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常需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和检测,已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因此合理确定混凝土试块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尤为重要。文章分别选择了随机取样法、网络线法和对角线法3种取样方法,研究了在3种混凝土温度下,不同取样方法在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和抗渗性能的误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的精度随取样数量的增加呈现误差先降低后平稳的趋势,随机抽样法表现出了较高的精度,同时确定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混凝土试块的合理取样数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的灌浆施工技术,通过抗压强度试块试验对混凝土防渗墙灌浆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机制砂常用于隧道喷射混凝土,了解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的相关性能对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荷载作用下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破坏机理,开展了不同轴向荷载、冲击次数等条件下的机制砂喷射混凝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轴向荷载越大,试块破碎的尺寸越大、数量越小;冲击次数越多,试块的应变越大,峰值压力越大,试块能承受的冲击次数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机制砂喷射混凝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田上经常发生油管破断等事故,最常见的原因是管柱发生破损,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为了探索油管破断的原因,需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油管破坏原因进行试验验证。以钢级P110S,规格为Φ88.9 mm×6.45 mm的油管为例,介绍了未受破坏的油管拉伸至失效和有管钳咬痕油管拉伸至失效的试验,对比两种不同情况对油管强度影响的大小,认为受管钳破坏的油管强度在其破坏处影响最大,确定了应力集中发生位置和应力集中系数大小。对有管钳咬痕油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咬痕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且变形量最大值也发生在油管咬痕位置。利用有限元模拟了不同咬痕长度、宽度、深度对油管强度的影响,其中咬痕长度对其影响最大。其为寻找油管在井下发生破坏的原因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井完整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 应用举例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上述各种评定标准,下面通过实例分析来说明各种评定方法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例1]某预制混凝土构件厂生产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前一统计期17批51组试件强度的批极差列于表2.1。试按表2.1中给出的批极差参数,按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对目前各批混凝土强度(数据列于表2.1)进行合格评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质量,对路用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油石比配比试验,对试验用原材料、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6%油石比混合料进行水稳定性、抗车辙性能、渗水系数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检测指标都合格,满足路面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董艳青 《水利技术监督》2022,(3):174-177,203
以辽宁某水库输水隧洞施工为工程实例,通过竖井投料还原试验,验证竖井投料工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试验表明:竖井投料对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及含气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竖井投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小,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竖井投料后的混凝土试块抗渗及抗冻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水库输水隧洞混凝土施工中,竖井投料混凝土方案总体...  相似文献   

8.
同条件养护试块不仅作为拆模的依据,而且也是判断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GB50204—20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中附录D《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检验》的分析,主要时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养护、龄期等技术环节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阐明了混凝土强度同条件取样、养护方面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结构是现代水利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以常见渡槽结构为分析对象,对其多因素作用下的劣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硫酸盐-干湿循环组合作用会促使水工混凝土加速劣化;21%掺量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试块动弹性模量,并提升其密实度;41%掺量粉煤灰则会增加混凝土试块孔隙率,显著降低其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同煤集团塔山煤矿针对二盘区工作面距离井口较远,材料运输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在二盘区对应地面工业广场向井下打钻孔,建立混凝土集运站,通过钻孔向井下运输混凝土物料的方案,钻孔参数:钻孔垂深为500m,0~80m范围开孔φ750mm,安装φ550mm护壁管;80~500m开孔φ500mm,安装φ325×30mm耐磨铸钢管,解决了混凝土运输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胡小云 《水利技术监督》2022,(4):194-195,234
为研究有效解决水工混凝土易渗水侵蚀的问题,文章在室内利用KH-580型偶联剂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水工混凝土,并对其开展了吸水性试验、抗压强度试验以及抗折强度试验.研究发现,超疏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好,其吸水率为3.71%,仅有普通混凝土的40.16%;承载能力好,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9.07、5.12MPa.研究成果为我...  相似文献   

