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土地资源核算应从以统计核算为基础的土地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逐渐过渡到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负债价值量核算。针对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中存在着土地资源资产账户中地类不一致、土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不统一、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加总缺少意义等问题,从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对负债做进一步分析。推进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建议:(1)差别化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和负债账户;(2)明确土地资源结构负债的判断依据;(3)形成统一规范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实现高效有序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明晰海洋资源管理主体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为出发点,在政府主体原则、持续发展原则、价值计量原则以及会计周期原则的假设前提上,确立海洋资源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要素基本内涵,构建海洋资源资产负债体系,探索建立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技术框架,并尝试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样表。同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海洋资源价值核算和海洋生态补偿价值核算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使得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各类资产及负债的实物量与价值量计算有据可循,更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使用者建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书征订     
《森林资源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书是根据林业部重点研究项目和福特基金会、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资助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的“自然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而编著的。该书主要论述了在森林资源业务核算与会计核算基础上的宏观统计核算,它通过森林资源实物量统计与相应价格进行了价值量核算,同时还进行了森林资源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储蓄、流量与存量核算,是我国首次采用价值量显示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明确的水资源资产概念、会计主体不明晰、缺乏合理的会计分期、水质未与水资源资产关联、没有统一的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方法。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取得但因未投入使用而未发挥效益的水资源可作为潜在水资源资产,当其实际带来经济利益时方可称为水资源资产;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国家、流域、地方政府,将来随着水资源管理的完善也可以是某一供水系统;水质应与水资源资产账户密切联系;可综合采用日历年度和水文年度进行会计分期;应按一定标准统一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  相似文献   

5.
卢琼  张象明  仇亚琴 《水利经济》2010,28(4):1-4,14
从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出发,针对我国现行水资源统计中存在的水资源内部要素分离统计以及难于与国民经济核算相衔接等缺陷,以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通过研究水资源系统(环境)和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下水的实物量供给使用表和水资源资产账户的水循环机制,并在国家层面试算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建议,以期通过我国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完善水资源统计制度,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系统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当沿用资产负债表的理念和理论,要明确不同级别政府是报表主体,需分析各种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要素确立会计科目,需要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进行估价计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包括分类实物量资产负债表部分与综合价值量资产负债表部分组成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逻辑规则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实施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根本目标,核算的内容应以实物量核算为主、价值量核算为辅,应防止自然资源垄断引起过度有偿使用、过度价值化造成利益扭曲;土地资源资产核算内容应包括面积、质量、价格,价值量核算应遵循可市场化原则;对于城镇国有建设用地来说采用基准地价进行核算更具可行性。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性质上应属于国家资产负债表范畴,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目标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扎实、准确的调查与监测数据是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贾玲  甘泓  汪林  秦长海  周普 《水利经济》2019,37(2):8-12
针对新时期下的水资源精细化管理需求,从会计核算的微观过程化控制原理入手,以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责权发生制等会计学原理为基础,解析会计理论在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关键问题,提出构建包含水资源会计凭证、水资源会计账簿和水资源会计报表的水资源会计核算体系框架,以及一套既遵守会计报表基本原则,又突出水资源特点的水资源会计报表制度。研究表明,水资源会计核算是以水权益实体或国家(地区)经济体为核算主体,评估涉水活动质量,描述涉水活动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带来的影响。这既是创新水资源管理思路的发展需求,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现实需求,将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全过程的宏观分析奠定基础,为水资源会计核算主体内部和与虚拟环境主体之间关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水资源存量和流量、水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以及水资源债务和债权的变化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钱水祥 《水利经济》2017,35(6):12-18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的依据。首先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的范围和主体,按照权责发生制对自然资源资产相关会计要素进行了确认。其次,深入剖析了国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账户的设置,遵循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探析了成本核算法、市场价格法和收益现值法等价值计量方法。最后,基于实物量化基础上的货币化计量思想,编制了系统与综合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浙江省嵊州市的一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尝试阐明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践应用,有助于为各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资产量核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及提高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从水资源资产概念界定及其分类、水资源循环对水资源资产的影响、水资源资产账户与资产量核算方法 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对水资源资产的研究进展、成果和方法。认为目前水资源资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以概念探讨和定性分析为主;对水资源循环理论研究较多,对水资源资产的循环过程研究较少;对水资源资产量核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资产账户方面,且系统性的研究较少。未来对水资源资产核算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水资源资产循环理论研究、潜在水资源资产量核算方法研究、区域水资源资产量核算方法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利于及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的动态变化。依据水资源资产、负债的概念选取相应指标,构建了水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框架,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及水资源资产管理的需求出发,探讨了现行以区域为主体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水行政管理体制,从国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河道及流域)、区域、企业3个层面出发,系统探索多元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主体,并从反映水资源资产开发与管理目标、揭示水资源资产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升水资源资产化水平、决策区域未来产业规划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不同主体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满足提升我国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自然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水资源会计是自然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范围,水资源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分析和统计水资源。研究对水资源会计在国内外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在中国开展水资源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研究进一步对水资源会计的理论构架从会计目标、会计主题和会计理论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水资源会计容易混淆的概念。结合秦巴山区的情况,提出在秦巴山区实现水资源会计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海洋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目前对于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尚不充分。在阐释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必要性、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海洋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编制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有助于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完善海洋环境保护体制。(2)部分海洋资源具有无限性和流动性,核算边界不应囿于行政边界,宜采用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尽量选用准确度较高的估算方法。(3)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应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协调,基于权责发生制,进行偏重流量的核算,并在实践中可测度、可复制、可推广。(4)海洋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体系由海洋资源资产负债总表、海洋资源资产核算表、海洋资源负债核算表3张主表和陆海价值流动核算表1张附表构成。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会计的提出有助于逐步加剧的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有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助于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节水和水环境意识的加强。在分析推行水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水资源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记录以及相关的账户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