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实行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的护理人员34名,就医嘱查对、静脉输液、病区管理、饮食管理和出入院健康教育进行检查。结果实行分组行政查房制度,护理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患者得到及时、有效、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和治疗,使患者满意度达97.2%。结论实施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制度,可加快优质护理服务的步伐,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院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方法 2009至2010年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并执行传统护士管理制度;2011年组与2012年组患者在实施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评分,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2011至2012年期间,由于我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相较于2009~2010年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则显著上升,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促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和谐相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量化考核对护士长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1月实施量化考核护理人员21名,并随机抽取我科住院患者300例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量化考核后护士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等方面明显改善,使患者满意度较考核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通过实施量化考核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升内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120例住院患者及其当值护理人员68名进行分层管理,观察管理前后护理部质量控制标准评分变化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临床执行力的手段及应用,避免临床急诊护理风险。方法以现有的风险预警流程及护理职责为基础,制订可行性强的临床急诊护理制度,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力和执行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工作成熟度,进而提升执行力。结果实施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7%,护理质量评价为96.38分,两者数值随急诊患者的增多而提高,而急诊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急诊护理制度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及工作成熟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执行力,有效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长与护士有效沟通对促进眼科护理管理工作的作用。方法由我院眼科护士长对本科28名护理人员,从护士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有效沟通。结果通过沟通,护士在工作态度、沟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沟通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从沟通前的(73±7)分提升到了沟通后的(9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与护士的有效沟通不仅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提高护士工作主观能动性,还能促使护士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促进科室管理工作与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成员为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生活助理,试验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生活助理。对两组综合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透析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透析科护理人员16名和实施人性化护理的透析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人性化护理实施前的15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人性化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为98.0%,人性化护理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满意度,减少护理人员差错事故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星级护理服务竞赛活动方法及其对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方法制定星级护理服务考核及评分标准,通过护士长日常考核、护理部不定期抽查、护士长联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措施评比护士星级,评比结果与评优、晋职及奖金挂钩。分析活动开展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按呼叫器量。结果与开展活动前相比,按呼叫器量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此项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科的60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名,观察组采用分层分组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两组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病区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等各项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专业理论、技术操作、病区护理质量以及医患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成绩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层分组模式进行管理,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患者的满意度和病区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效推动了优质护理临床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4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9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控制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方法我院自2011年起对手术室安全管理进行不断完善,对安全管理完善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安全管理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3%,患者满意度为97.7%,综合管理质量达标率为98.8%,与实施前相比,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及体会,探索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工作模式。方法成立以护理部牵头的护理人员组成的优质服务示范小组,制定具体措施,探讨临床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利用医院支持体系,对示范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群众反应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示范小组优质护理服务,获得较高满意度,优化管理模式,细化护理工作内容,提升护理质量,以便全院推广。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改善护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品牌,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在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显著的提升。结论在胸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够规避风险,进而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胸外科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后,所有患者身体康复状况良好,且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8.3%(59/60)。结论对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期患者实施护理管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做好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舒心、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同时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针对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只采取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疾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均为100%,但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针对护理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策略,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以前的功能制护理排班改变为现在的责任制排班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深化健康宣教、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两年以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至98%,健康知识宣教率由50%上升至98%,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60%上升到了93%以上。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活动的认识。方法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参考并学习相关材料,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并选取700例胸外科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中5%恢复良好,且术后无不良反应,感染几率明显下降,家属陪护率下降至18%,满意程度提升到99%,护理人员满意程度为96%。结论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常规与专科护理方式进行融合。通过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护士长在预防和处理门诊护患纠纷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12月门诊护士长选取导诊护士18名,强化其导诊服务意识、语言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并随机抽取400例就诊患者,对其进行患者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强化训练,导诊护士责任心增强,服务态度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9.8%。结论门诊导诊护士长在预防和处理门诊护患纠纷中起重要作用,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2012年我院对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2013年初组织呼吸内科护理人员总结以往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探讨相应对策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分别比较2012、2013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2013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2012年组;2013年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0%,显著低于2012年组的18.0%。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相应对策,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且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