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从7月16日681连续下跌至8月7日的686,而人民币兑欧元继续升值,中间价已经达到今年2月以来最低点10.6012。可见7月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跌2000余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也滑落差1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00多个基点。致使今年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但实际有效汇率仅升值3.6%,反映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趋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
欧元问世已近两年。虽然欧元对美元的比价曾一度跌幅超过30%,但是作者认为,欧元运转两年基本上是成功的,欧元最终将会得到稳定。一旦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在0.9一线稳住之后。欧元有望在今后一两年内,对美元比价逐渐回升到1.00—1.10,这也比较符合欧元目前约被低估20%的基本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3.
当前引起关注的国际石油价格水平远超出多数普遍乐观的预期,一路上涨趋势逐渐扩大,石油价格水平已经达到历史高位,进而有所抑制美元投资信心,美元走跌趋势明显再现。但是仔细分析,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石油和汇率战略与策略的运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稳定与恐慌的双重影响并存 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最突出的现象是稳定与恐慌的双重影响并存.虽然国际金融市场走势在政策与技术可驾驭范围之内,恐慌心理压力逐渐增加,但政策效益与国际协调明显支持金融信心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欧元启动以来,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表现出疲软态势,主要原因是欧美经济增长差距过大,欧美对货币的态度不一等。近期,欧元走势将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可能太大,汇率波动仍钭频繁。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欧元必将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希腊弃欧元鼓噪所传导的麻烦或经济风险将不少于三:市场萎缩、资本撤离、总体经济收缩。这些风险在希腊及欧元区三个空间层面的程度将不同希腊弃欧元即便只是一种情绪化的鼓噪,即便短期内不会发生,但其负面经济效应也将是现实而巨大的。实际上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露,且在欧盟的三个空间层面展开:第一个是希腊本土。已经出现了近乎挤兑的银行提款风潮与投资出逃迹象,因为担心希腊真的要退出欧元区。  相似文献   

7.
全球外汇市场的走势格外引起关注,并十分突出欧元涨跌和美元升贬,使美元兑欧元差价波幅一周内达400点,低点为1.1590美元,高点在1.1930美元,震荡明显扩大.美元贬值从市场技术角度看,与投机技术性的运用直接有关.投机性得到欧元损益面的支持,欧元三年多持续走跌,最低水平为0.83美元,以1.17价格的起步,使投资者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进而导致美元在经济不支持中的灵活贬值策略,得到欧元的"配合",进而使投资和投机技术与政策默契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8.
黄腾 《亚太经济》2003,(4):18-19,10
欧元自其流通以来,对美元的汇率就持续走低,从1.1欧元兑换1美元的起点,跌落至0.83欧元兑换1美元的谷底。就在人们对欧元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欧元开始收复失地,并于2002年初接近甚至超过美元平价的水平,而且这种势头一直持续至今。欧元这种大起大落的表现,让很多人捉摸不透,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笔者将解释欧元近两年来的表现,并对其未来短期内走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4,(3):26-27
从1999年欧元问世,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以至目前一路“辉煌”,其中有乐、有苦、有涩,而今更有风险。2002年至今,欧元升值48%,2003年欧元升值20.4%,2003年至今,欧元升值5.4%,升幅之快、之大,不仅使欧元自己难以预料,而且也超出市场的预期与判断,市场关注欧元,市场忧虑欧元。  相似文献   

10.
葛菲 《中国经贸》2014,(8):34-34
欧元是世界之交国际金融领域的伟大创举,它不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变革,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丰硕的成果。欧元的诞生给欧盟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影响到了国际金融的发展,也影响到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欧元的发展,也给中欧经济贸易关系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这就是欧元汇率。汇率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到一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我国应该理性的对待欧元汇率变动的问题,客观的分析欧元汇率变动对我国与欧元区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从而稳固提升中欧贸易额。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12种欧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欧元从“记账货币”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货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欧元区现包括12个国家,分别是奥地利、比利时、德国、希腊、法国、芬兰、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欧元转换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0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为预备阶段,各成员国中央银行向有关商业银行、零售商、运钞公司投放欧元现钞,并向市场少量发售欧元硬币;  相似文献   

