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取消以后,我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管理进入了“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新时代,联网收费体系在路网规模、站点体量、设施数量等方面大幅增长,全网单个省(区、市)、单个系统、单个站点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对全网收费造成损失。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掌握全网收费站和ETC门架的运行状态和收费情况,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收费的异常与风险,成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全国联网收费现状和运行监测需求出发,探讨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站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咨泰克公司承担了天津市多个联网路段和信息管理中心的硬件施工,并完成了高速公路联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共用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平台、联网收费管理系统、监控调度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对外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网络安全系统等。笔者以其在天津市的建设和施工经验,从联网收费管理系统的角度,浅谈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高速公路于2005年12月16日正式开始联网收费,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3条段共计1540.445公里的高速公路实现联网。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水平,加快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机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运营要求。在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内,联网收费的各级设备要安全稳定地运行,禁止出现故障,否则将直接影响收费和数据传输,进而影响全路网数据的拆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功能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应用系统架构三个方面介绍了湖北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系统,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说明通过建立科学、稳定、可扩展的联网收费体系,有效地保障了湖北ETC联网相关业务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全省联网收费的需要,很多省份、地区需要进行联网收费系统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新旧系统的切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新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成败,影响到高速公路运营服务水平。在切换过程中.新、旧系统通行券往往不能通用,这就涉及到通行券切换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ETC全国联网、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等工作的完成,全国高速公路已经形成“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新格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渐突显。传统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扫描等技术手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省域联网收费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需求。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促进技术和管理相结合,更好支撑联网收费系统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本文对联网收费系统现状特点及网络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结合可信管控技术理念及方法,提出基于可信管控技术构建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通过搭建“硬件可信+业务可信”双因子防护架构,实现硬件和业务的双重保障,确保联网收费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陕西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稽查系统是依托于收费网络建立的一套Web管理系统,稽查系统与收费业务相隔离,又可以和收费系统进行联动稽查。稽查系统运行至今,共处理逃费车辆约9028辆,追缴通行费约200万元。  相似文献   

8.
对省际联网收费系统而言.收费车道软件及相应生成的原始数据是实现联网收费的基础。车道应用软件运行的好坏和生成的原始数据是否满足业主对收费业务管理的需求是联网收费系统的关键所在。不管联网收费系统构架如何健壮.报表生成如何丰富.网络安全如何严密.收费稽查技术数据如何完善.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与原始车道收费交易数据息息相关。通过涉猎河北、湖北、江苏、河南等省市联网收费系统的相关内容.发现各省市车道软件及数据生成差异很大.在此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工作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于2000年5月在京珠高速长潭高速公路上投入运行,至2008年年底,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里程已达2000公里,预计2012年联网收费里程数将达到5700公里以上。根据湖南省交通公路网的规划,湖南省高速公路将采用联网收费方式,届时将形成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联网机电系统网络。如此庞大复杂的联网机电系统网络在建设完成后,将给湖南省的机电维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做好机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将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概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迅速增加,联网收费系统已从单条公路人工收费发展到自动化、半自动化联网计重收费以及不停车收费.  相似文献   

11.
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项目为实例、详细论述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络可靠性和专全性技术保障措施,并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出了一些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络涵盖了京沈廊坊段,天津段,京沈宝山段,唐漳高速公路,唐山市西外环等5条高建公路,现有路网总量程约388公里,现有收费站为19个,收费车道268条。各路段的收费数据汇总到各自的收费中心,各收费中心的数据再汇总到京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结算中心,以后各路段的数据还要分别依管理范围上传至河北省联网收费中心或天津市联网收费中心,形成一个覆盖联网区域的大树形网络,整个网络自上而下分别是省中心、结算中心、路段收费中心,收费站和车道的5级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正ETC不停车收费长三角区域联网运行两周年截至2014年8月2日,浙江省与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市实现ETC不停车收费系统跨省(市)联网运行两周年。经统计,仅浙江省嘉兴地区合计办理的省外车辆1 1 17辆,而联网后办理的省外车辆1059辆,占总量的94.8%。联网前两年,办理ETC车辆数仅为6899辆,而联网后两年办理ETC车辆数达到272 1 6辆,ETC车辆数翻了近四倍。浙江ETC与长三角的联网,推动了ETC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浙江省公路局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全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和建设条件,认为实施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时机已成熟,提出了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总体目标,从区域划分、总体框架、电子支付,车道设置模式,密钥管理和安全认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基本设想,对我国实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下一阶段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泰州大桥收费系统管理体制分为江苏省高速联网收费管理中心——泰州大桥收费中心——收费站三级。泰州大桥收费中心负责本路收费业务和收费系统的宏观管理,收集各收费站上传的收费数据、交通量信息,以及收费站运行状态信息。收费站主要负责通行IC卡的发放,通行IC卡的回收,并收取通行费。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可实时收集各车道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别、通过时间、车道状态等数据,检测各车道的运行状态,按班次统计、汇总、存储、打印收费及交通量数据,并上传收费中心。泰州大桥收费系统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即入口人工判别车型,自动识别车辆牌照信息,发放通行卡;出口回收通行卡、判别车型、自动核对车牌照(其中货车按载重量分级,实行计重收费),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辅以车辆车辆检测器校核,视频监视及语音监听。该收费系统属于江苏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内联合收费、统一拆账,拆账计算过程在收费车道完成。  相似文献   

16.
联网收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省内区域,省域乃至跨省域的联网收费相继成功运行,这是全国交通人的骄傲,更是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者的骄傲。机遇与挑战并存,联网收费管理与联网收费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发展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现在恰恰存在重联网收费建设、轻联网收费管理的现象,笔者从江苏联网收费的实际出发,重点探讨联网收费管理的发展,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谋联网收费发展之大业.  相似文献   

17.
应用实践表明,车牌识别对于促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智能化、提高收费效率、减少通行费的流失具用重要的意义。引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一般基于通行卡的形式,利用通行卡来标识车辆,在高速公路出口根据在通行卡中记录的车辆入口信息进行收费。存在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2月25日,浙江按照全省高速公路"一个网"原则构建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到2002年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达1307公里,共18家业主,全部实行联网收费.为今后扩大和完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对湖北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管理的核心设备运行状态、核心参数更新情况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实时监测,提升路网管理精细化水平,为管理者快速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监测系统于2016年成功上线运营。本文介绍了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以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现状及技术选择随着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联网收费技术日渐成熟,从初期的单项收费业务扩展到今天的综合业务管理,在联网收费业务管理上上了一个台阶,逐步走向精细化管理。当然,在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系统的一些薄弱环节,有些是国内的共性问题,有些是各省的个性问题,如车辆倒卡或换卡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