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冯哥网事     
王境 《经贸世界》2006,(7):76-77
冯哥是泡在网络上经营直销事业的直销员的典型代表,他在网络上遇到的酸甜苦辣,想必也能让很多直销员深有感触。通过此,一些还没有接触到网络直销的直销员可以提前了解到网络直销的生活,以及一些注意事项、“雷区”等,而那些已经在网络上经营了一段时间的直销员,则能从冯哥的经历中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编按]  相似文献   

2.
秦永楠  白木 《经贸世界》2005,(10):26-27
《直销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对业界来说是一颗深水炸弹——表面上平静,深处却是剧烈的翻涌。很多人认为,条例允许的是传统经营思维的推销,而不是直销。但本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直销与推销进行了区分,并将直销行为抽丝剥茧般的细分为四类,相信能让读对直销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直销在中国能掀起轩然大波,全仗中国有13亿人口;直销能让很多人疯狂,又全赖穷怕了的中国人太想一夜暴富,而听信了某些人和某些不负责任媒体的胡乱吹嘘;直销成了男权社会大都钟情的杜十娘,但到真正谈婚论嫁的时候,谁都嫌她出身不好,弃她而去。直销,是否只有跳江?虽然不会,但直销在中国演绎着一场悲情剧。  相似文献   

4.
长兴 《经贸世界》2006,(10):35-35
欧瑞莲获得牌照让中国大陆的很多直销人又吃了一惊,以为这是一匹直销界的黑马。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欧瑞莲是一家老牌的而且知名度很高的欧洲直销企业,我在欧洲演讲的两年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欧瑞莲在欧洲的强大与竞争实力。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欧洲是直销第一品牌。在中国大陆很多直销人觉得欧瑞莲是黑马,只是因为我们不太熟悉罢了。  相似文献   

5.
眉心 《经贸世界》2005,(8):82-83
听过很多直销课程,从事过很久直销事业的人,总是能把很多宝贵的知识浓缩得更加精华,把经验总结得更加精辟。其实,在人的一生中不管做哪—行,都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很多的知识可以总结。直销行业里要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吸收其它行业的精华为己所用或使其加工——成功“五动”就是这样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6.
田芳 《经贸世界》2005,(9):87-87
在直销事业中,很多领导人在激励新人时,都会拿一些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成功作比较。期望新人从这些成功人士身上看到他自己的成功。同时,直销行业中也有句俗话,“跟着成功的脚步,你就能成功”。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吗?就笔这几年从事直销事业的经验来说,其实大部分的人都因为这种盲目的追随,没有赚到钱而放弃了。  相似文献   

7.
邹玲  胡珊 《经贸世界》2005,(6):59-60
第一次与凌丽交流,我发现与她沟通是如此容易,她所表现出的真诚和信任让我可以很轻松地进入她的内心世界,领略一个一线直销人的真实想法。我知道,在这样一个人群里,我们不能把所有直销人都简单笼统地归属于同一类人。但是,只要提到自己的事业,他们都表现出同样蓬勃的斗志,对直销事业的执和对企业领导和团队领袖的推崇。于是,我开始对“直销可以改变人”这句话有了更为形象、具体和具有说服力的认识和感悟;直销在我心里开始更加类似一个巨大的、具有某种魔力的磁场,它可以包容庞大的人群,并使他们在直销的世界里“奇迹般地”发生转变,变成一个在事业上具有近乎于“完美”特质的人……  相似文献   

8.
直销是一个呈网络状发展的事业。在这个事业发展的过程巾,人与人的关系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直销事业的国际化,也和这种人的脉络关系紧密结合。因此,直销组织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好像下围棋一般,有其先后顺序与布局。  相似文献   

9.
邹尧 《经贸世界》2006,(6):28-29
这是一位精明且细致的浙江商人。在近期直销市场普遍低迷,很多人选择等待和观望的情况下,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抢先进入了直销行业。 在选择直销公司时,他慎之又慎,亲自去做市场调查,目的只为验证公司的品牌效应;在做直销事业时,他兢兢业业,善于把握机会,更为回报社会的梦想而不懈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顺遂 《经贸世界》2006,(10):38-40
中国第一代直销人谈吐细微却不乏格调,似为平淡却富有哲理。尤其是对直销的理解和对真善美事业发展的执,更能让人领略廖宗明求真务实的经营理念。提到廖宗明就不能不提到芦荟,廖宗明自1989年就开始在东南亚各国代理和销售芦荟矿物晶,并且在1993年率先将芦荟矿物晶引进中国市场,既参与了创建中山完美公司,也促成了美国CHEMINS公司和完美公司当时的合作,并在中山完美任总经理。在运作完美的过程中凭着26年的直销从业经验和对直销行业的深度熟知,廖宗明曾创下年营业额10多亿元的记录,可谓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1.
《经贸世界》2006,(1):66-67
直销事业讲究“团队协作”——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直销人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直销团队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虽然有人说国内的直销系统还欠火侯,但是任何成熟的事物是由不成熟而慢慢发展来的。所以,我们认为,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特色,也一定有值得广大直销员学习的地方。今天,我们通过分享圆智系统对系统复制的见解和实际运用,希望能引起业界共鸣,让中国直销行业的本土系统,能更加完善并拥有自己的特色。[编按]  相似文献   

