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文峻 《特区经济》2005,(11):157-158
一、“能源外交”与“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新亮点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实践中,近年来出现了两大新的趋势或称亮点。一是政府高层领导的外交活动目标明确,非常务实,集中围绕着国内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战略物资展开,尤其是以石油等战略能源的可持续安全供应为出发点来考虑外交活动的优先对象。二是政府大力支持下的民营及国有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有实力的企业直接走出国门,融入国际市场,在目标市场国内建立生产和营销基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三大任务、能源发展的目标,以及面向2020年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论述了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日,由科技部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主办,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办的“清洁能源863专家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召开,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深圳市吕锐锋副市长和科技部计划司、高新司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清洁能源863专家论坛”是科技部在第十届高交会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邀请了863计划能源领域知名专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和国内主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型能源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和产业工作者约15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进展、成果转化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论坛的召开为国内能源领域的产业精英和科技精英搭建了相互交流的高端平台,对推动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我国能源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能源对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能源战略是各个国家各项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许多国家都在为能源问题绞尽脑汁,精打细算。比如,欧盟在近期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中,建议在今后20年内投资6000亿欧元,织起一张“泛欧能源网”,通过欧盟国家能源的综合利用、调配达到保障能源安全的目的。美国准备用20年时间以新能源替代中东石油进口量的75%,并且在2005年公布了《2005能源政策法》。各国能源战略调整尽管具体措施不同,但都反映出两个方向,一是寻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二是提高效能,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5.
吴滨 《山东经济》2007,23(3):41-46
日本、韩国能源工业发展均经历了三方面的转变:能源结构由以煤炭为主向以石油为主再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能源政策由以国内为主向以国外为主再向内外并举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鉴于我国能源资源的状况和国际能源环境,我国未来能源工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努力实现“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重、技术提升与体制改革并重、立足国内与环境保护并重、海外拓展与能源安全并重”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05,(10):5-7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大家所关注,突出的例子是近期珠三角地区出现的大面积“缺油”现象。能源问题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突出?如何更好地协调处理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有限的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能源问题关键住哪里?本刊记者就此通过网络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相似文献   

7.
福岛核泄漏后,日本国内展开了关于未来能源政策抉择的大辩论,最终选择放弃发展核电。这一大讨论揭示出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理清了日本核电政策形成的原因,暴露出过去日本能源政策的若干缺陷。日本核电成本的重新核算表明,核电并非廉价。根据光伏发电成本发展趋势所作的预测表明,未来10年内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会低于传统能源发电的成本。我国应汲取日本能源政策的经验教训,采取能源结构多元化的促进政策,加快智能电网和"上网电价"的全面实施,给各种清洁能源技术以公平的发展空间,借助市场来检验和选择最为经济,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能源。  相似文献   

8.
时事     
《今日重庆》2009,(6):4-4
重庆9家企事业单位和28名劳动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 中德政府台作项目在渝启动4月28日,中国和德国两国间开展的合作项目——“能源政策和能源效率”项目在渝启动,其目标是在5年内改善重庆实施能源措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月刊6月号】中国面临两组迫在眉睫的能源政策挑战。第一组与改善中国能源供应的管理和协调这一当务之急有关。最近两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能源需求每年增长15%,而石油进口每年增长30%。国内普遍出现电力短缺,运输瓶颈限制了将煤炭和石油运到需要的地方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物能源发展最终要靠市场,要靠提高产业竞争力来扩大在能源市场的份额。虽然财政在初期会对发展生物能源给予一定支持,但决不能让定点企业躺在国家怀中,一味依赖国家的补贴。所以,设计财政补贴政策,要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效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0,(36):14-14
德国核电厂“延寿”引争议 在德国核电厂“延寿”问题上进行了马拉松式的会谈后,德国环境部长罗特根终于宣布,德国将延长国内17座核电厂的运营时间,平均“延寿期”为12年。罗特根称:“此外,德国将每年花费30亿欧元来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2.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36):14-14
德国核电厂“延寿”引争议 在德国核电厂“延寿”问题上进行了马拉松式的会谈后,德国环境部长罗特根终于宣布,德国将延长国内17座核电厂的运营时间,平均“延寿期”为12年。罗特根称:“此外,德国将每年花费30亿欧元来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产业》2011,(5):24-24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表示,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抓紧谋划《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包括: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能源科技等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国电网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网”、“农网改造升级”等~系列专项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其政策取向主线是:着力“两个创新”,即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两个变革”,即能源生产方式变革和能源利用方式变革;实现“两个提高”,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与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杨速炎 《上海经济》2006,(11):22-24
数百年来,煤和石油一直是燃料王国的“主角”。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耗殆尽,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也因此变得更加迫切起来。在这其中,生物能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受关注的程度呈直线上升趋势,远远超出太阳能、风能以及潮汐能,大有“脱颖而出”的味道。而由目前生物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看,人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生物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9):17-19
【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7日】中国正在制定新的能源政策:降低对石油和煤炭的依赖性,发展替代性能源资源。但分析师表示,这不见得意味着替代性能源生产商——北京称之为“新能源”公司——是明智的投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四川经济研究》2006,(8):17-17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理顺能源产品价格,抑制能源低成本消费,将低成本使用能源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择机出台更有利于节能的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大气污染治理、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驱动下,新型能源清洁环保的特点以及从国家能源战略层面,页岩气等新型能源的发展一直被密切关注,未来政策如何呵护,使其进入真正产业发展通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由ECF国际页岩气论坛承办的“第三届ECF亚洲页岩气峰会(上海)2013”于10月16-17日在上海衡山宾馆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9.
能源、矿产、水、土地和海洋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和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保证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7):19-19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日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论坛上指出,可再生能源真正做到“物美价廉”,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创新。政策应成为催生创新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