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冬季节是亲鱼性腺发育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亲鱼培育的好坏将决定翌年春季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亲鱼秋冬季节的培育,其具体培育方法如下: 1、合理施肥。入冬前每亩池塘每周施腐熟肥500千克,其中鲢鱼池施人粪约占70%,畜粪约占30%;鳙鱼池以施牛粪为主,一般占70%,人粪占30%。入冬后遵循“少量多次,不断补充”的施肥原则,少量补  相似文献   

2.
<正> 秋冬季节,亲鱼性腺正处于发育早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亲鱼怀卵量的多少,同时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亲鱼的秋冬季节培育工作。1、看水施肥 鲢、鳙鱼是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施肥促使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如果鲢、鳙鱼饵料充足,性腺发育就好。因此,看水  相似文献   

3.
<正> 春季是亲鱼性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应特别抓好春季培育。一、亲鱼培育池的条件亲鱼池的位置要临近水源,排灌水方便,利于调节水质。水质肥、保水力强的池塘宜作为鲢、鳙鱼的培育池;水质瘦、微流水的池塘,宜作为草、青鱼的培育池,面积3—5亩,水深1.5米左右,以东西走向、长方形为好。鲢、鳙鱼培育池应有20厘米左右深的池塘淤泥,易使水质肥沃。草、青鱼培育池应少含或不含淤泥。  相似文献   

4.
<正> 秋冬季节正处于亲鱼性腺发育早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亲鱼怀卵量的多少,同时也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抓好秋冬季节的亲鱼培育十分必要。1、看水施肥。鲢、鳙鱼是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施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  相似文献   

5.
秋冬季节,亲鱼性腺正处于发育早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亲鱼怀卵量,同时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必须重视亲鱼秋冬季节培育工作。一、看水施肥。鲢鳙鱼是以浮游生物为食,通过施肥促使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如果鲢、鳙鱼的饵料不足就会影响性腺发  相似文献   

6.
<正> 大水域施肥养鱼的技术关键在于合理放养鱼类和合理使用肥料。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 大水域施肥养鱼,要以养殖鲢、鳙鱼为主,其产量一般可占鱼总产量的90%以上。但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这两种鱼的放养数量和比例应有所差别。一般地说,施肥量少,施肥后水域仍为瘦水型,透明度在80—100cm之间的水域,应主养鳙鱼(占60%以上),亩产可达20kg左右。施肥量大的肥水型水域,透明度低于35cm,应以放养鲢鱼为主(占70%以上),亩产可达70kg以  相似文献   

7.
<正> 冬季并塘后到翌年放夏花前,大部分鱼种池将有半年左右的空闲期,如果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一、合理开展成鱼养殖 利用冬闲鱼种池可以养一季成鱼。由于养殖期限较短,温度较低,应采用以下技术:(1)提早放养: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充分利用生长期。放养量以最大水深2m左右计算,一般每亩放养125—150kg,其中鲢鱼占40%,鳙鱼占10%,鳊、草鱼占30%,鲤、青鱼占20%。要求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鲢、鳙鱼250g以上,草鱼500g以上,鳊鱼100g以上,青  相似文献   

8.
<正> 春季是亲鱼性腺迅速发育成熟时期,急需补充营养,因此必须加强投饵施肥,保持充足的饲料,促使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根据我地鱼种场的实践经验,做好此项工作,其关键措施是: 1、选好亲鱼培育池。应选择环境安静、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催产池,池底要求平坦,不渗漏,面积以1.5—2亩,水深2米左右的池塘为亲鱼培育池。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6,(24):55-56
一、亲鱼的培育 1、培育池的选择 人工催产用的丁桂鱼亲鱼可通过池塘主养和混养的方法获得。混养池(培育池)的面积及对水体的要求都由混养池中的主养鱼类而定,面积小至1-2亩,大至15-20亩均可。而以丁桂鱼作为主养鱼的培育池。一般面积要求4—5亩,且要求水深在2m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鲢鱼、鳙鱼、草鱼、青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要鱼类品种,自古就享有"四大家鱼"之美誉。由于冬季水温较低,亲鱼活动减少,摄食较少、抵抗力下降,一旦管理不善,轻则影响亲鱼的怀卵量,重则将对来年人工孵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等生产环节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切实加强亲鱼冬季培育管理。现将相关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培育池位置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和配有产卵池、孵化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般来说,7、8、9三个月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活动、摄食、生长的旺季,同时又是病害多发期。此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必须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一、看水色施肥,保持适当的肥度,满足肥水鱼摄食及生长需要。主养鲢、鳙鱼的池  相似文献   

