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室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实施护理后的恐惧、焦虑程度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恐惧、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其恐惧及焦虑程度,促使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及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患儿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67例患儿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干预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地提高及康复均有明显作用,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中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对产妇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产妇在术后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妇在手术之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恐惧、紧张程度,对于产妇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门诊行肌内注射的患儿388例作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注射部位的疼痛程度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8.5%,对照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肌内注射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6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恐惧程度、气喘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恐惧程度、心率恢复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的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提高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而且改善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诊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并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医疗纠纷,还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的MDI及PDI评分较对照组患儿有显著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瘫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儿的智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抑制患儿的护理。方法分析总结59例骨髓抑制患儿出现不同程度发热、口腔黏膜炎、皮下出血点、鼻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在护理措施的积极干预下,59例骨髓抑制患儿均痊愈出院,并能继续完成化疗计划。结论对骨髓抑制患儿采取保护性隔离、及时对症护理、加强饮食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质量,使患儿能顺利完成化疗计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的引产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焦虑紧张、自卑等负性情绪程度、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中期妊娠引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引产过程中疼痛的程度,有利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给予全程心理干预及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前按统一方法指导,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并对其抑郁焦虑发生率、SDS评分、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大幅减轻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恐惧、紧张程度,利于日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脂肪肝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前,对疾病认知程度、护理配合程度以及生活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较传统护理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秋季腹泻患儿9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菌、消炎、止泻等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比较患儿臀红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内,两组患儿在退热、止泻、止吐时间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比较,干预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儿臀红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少臀红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两种灌肠方法对早产儿黄疸干预进行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腹部按摩和生理盐水灌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首次排便时间、胎便排尽时间、经皮测量胆红素指数、光疗时间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排尽时间、经皮测量胆红素指数、光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腹部按摩与灌肠护理干预可促进早产儿胎便的排出、胆红素排泄和黄疸的消退,缩短光疗和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共收治9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其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3.3%,且在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92.8%,平均治疗时间为(8.7±2.4)d,患儿平均抽搐时间为(4.1±1.1)min;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1.4%,平均治疗时间为(12.6±2.7)d,患儿平均抽搐时间为(7.4±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患儿的治疗和抽搐时间,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组给予程序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程序化护理干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疼痛护理,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结论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妊高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前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妊高症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维持血压稳定,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窦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儿84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儿均通过鼻窦负压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系统性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并给予系统性护理,可提高患儿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增强治疗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使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年来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血压、体质量及超虑量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及治疗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9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并记录患儿护理后皮肤缓解、恢复时间和腹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皮肤缓解时间、恢复时间以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从心理、饮食、皮肤、症状等方面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和指导,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