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 1年我发布了三个指数,一是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二是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三是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力指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我用了4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评价中国上市公司1722家上市公司,扣除掉2011年新上市的公司,及格率只有26.89%.按照60分及格的话,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需要引起投资人和监管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深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评级为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以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托宾Q值作为公司治理绩效的衡量指标,并结合其他公司治理变量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对治理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菁菁 《中国经贸》2012,(14):182-182
本文以2004—2008年的49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检验了农业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通过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发现了,控制了相关的许多条件以后,在农业上市公司中,实行自愿性信息披露后公司对财务治理效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充分考虑公司治理中制衡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并引入对比配对样本分析方法对构成公司治理的指标体系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回归分析,以期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6.
丁正丽 《中国经贸》2014,(9):192-192
在本文中,将具体的根据来自上市公司的样本材料,进行对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实证研究,经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公司治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自愿信息披露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100家2005年度深交所上市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其自愿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自愿信息披露指数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合一显著负相关;与第二大股东至第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和是否国有控股并无显著相关性;有外资法人参股的公司,更为自愿进行信息披露;完成股份全流通的公司倾向于自愿信息披露,但只在10%内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04,(3):128-12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对931家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进行评测之后,编制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其中中集集团、红太阳、紫光古汉等公司在指数排名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134个样本2006——2015年的数据,具体分析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高管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对其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造公司治理综合指标G1和企业绩效综合指标AI,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综合排名提高可以让企业绩效也同样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中国2003—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Chhaoehharia和Laeven(2007,2009)以及白重恩(2005)的方法构建公司治理指数,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外部董事比例、高管持股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十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公司在其它市场挂牌上市以及政府控股等对绩效都有显著影响,在长期内,公司治理的竞争效应优于规制效应。这为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应该更多依靠市场调节还是依赖政府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文雷  姜萍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82-87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3年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为样本,对其反映盈余管理程度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测度。同时从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14个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的概念框架,以探讨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诱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及对绩效影响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价指数 ,并据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不高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政府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最高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型公司的治理水平要高于国有法人控股型公司 ,而一般法人控股型及股权分散型公司的治理水平介于前两者之间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公司治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正向影响 ,但对市净率却有负向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权集中度高、上市公司不分红、高管薪酬过高仍是制约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上述结论来自一份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研究中心和甫瀚咨询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该研究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按市值(截至2008年6月30日)排名的前100家样本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涵盖除传播与文化和综合类外的11个行业,占A股总市值的68%。数据截至去年12月31日,市值百强上市公司整体公司治理水平平均综合得分仅55分。  相似文献   

14.
李向阳 《老区建设》2010,(14):18-19
作为证券市场的基础,上市公司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质量。而公司治理的状况又从根本上决定着上市公司质量和发展水平,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对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学华  罗福凯 《山东经济》2010,26(1):126-130
从理论上讲,有效的公司治理为防范上市公司年报舞弊提供了制度保障,因此年报舞弊与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单变量分析发现,不论是公司内部治理还是公司外部治理,发生年报舞弊的公司与正常公司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Logistic回归分析则发现,对于防范年报舞弊,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而外部治理则有着良好的表现。因此为规范市场秩序,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状况的监管,把可能存在年报舞弊风险的上市公司识别出来,实行有重点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的弊端,设计出一种股权持有者多元化、股权集中程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并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建立以法人股东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学术界与实务界都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文章选取2011年沪深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利用由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课题研究成果构建内部控制指数,同时以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分离等四个指标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表征变量,分析企业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文章希望能够对相关政策部门及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大量讨论都集中于公司董事会内部的结构与组成上。本文着重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以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1.董事会的规模。关于董事会的合理规模或大小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较早提出应限制董事会规模的是Lipton和Lorsch(1992)。他们做出理论建议,认为董事会的规模最好为8到9人,最…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财务失败预警模型大多只考虑财务信息的作用,忽视了公司治理状况、宏观经济环境等非财务因素对财务失败的影响。本文综合利用财务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采用生存分析中的离散时间风险模型构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失败动态预警模型,并实证检验和比较离散时间风险模型与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的预警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治理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对财务失败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在模型中纳入这些非财务信息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也表明,离散时间风险模型的样本内判别能力和样本外预测能力都高于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的机制,将影响公司治理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上市公司估值模型,对公司治理影响估值进行量化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很大,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其估值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