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九十年代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争取在本世纪内将湖南建成旅游大省,跻身全国十强,到2000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60—80万人次,创汇2.5—3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4000—45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24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和部署,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强化大旅游观念,加强大发展举措,全力实施建立旅游大省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15年来.湖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但与先进省市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要振兴湖南经济,争取早日跻身国内十强,必须结合省情,走出一条具有内陆特色的兴湘富民之路.一、湖南经济发展战略构想及重点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时期.要围绕提前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这一总体目标,促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去年,中共湖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以加快发展为主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决定。这是新世纪初湖南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本刊为此特别策划一组专稿,以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推动我省工业化进程。———编者关注湖南工业化  相似文献   

4.
4月28日,湖南省副省长周时昌专程来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和湖南省首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读书班全体学员举行座谈会。周副省长在认真听取了学员们的意见后,发表了重要讲话。周副省长在讲话中,首先分析了湖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利形势。他说,湖南的经济发展有很多优势:一是地理优势。湖南地处港澳沿海的腹地,又处于内陆的前沿,两个区域的经济在湖南接轨交汇,给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二是资源优势。湖南农业在全国排行第五,其中稻谷居第一位,生猪居第二位,茶叶居第三位,棉花居第8位,烤烟、苎麻也位居前列。矿山资源也十分丰富,钨、锡、铅、锌、铜等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多层次增值的基础,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好条件。三是市场经济所形成的优势。这几年由于我们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八五”以来进一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1%,比80年代高3.2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突出表现之一是工业不发达。湖南省情的重要特征是“农业大省、工业弱省、财政穷省”,而“工业弱省”是其中的关键。工业的主导地位亟待强化。 一、工业是湖南国民经济的短腿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在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在中级阶段,则主要依靠工业;进入高级阶段,将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目前我国仍处于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湖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更需要依靠工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然而,近十多年来,湖南经济发展却呈现一种与此相悖的现象:工业未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而是一条短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工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太低,且呈下降之势。从纵向来看,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34%,1990年下降为29.65%,1994年仅为31.03%。横向分析,湖南工业增加值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仅低于沿海及内陆部分省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1978年为  相似文献   

6.
根据湖南工业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湖南工业发展要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确立新的发展思路.这个思路必须考虑达到两个目标:从工业门类齐全、行行业业发展变为培育支柱产业和开发拳头产品,尽快形成具有湖南工业特色的优势产业“链”;从工业弱省变为工业强省,力争“九五”末期跻身全国十强.据此,“九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湖南工业的发展变走“抓、带、发、开”的新路子,即抓五个支柱行业,带动四个相关产业,发展30个拳头产品,开发20个重点系列产品,简要地概括为“五四三二”工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发展水产品对外贸易,扩大水产品出口创汇,是加速发展湖南外向型渔业经济,增进国际渔业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湖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湖南水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湖南水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不仅取决于本省渔业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受到国内、国际渔业经济形势的影响,是世界渔业经济链条中的一环节,与水产品国际贸易大市场变化联动。湖南水产品对外贸易在历史上曾有过优势和地位,水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马亚西亚、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2年,水产品出口量达4730吨.占当年生产量的6.2%,占全国水  相似文献   

8.
张慧  罗萍 《特区经济》2012,(2):37-39
在低碳经济潮流下,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已成为广东外贸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广东既是经济发展强省,又是资源能源消耗的大省。针对广东外贸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从产业体系、出口增长模式、低碳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及低碳贸易壁垒的应对等方面探讨构建绿色贸易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浙江、江苏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浙江、江苏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概况 浙江省是我国民营经济起步较早较快的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位居前列,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9年底,浙江省私营企业达到14万户,从业人员为192万人,其中资产超亿元的私营企业有61户,资产超千万元的有2.3万户.1999年,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95亿元.全省共有112家企业跻身全国最大私营企业500强之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有4家企业入选全国十强民营企业.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0.
柳冠群 《湖南经济》2000,(11):50-52
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种世界潮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长沙高新区素质提升,力争进入全国“十强”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举全市之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的战略决策。因此,作为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长沙高新区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不断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壮大长沙高新区经济势力,努力完成省、市交给的工作重任——跻身全国“十强”。 一、长沙高新区能不能进入全国“十强”   杨正午书记在视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关于“搞活人才”的指示精神,促进湖南经济“学赶沿海,跻身十强”,省人才研究会、省委组织部研究室、省人事厅研究室、《湖南经济》杂志社、《人事与人才》杂志社于1993年5月联合发起开展“搞活人才流动,振兴湖南经济”有奖征文活动.经评审小组对所有参赛文章进行认真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优秀论文18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0篇.另有福建、江苏的两篇文章获  相似文献   

12.
作为自然资源小省的浙江,改革开放30余年来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具有重商传统的浙江人依靠勤奋开拓.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就率先建立起一个适合当时商品销售需要的流通渠道和网络,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一方市场"达到"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民众"的目的,进而成就了浙江的市场大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湖南经济强省战略与涉农上市公司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湖广熟,天下足”也的确使得几代湖湘儿女引以为豪。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原本属于农业大省的湖南人坐不住了,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适时制定了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发展战略。无疑,这无愧为一个与时俱进、开创湖南美好未来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的产茶大省--湖南,其茶叶产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往昔.10多年前,湖南的茶叶生产位居全国前茅,生产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1/7以上,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猴王等品牌一个个都誉满神州.但经过市场的一番大浪淘沙后,湖南的茶业现在已是风光不再,日渐式微.特别是近年来,湖南的茶叶产业呈现出不景气的发展态势,省外贸13个茶厂有近一半以上处于倒闭状态,内贸几个大厂也在下滑,国营茶厂赢利的已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5.
叶昕 《开放潮》2003,(2):27-28
外经贸部近日公布2002年全国外贸进出口十强省市名单,广东省以2211.05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5.6%)位居中国外贸十强省(市)之首。 广东的外贸出口总额多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至2002年,广东已连续17年高居全国外贸大户“排行榜”榜首。因此,2002  相似文献   

16.
元月10日,湖南省股份合作企业协会在双峰县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股份合作企业协会.这个协会的成立,是湖南省城乡改革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湖南省股份合作企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湖南省股分合作企业协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组织引导全省股份合作企业依法经营,提高效益,为促进全省城乡股份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出席湖南省股份合用企业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有来自省体改委、省农经委、省二轻  相似文献   

17.
中共湖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向全省人民发出了“以加快发展为主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号召。这是新世纪初湖南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战斗动员令。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提出了湖南推进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立足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使这一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笔者认为,湖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工业化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抓紧抓好重点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带动湖南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湖南省省直私营企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了解到,截至2005年5月底,湖南省私营企业已经达到7.4849万户,注册资金1212.3亿元。但私营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最主要的困境就是融资难。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企业难以做大做强是广西经济的一种特殊现象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在全国许多地区和行业出现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不断做强做大的著名大型企业,其主导产品成为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和出口市场较大份额的知名品牌,这些企业不仅成为我国行业发展的排头兵,而且还是带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些企业甚至成为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的著名企业.  相似文献   

20.
振兴湖南经济,是湖南人的共同呼声。但从何着手,却是见仁见智。纵观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我们会发现,一些地区之所以能够抓住经济发展的契机,就因为推行了名牌战略。当今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呼唤名牌;占领商品市场依仗名牌;企业生存发展依赖名牌;振兴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更是籍以名牌。名牌,既关系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一个省、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的经济要振兴,当务之急是推行名牌战略,加速创建一支名牌“湘军”,以之当开路先锋,开出一条经济的快车道。-。湖南品牌现状概观由古至今,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