12.
田间装配式涵闸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等显著优势,但是使用标准混凝土时仍存在预制件笨重、装配不便的问题。文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提出在混凝土掺入粉煤灰20%,掺入硅粉9%,掺入发泡剂1%的泡沫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方案。检验结果显示,采用该配合比的试块,与标准混凝土相比,容重显著降低,抗压强度明显提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T92/P92钢中超声波声速和晶粒度大小与普通低合金钢有较大的不同,若直接使用标准试块调试仪器用于检验T92/P92钢焊缝,则缺陷的定位和定量存在较大偏差。而成套的T92/P92钢对比试块比较少见且价格较贵。为了使在标准试块上调试的仪器适合于检验T92/P92钢焊缝,扫描速度和检测灵敏度就必须被修正。本文着重介绍相关计算修正方法,并进行实际检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蒙锡-14区块稠油热采工艺效率低、经济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该区块稠油组成、物性和水质特点,研制了一种耐高温复合乳化降黏剂,并考察了乳液体系的微观形态、流变性质和黏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锡-14区块稠油中胶质含量超过50%,是造成其高黏度的主要原因,由HLB值在12~14范围内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复合降黏剂对该区块稠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效果,在加剂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即可形成均匀的水包油乳液,该剂耐温性能超过280℃;采用该乳化剂所配制的稠油乳液体系液滴粒径约2~8μm,分布均匀、稳定,乳液体系黏度约20~30 m Pa·s,且基本不受剪切速率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呈现牛顿流体特性,满足蒸汽热采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三屯河水库放水隧洞由于隧洞泄流多以含沙高速水流,致使洞底板闸前有压段、闸室段、闸后无压段遭受严重的磨蚀破坏。介绍了缺陷修复处理的施工过程——对位于拱顶与边墙的潮湿、渗水的裂缝及施工缝进行高强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处理;对混凝土和基岩之间的接触段进行化学灌浆处理;闸室段边墙砂浆抹面及闸室地板浇筑C80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一台φ2.4m×13m的水泥磨,其磨头整个圆周均布安装的16块高锰钢耐磨衬板,由于与安装在进料中空轴内的内螺旋筒尾部缝隙较大(20~30mm),且很难消除。为了加强中空轴、衬板、内螺旋筒三者之间的安装稳固性,在该缝隙内灌注一定数量的水泥砂浆,以防止水泥熟料的冲刷。当磨机运行时,经过缝隙处的混合料(熟料、石膏、煤矸石等)冲刷缝隙内和新装衬板内的混凝土,一般约3个月后,混合料便直接冲刷到了中空轴。为了减少对中空轴的冲蚀,按惯例是增加混凝土的灌注次数,凡在停磨时间,都要检查混凝土的冲刷情况并及时补充。工作量大,一旦疏忽混合料就直接冲…  相似文献   

17.
董云良 《化工管理》2013,(10):101-101
本技术探讨主要围绕大型湿法磷酸装置300ktP2O5/年萃取槽槽顶衬胶因反应工况恶劣易鼓包,对混凝土与衬胶的粘结强度、混凝土易渗水和槽内介质对衬胶鼓包形成的影响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对相应原因采取应对修复技术措施,阐述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可行性,为类似装置衬里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多年冻土区内渠道土体非常容易发生冻胀破坏,为加强对高寒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渠道的防护,文章对混凝土铰接、雷诺护垫和混凝土板和保温板结合组成复合型防护板三种防护结构的渠道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衬砌下土体温度,冻胀深度、冻胀量和残余变形。得出结论:混凝土板和保温板结合组成复合型防护板衬砌结构下的土体温度变化率,最大冻胀深度、冻胀量和残余变形均最小,分别为:6. 65℃/h、24. 1cm、16. 0mm、2. 2mm,故混凝土板和保温板结合组成复合型防护板为最佳防护结构。研究成果可为渠道运行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润滑油湿法过滤性试验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在8个影响因素中,水质、气压、操作时点击"开始"的速度、烘箱中瓶盖的松紧度、搅拌时间、油品清洁度6个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而滤膜烘干的程度和滤膜的正反向安装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热"膜较"冷"膜数据偏小,滤膜反装较正装数据偏小,尤其是对湿法阶段Ⅱ过滤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其表面裂缝主要表现为温度裂缝。做好温控防裂措施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水电站溢洪道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混凝土入仓温度、表面保温措施以及浇筑层厚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和应力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