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要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莒县积极探索,形成了两种改革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保障农民利益,建立起村集体、农户与工商资本三方共赢机制,让农村土地真正"活"起来。改革模式模式一:"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合作社,实行股份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不少村集体在乡(镇)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逐渐增多,涉及村集体、承包农户、业主等三方的经济业务往来。会计核算虽然有些复杂,但依然有解。笔者就涉及有关农村土地流转业务的账务处理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修正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根本目的,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带领亿万农民创造出来的。它有三个构成要件:一是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二是集体的土地以农户为单位由集体成员承包经营;三是集体为农户提供统一经营服务;亦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修正农村土地承包法,须为保障农户根本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坚持农村土地集  相似文献   

4.
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中,如何化解农村土地承包中的人地矛盾尤为重要,而农村村集体现在留有的"机动地"将对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机动地"也是进行土地调整和解决新增人口承包地问题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规范地使用和管理农村"机动地",使之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顺利实施,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农户全部占有征地费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邵鸿勇征地费是国家单位和城镇居民建设征用村集体土地而向被征地集体和农户支付的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劳动安置补助和地上建筑物、附着物补偿三项费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政策长期稳定,农户土地被征用后,集体马上调整土...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中办发(1997)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通知规定了农村延长土地承包期的一些具体政策。1、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指的是在原有的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将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也不能打乱原生产队土地所有权界限,在全村搞平均承包。已经延长承包期限而不足30年的,要延长到30年。2承包土地应遵循"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大稳定"是前提,"小调整"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个别农户之间小范围进行,只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小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历经了农民土地私有权及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权"一权";集体农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的"两权";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的"三权"。与农村土地权利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历经了农民家庭分散经营、人民公社统一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在多种农村土地权利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最为科学的是将农村土地按用途分类,实行农用地"三权分置";与"三权分置"相适应的是现在各地农村正在逐渐转向的"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实施《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江苏省阜宁县施庄镇建立健全土地承包与流转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服务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中的矛盾和纠纷,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指导工作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要不要开展服务和如何搞好服务,该镇原来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种种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土地承包三十年,流转是农户的自主权,干部掺和是犯嫌”,存有怕被群众…  相似文献   

9.
2002年秋,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崔窑村几位村民凑在一起,聊起了村里分地的事儿。一个说:“幸亏有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要不,非乱了套。”另一位说:“改革开放几十年,咱承包土地老是当乙方,想不到这回咱也当了回甲方。”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怎么回事儿呢?这还得从头说起。2002年8月,《农村土地承包法》一颁布,在农村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台湖镇崔窑村,这个仅有125户、446口人、932亩粮田的小村也打破了往日的平静。村民们有的找村委会理论;有的甚至闹到镇里。焦点问题就是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来,崔窑村地处台湖镇西南部,属亦庄开发区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富川县"集体统一规划、小组协调生产、分户承包管理"、"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等主要土地流转模式的特点及其推动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指出了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12,(7):21-23
为指导各地区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根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等六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1]2号)等法律政策,制定本工作规程。一、基本原则(一)保持稳定。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二)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参照《农村土地承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经营制度,与此相适应,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体系也主要着眼于维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经营权。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是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轨道。这部法律的实施必将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经济权益,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1978年农村改革前,农民没有实实在在的土地使用权,按指令生产,统一劳动,集体分配。农村改革后,土地承包到户,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1993年党中央决定把农民的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15年再延长30年…  相似文献   

14.
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农民反映强烈的农村焦点问题,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问题,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建议。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至今仍有极少数地方应开展但没有开展延包工作;二是有的地方集体预留的机动地超过了耕地面积5%的限额;三是少数地方“两田制”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四是仍有少数地方城郊农村出嫁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落实;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全面发放到户,农民心里不踏实;六是一…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流转的依据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将继承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流转的新形式,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立法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调查资料显示,64.4%的农户认为可以继承;68.7%的农户希望土地的使用权包括继承权;在涉及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际操作问题上,98%的农户采取"变账不变地"的方式解决。研究结论:继承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定的流转方式具备法律上的可行性,应该重视和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制度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05,(5):25-26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的重要性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土地承包中开始出现一些矛盾,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后,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高涨,一些地方的土地承包纠纷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群体性事件。2004年1月至6月,省农委信访室接待土地承包问题越级上访60起156人,其中3人以上的集体上访16次。分别占上访总数的31%、36%和37%。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在调解、处理矛盾和纠纷时,由于有的农户不能提供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权利争议的法律调整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权利争议包括土地权属争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纠纷,以及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侵害。建立和完善土地权利争议的法律调整机制,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权利争议,对于完善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维护土地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土地权属争议及其法律调整———农村土地权属争议及其主体和内容。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因土地所有权、农村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以及其他土地权利归属发生的争议。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是土地法律制度调整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权属争议不但涉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维护,而且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不少村集体在乡镇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逐渐增多,涉及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业主等三方的经济业务往来.会计核算虽然有些复杂,但依然有解.笔者就涉及有关农村土地流转业务会计核算的账务处理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土地有偿承包积累。我国农村土地方面最成功的改革,就是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明确了村集体是土地所有权的发包方,农户是承包方。据此,农户对承包土地应承担向发包方交付一定“地租”性质费用的义务。因此,改土地无偿承包为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发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并未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精准保护"。"精准保护"难在何处?如何实施"精准保护"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解决保护"谁"的权益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条规定: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制定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