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生态环境对地区整体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只有充分保护水资源,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阐述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特点与功能,分析水生态...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国家之一,而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环境管理复杂,需要设置生态红线以保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生态保护红线理论渊源与内涵,厘清了生态保护红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认为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是必须的。进而构建一个差异化管理与监督机制、越线责任追究机制、民众参与机制、生态绩效考核机制、部门利益协调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六维的创新模式来保障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红线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台湾省林业开发经历了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掠夺式开发,到如今的生态开发治理阶段,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研究学习台湾省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梳理近代以来台湾省林业开发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出台湾省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特有经验,最后得出对大陆地区林业开发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绿色饭店运用安全、健康、环保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合理使用资源,在为顾客提供符合安全、健康、环保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的基础上,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受惠于《"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作为环保产业的一部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有望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本文以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进行财务分析并探讨了影响财务状况的因素。分析表明,桑德环境作为该行业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较好,筹资能力较强,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影响了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影响桑德环境财务状况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因素、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因素、筹资因素,以上因素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伴有相应的风险。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在发展过程可以借鉴桑德环境发展中有利的因素,警惕相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资源型城市政府日益关注的问题。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对鄂尔多斯市环境的现状、因煤炭开发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相关指标进行价值量的核算,以量化的形式将经济发展收益与环保支出进行对比,进一步揭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是通过伦理的约束来加强人们对于生态保护的认识和自律。通过生态伦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遵循生态保护的规律,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协调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本文将首先介绍生态伦理学,然后理清生态伦理学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如何在生态伦理学视角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来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旅融合背景下,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相融合的旅游应是可持续的。根据文化生态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评估需要,从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开发四个维度构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取江苏省的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研究区域,运用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多目标规划法(MOP)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运用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分析评价了2005-2009年中国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发现虽然西南地区整体上尚有生态承载力盈余,不过四川、重庆、广西和贵州一直处于生态承载力超载状态,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西南各地应从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环保理念等方面着手,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有序开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现代区域开发手段过度追求"最优经济租",将主流模式机械套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过程,导致资源环境耗损。借鉴"交往行为"理论,在区域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摆脱"主体性"哲学的约束,积极运用"主体间性"哲学理念,以"对话"取代"独白",超越"工具理性"而树立"交往理性"。以闽东畲乡为考察对象,推动在地政府经由"话语商谈",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破解在民族地区生态资源开发的失范难题,为区域开发伦理带来新的空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是基础和保证。我国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法治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能力,必须坚持健全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组织协调机构,强化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措施,提升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执行力:依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发展的保障措施;依法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解决好影响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问题;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环保的司法救济能力,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2.
文中首先说明生态文明对人、社会经济、生产力、消费力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作用;接着提出,我国多年来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防治.还提出要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弘扬生态文明,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加大生态移民力度 切实保护西部生态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呈加速恶化势态。实施生态移民 ,是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和全体国民及其后代受益的一大善事。以债券方式筹资在粮足水丰的东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建设生态移民新村和小城镇 ,将西部生态超载人口迁入 ,从事养殖为主的多种经营活动 ,可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和促进各项林业生态工程顺利实施 ;收到开发、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兼顾的多重效益 ,也是合理分担保护西部生态环境成本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尚存在出口产品污染程度高、技术含量低和进口多为高耗能及高污染产品等诸多问题.随着国际范围内绿色贸易浪潮的不断高涨,我国外贸面临着现实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冲突.面对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外贸应内外并举--树立绿色科学贸易观,建立健全绿色贸易保障体系,从宏观立法、产品结构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威廉·莱易斯在深刻分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实质后,指出人类要想走出目前的生态困境,就必须在意识形态上放弃“控制自然”的错误观念,普遍树立“解放自然”的观念;进而实行稳态经济模式,注重质的标准,在生产活动中获得满足,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从而实现其生态社会理想——建立较易于生存的社会。通过分析这一生态社会理想理论,为当今社会积极探索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甘孜州发展旅游文化经济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经济思想主要来源于生态环境思潮、藏族文化热、可持续发展思想。文化旅游业兴旺,关键是能创造特别多的社会财富,经济效益显著。文化旅游经济结构,主要由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形象工程产业构成。开发绿色生物资源及和平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建立旅游文化经济格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引述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阐进了古代很多名人、学者歌颂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生态文化的乐趣;阐述了古代生态文化对当代的作用,以及我国当前弘扬古代生态文化需要做好的一些重要工作;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着生态城市建设风格千篇一律、生态城市规划执行不力、城乡建设不协调、建设行为短期性、群众参与度不高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因地制宜形成城市风格,树立生态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把城市中心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把农村地区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生态环境破坏与一系列严重的空气、水污染事件,世界各地掀起了日益浓厚的环境保护运动、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大大增强,并导致了绿色食品的生产与消费。与此相适应,中国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以利于粮食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的出台,为湖南省地方生态立法提供了示范,开启了立法保障绿色湖南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先河。随着该条例的实施,湖南省地方生态保护的整体制度设计开始提上地方立法日程。为了满足跨行政区生态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湖南省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充分行使地方生态立法权,全面清理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保护有关的地方性立法,进行地方生态保护的整体制度设计,动员社会力量督促地方政府切实履行生态绿心地区保护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