提高代理人正武员工的比例,另一方面借鉴淘宝网的模式,完善代理人信誉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柳直言 《经济师》1998,(11):17-17
近几年来,我国的保险代理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保险代理人队伍迅速成长,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的人,很少没有“遭遇”过保险代理人的。当人们走进城乡的大街小巷,“欢迎投保”的标语和彩旗便会映入眼帘...  相似文献   

15.
刘连生 《现代财经》2002,22(8):34-38
保险代理是保险人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业务、推销保单的一种方式,在保险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保险经营的特点是:业务主要是通过保险代理人来实现,保险代理人的状况对保险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规范保险市场,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障保险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必要对保险代理人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16.
代理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广泛采用代理制度,保险代理成为最为普遍的保险行为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推行保险代理制度,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保险代理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影响保险企业的诚信形象和我国保险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颖 《当代经济》2006,(24):126-128
代理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在发达国家保险业广泛采用代理制度,保险代理成为最为普遍的保险行为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大力推行保险代理制度,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保险代理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影响保险企业的诚信形象和我国保险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险代理人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始终在市场发展中不断变化。在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下,综合金融是中国保险业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当前金融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有必要理顺长期以来存在于保险代理人与保险企业之间不合理的双方关系,正视保险代理人无序发展所呈现出来的身份管理模糊、大量增员与高流失并存、专业知识与综合技能不高、市场信任不够等问题。因此,深入探究保险代理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的主要矛盾及其成因,对保险代理人从事综合金融业务具有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商业保险的关注程度,不断以政府发文的形式对保险业发展作出规划。与此同时,中国保险业也由原先的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经营形式、展业方式和发展战略上。相应的,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往一些管理方式已经渐渐不适应行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保险业内也开始出现一些变革的声音,营销员由代理人制向部分员工制的转变,就是保险业内许多公司在管理制度和用人制度上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剖析保险行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各种用工制度的优劣性,综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结合实际,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这个哲学观点,探讨保险业发展衍生出保险用工制度状况,以及通过用工制度的变化,如何反作用于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安妮 《经济论坛》2009,(15):11-13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迅速发展,专业保险代理人将成为保险代理业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专业保险代理人制度面临着发展困境。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认为,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具有明显的垄断和寡头市场的特征且建立大型专业保险代理机构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市场失灵状况比较严重,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专业保险代理人制度。为解决这一困境,政府应当介入该市场,运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专业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