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礼伍 《魅力中国》2014,(21):30-30
建立高效完善的农村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农村档案管理,不断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质量与效率,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档案管理实际出发,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进展,思考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档案管理从而不断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简要阐述了建设和谐农村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目前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探讨改进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措施,以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为逐步完善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以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改革了农村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加大了农村工作的财政供给力度:开展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初步建立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技术机构系统;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其基本经验是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清醒理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以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基础,大力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农民增收需求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公共服务工作;重政策法规,抓干部队伍建设,建责任管理体系,促公共服务落实。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农村卫生、农村教育和农村文化建设的10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并于2003年明确提出国家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2007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华 《理论观察》2012,(4):145-146
加强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实质上是将非现金支付资源向农村有效配置、使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支付体系现代化发展成果.对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等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人民银行德州市中心支行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对制约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人才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规定,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  相似文献   

6.
魏县是农业和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增收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们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互促互动.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涵构建农业生产、劳务输出、农村社会保障、平安环境四大农民增收长效体系。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平稳运行,实现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指出,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我们深切感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要把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是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仍然没有大的改观,农村公共服务明显落后于城镇。当前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过大有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已经具备了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转向农村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薛为昶 《乡镇经济》2009,25(11):115-118
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僵化等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使农村社会保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农村建设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高等院校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中担当重任。  相似文献   

11.
彭金英 《魅力中国》2010,(31):79-7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完成计划经济的体制转轨,已经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形成我国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了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发展与优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发展与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范峰杰 《宁波通讯》2005,(11):48-49
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战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是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是农村经济的基础部分,也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细胞。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是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新鲜血液,其低迷的发展状态已成为农村经济腾飞的阻力,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建设健全与完善的农村消费信贷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农村信用的成熟过程,必须要适应发展变化着的中国市场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5.
村级班子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稳定农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使村级班子组织制度健全、干部亲民、政治坚定、充满发展力,是当今农村社会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对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农村社区建设要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推动其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和谐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供销合作社作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体系完整、网络健全的经济组织,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其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使其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宋娟 《新疆财经》2006,(6):47-50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建立了以赤脚医生、合作医疗、爱国卫生运动为支柱的基层卫生保健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使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全面、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改革开放以后,建立在集体经济上的卫生保健体系瓦解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倾向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出现滞后与缺位。这种局面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时期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事业,首先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其次要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契机,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以及广泛开展农村医疗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7,(4):62-63
1.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帮助和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它是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纪程 《改革与战略》2008,24(2):76-78
做好农村公益性服务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后税改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必须跳出旧的思维模式和行政管理模式,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起政府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及农民多方协作的新型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机制和办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