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之一,是降低代理成本、分权制衡和公司自我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学习借鉴监事会制度理论基础、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监事会制度的必然性,探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其治理功效。  相似文献   

2.
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目的的关键。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合理确立董事会与行长的权力制衡机制,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业绩确认制度,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班子薪酬制度,从而保证银行决策的科学化,最终维护银行各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安连成 《中国外资》2009,(20):187-188
在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我国公司法把股东会定为权力机构,直接规定了经理的职权’在监事会存在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按现代公司制度,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分析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一)“三会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尤其是区域性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三会”制度,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有的尽管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没有建立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下的专门委员会等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5.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及意义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指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我国公司法把股东会定为权力机构,直接规定了经理的职权,在监事会存在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按现代公司制度,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分析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其完备与合理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合理运作。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现状.对英美、目德等国的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该从调整股权结构、完善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8.
何玉梅 《财政监督》2011,(26):37-38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基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正式制度安排,除此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则是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高效公司治理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基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正式制度安排,除此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则是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高效公司治理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的终极目的并非权力制衡,而是保证公司决策科学。目前,村镇银行的"三会一层"已初步规范,基本都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组织架构日趋完善,但距离实现公司治理的终极目标——决策科学还有一定空间。村镇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应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通过积极向主发起行寻求帮助、完善决策机制的组织架构、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的能力、增强高级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决策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 《财政监督》2005,(4):56-57
所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分层级的关于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执行机构之间权利分配和权利行使、利益分享、相互制约的一整套制度契约和组织安排。目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表面看,形成了“三会四权”的制衡机制,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别行使最终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监督权和经营指挥权。但从实践上看,由于股权的过度集中,董事会、监事会由大股东操纵,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现代公司治理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层等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体系。在该结构体系中,所有者将自有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监事会对经营管理层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高级经理层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董事会治理模式和德国公司的监事会治理模式,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花瓶独立董事和形式监事会等问题,提出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的现状,吸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立足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和发展定位,提出完善我国董事会与监事会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以帮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形成的公司内部股东、董事与经理等之间关系基本定位.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和监事会.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的监管职能,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监事并不能充分行使有效监督.本文首先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会的内涵与职能作用,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监事会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芳  吴超 《南方金融》2007,(11):56-58
随着股份制改革的深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初步建立了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股东、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义务。但在现有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下,商业银行较长的委托代理链条,导致经营过程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道德风险。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有效解决"形似而神不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偏向于正式制度层面,如股权结构、融资结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等。然而,从国内外不断出现的公司丑闻来看,庞大和精细的正式制度并没有真正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本文通过建立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相互关系的反馈控制模型,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并就如何通过完善非正式制度以改进公司治理绩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16日,农业银行股份公司正式成立,农行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按照三权分离原则,设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三会一层"治理架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张洁  马希希 《会计师》2016,(4):20-22
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是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制度保证。在公司治理领域,监事会治理往往被人们忽视,关于监事会治理的研究也远远落后于股权治理和董事会治理。本文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特点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为改善公司监事会治理、提升公司价值提出建议,同时,也为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精髓和共识,也是国际性大银行成功运作的先进经验。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程中,其公司治理结构日益被重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及相应的公司治理的改革也就成世人关注的焦点。文章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