12.
一、亲鱼的培育1、培育池的选择人工催产用的丁桂鱼亲鱼可通过池塘主养和混养的方法获得。混养池(培育池)的面积及对水体的要求都由混养池中的主养鱼类而定,面积小至1 ̄2亩,大至15 ̄20亩均可。而以丁桂鱼作为主养鱼的培育池,一般面积要求4 ̄5亩,且要求水深在2m以上。2、亲鱼的选择丁桂鱼雄鱼一般2 ̄3年达到性成熟,而丁桂鱼雌鱼性成熟略晚,为2 ̄4年。在实际生产中,更倾向于用性腺发育更成熟、更完善的丁桂鱼亲本,一般要求雌鱼在1000g以上,而雄鱼在500g以上,以保证在人工繁殖时有较高的产卵(精)量和受精率,提高人工催产的效率。3、亲鱼培育(1)…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春季管理 1、亲鱼分池。一是选池。选择面积以2—4亩,水深2米左右,呈长方形池为宜,二是分池。在水温达到10℃左右时,将原来集中养殖的亲鱼分池,分池前做好分池的消毒工作,选其生长发育好、无病无伤、规格适宜的亲鱼分池定养培育,放养密度以每亩120—150公斤为宜。对发育尚差的亲鱼也应分池强化培育,促其性腺迅速成熟,以防亲鱼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 冬至过后,随着水温的逐渐上升,亲鱼性腺发育逐步转化,尤其是开春至5月中旬临产前,亲鱼卵巢系数可达15%—20%。因此,亲鱼转化期管理的好坏,对全年鱼产量至关重要,必需强化以下管理措施。适时分池 为了掌握亲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安排催产繁殖,宜在水温10℃左右时将亲  相似文献   

15.
<正>一、选择优质亲鱼和产前强化培育(一)亲鱼选择。亲鱼的选择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在人繁前一年冬季,从淮河、洪河流域中捕获二龄野生黑鱼,选择体型标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500-1500g,年龄适中生长性能好的个体选作亲鱼。(二)产前培育。培育池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m,注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亩放亲鱼40组,野生黑鱼经驯化后可投喂野杂鱼或人工配合饲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亲鱼分池。在水温稳定在10℃左右时,将原来集中在水池中培育的亲鱼,转入到1000平方米左右的小池中分池培育。将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好的亲鱼与生长发育差的亲鱼分开放养,密度以每亩水面放养亲鱼120—150公斤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一、人工繁殖1、亲鱼培育(1)池塘面积亲鱼培育池面积0.5亩~1亩,水深1.2m~1.8m。其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2)池塘消毒亲鱼放养前7d~10d,每亩面积池塘用100kg~150kg生石灰清塘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灌水施肥,培育浮游生物。(3)亲鱼要求宜从商品塘或大水面中择优选育,二龄以上,规  相似文献   

18.
秋冬季,亲鱼性腺正处于发展早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亲鱼怀卵量的多少,同时也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人工繁殖的成效。因此,应具体做好以下几点:一、看水施肥鲢、鳙以浮游生物为食,应通过施肥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如果鲢、鳙饲料充足,性腺发育就好。因此看水施肥是养好鲢、鳙亲鱼的关键。特别是在入冬前加强施肥(一般每周每亩500公斤左右),使水色转浓,一入冬季,寒露冷流就会使水色骤然变淡,达不到肥水养鲢、鳙的目的。同时入冬后,  相似文献   

19.
<正>鱼类越冬前,对越冬池的淤泥杂草和野杂鱼都应进行清除,然后用生石灰清塘。对渗水严重的越冬池,要采取防渗措施,使冰层达最厚时,冰下水深能保持在1.5m以上。加强鱼类越冬前的育肥期培育,越冬密度可根据越冬鱼类、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灵活掌握,一般每亩可放10cm的鱼种2万尾左右,或2.5-3.5kg的亲鱼30尾左右。封冬前全池泼洒杀虫杀菌药一次,并施肥调水,防止封冰后缺氧。冬季鱼病主要是三毛金藻中毒,症状是所有的鱼集中排列在岸边水面或浅水  相似文献   

20.
<正> 1、鳜鱼亲鱼培育 ①池塘培育 亲鱼培育池不宜过小,一般为0.3—0.6公顷,水深1.5—2.0米,以长方形较好,选择位于临近水源,少底泥的池塘。一般每公顷放养1500—3000尾(每亩100—200尾)。鳜鱼长年摄食,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饵料。应经投喂适口饵料鱼,其适宜规格为鳜鱼本身体长的30%—60%。开动增氧机,鱼池开春后每2—3天冲水一次,繁殖前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