12.
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急剧上涨已经在让俄罗斯人损失钱财。商店在计价时开始以欧元为标准。这实际上意味着,标准单位商品的价格应按照欧元的汇率折算,而不是按我们已经习惯的美元汇率。顾客不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pula-vines的欧元汇率波动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百胜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74-78
欧洲债务危机后,欧元汇率变动趋势值得关注。文章利用copula vines类模型,在考虑汇率条件波动相关性及汇率波动边际分布独立性的条件下,研究了欧元对美元、人民币、港元和日元四种货币汇率波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欧元对美元汇率同欧元对其他三种货币汇率波动存在不一致性,而在欧元对美元汇率既定条件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与欧元对港元汇率、欧元对日元汇率的条件相关基本一致,在欧元对美元汇率、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欧元对港元汇率同欧元对日元汇率的相关性程度很低。  相似文献   

14.
浅析欧元的现状和未来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元从1999年1月4日启动 ,至今已近一年半。自其诞生之日起 ,欧元的走势及其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就成为当前国际金融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欧元上市之初 ,国际金融界普遍对欧元持十分乐观的态度 ,但其实际运行状况确是高开低走 ,总体上对美元汇率疲软。因此 ,如何合理评价欧元现状 ,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难题 ,把握欧元未来的走势 ,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欧元启动后的运行状况及原因分析(一)欧元启动后的基本走势欧元自从1999年初启动时创下1欧元兑换1 17美元的高价后 ,一直依循大跌小回的轨迹运行 ,到年末 ,…  相似文献   

15.
其他几种主要货币的汇率也大幅下跌,保持沉默。美元对欧元比价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对而华盛顿官员的反应是心满意足,对此几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研究人民币与其篮子货币之间的尾部相依关系,分析了人民币与其一篮子货币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探讨了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的动态结构变化。基于规则藤Copula模型分析发现,欧元在新"汇改"后处于波动溢出效应的中心地位,且与人民币之间的相依程度最大,应该在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中占较大权重,而美元所占权重应该有所降低,英镑是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所占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权重最小的货币。文章采用实际有效汇率数据,基于滚动窗口方法分析了人民币与其篮子货币之间动态变化的相依结构。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所占权重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文章还认为,发达国家的货币权重应该逐渐下调,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权重则应该逐渐上调。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1991-2008年期间G-3汇率的波动,欧元/美元的波动与日元/美元的波动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检验结果证明,欧元/美元汇率的波动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之下,日元/美元之间汇率的波动较为明显,这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此外,国外产品生产价格和中国国内收入也会对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多管齐下,以应对G-3汇率波动及国外产品价格的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4,(8):31-32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从表象上看,似乎日元汇率的变动焦点突出,呈现美元脆弱性扩大的局面,并导致国际金价和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明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已经明显地出现市场心理超越经济信心影响和技术主导压制政策效果实施的特点,虽然国际金融关注的焦点似乎从美国转向日本,然而,仔细冷静分析则可以发现,这与我国经济金融联系也较为紧密,对我国潜在风险更值得关注与研究,其中包括汇率、经济等多层面的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市场近期集中关注的两个问题是欧元和日元汇率走低和3大货币政策趋向。关于欧元问题焦点在利率的争执,一方面是欧元区内部的政策争论再起,并有扩大分歧趋势,进而不利于欧元政策合作的顺畅实施;另一方面则是欧元区经济态势的脆弱和不明朗因素,导致欧元走势和政策迷失方向,价格下挫和基础扩大,不利于欧元投资信心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3,(23):22-23
近期伴随我国人民币问题的波澜起伏,欧元汇率也出现起落,国际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匹配乃至不谐和,凸显世界金融层面的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