12.
故事接龙     
眉心 《经贸世界》2005,(2):86-86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故事接龙”栏日,通过对直销人的情感,生活、工作等细节的描写,反映直销人在社会群体中所遭遇的从不被理解到理解和直销人之间的关系与利益冲突等等,以及反映直销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要求故事情节跌宕,可读性强。欢迎作、读朋友们踊跃参与!  相似文献   

13.
眉心 《经贸世界》2006,(6):75-76
目前,很多直销媒体都在关注直销系统,而众多的直销员也越来越迷恋系统。有专门为起盘的直销公司做系统的,有在自己的团队打造系统的,有沿用外来直销系统的……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4.
徐静 《经贸世界》2005,(1):28-30
2004年岁末,千呼万唤的直销立法没有如期出台,中国直销业仍然处于翘首期盼的状态。2005年,中国直销业能否正常开放,成了很多直销公司和直销商举目期待的一年。安利、雅芳、完美等早期进入中国直销领域的公司,早已先为人知,而更多希望能搭上直销开放班车的直销企业都在暗中骚动。《科技智囊》杂志在《直销乱力怪神》一中谈到直销的发展时说:第一代直销是机会导向,第二代直销是产品导向,第三代直销是制度导向,第四代直销是通路导向,而第五代直销则是整合导向。  相似文献   

15.
徐静 《经贸世界》2005,(6):90-91
直销作为一种营销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市场检验,终于将逐步有序的被放开。但在老百姓心中,因难以明辨直销与传销的区别,以及直销商在拓展业务时的种种行为,导致直销行业、直销公司、直销产品和直销商并不被能每个人接受。  相似文献   

16.
邹尧 《经贸世界》2006,(1):46-50
对于那些曾经红火的传统保健品企业来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直销这个机会,无疑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因为在很多人眼里,直销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二次辉煌。但是2005年12月17日,深圳市太阳神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呜先面对记的采访时,却没有太多的兴奋,谈得更多的是责任。  相似文献   

17.
没有背景是一种遗憾,还是一种助力,也许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但在永久公司领导蓝宝经理张育嘉与朱芳萱身上,绝对是成功的推进力。经营直销事业之前,在传统行业担任高阶主管的两人,事业成就总是比同年龄的人杰出许多,正因为没有背景,所以他们工作起来总是特别认真,而对于投入直销工作,张育嘉说:“因为昔日的工作经验,我知道行销通路的优势与魅力,在对直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我确认它未来的前景无限,所以毅然投入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直销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违法的行为,常常将直销与传销混为一谈。很多企业对于直销的认识还很肤浅,没有把它列入到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中;也有一些企业虽然对直销有所了解,却在为直销庞大销售系统的建设及资金的投入进退两难;更有些企业在创建初期尝试了直销的惨痛教训后,对直销拒之千里。可以说直销在企业营销渠道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甄刚 《经贸世界》2004,(6):63-65
在直销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安利、如新等公司的正规直销商,与一位从没接触过直销的新人沟通,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邀约”上好多次才能够让他加入。同时.在让新人了解并从事直销的过程中,约而不来,来而不听、听而不做、做了不积极、积极只维持3分钟热度的情况都是相当正常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供销商情》2006,(5):30-31
自从去年直销法出台以来,直销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直销管理条理》给中国直销行业带来划时代的变化,很多企业纷纷争取直销牌照,直销企业的直销员也从此不会再被人们误解为“传销员”。这让很多没有大笔资金的个人创业者获得了创业的机会,也给直销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本期开始《投资与营销》杂志开辟了《直销话题》专栏,本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直销行业的最新资讯、直销企业的最新动态以及直销这一营销方式的发展历程。如果您一直关注直销行业的发展或者想通过个人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妨关注我们每期的直销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