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李琴  李文耀 《时代经贸》2007,5(6X):136-137,139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静怡 《时代经贸》2007,(8Z):137-138
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正确认识盈余管理,要深刻理解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以及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适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经营的稳定性,防止股票价格发生波动,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上市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资本市场失灵。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具有普遍性,但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发展提供一些益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国际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虽然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上市公司还会采用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进行盈余操控。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加以阐述,从而有助于改善盈余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零盈余、上期盈余和分析师预测盈余对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进行刻画识别,检验公司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削减R&D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它动机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R&D削减会导致未来三期更低的创新产出、创新质量及创新效率。进一步,扩大盈余管理识别范围、使用全样本进行双重差分、替换被解释变量分别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弱化,在目前盈余管理行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本文提出董事会对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分析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得知,董事会的治理效率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的盈余质量;最后提出制止盈余管理行为的其它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是近年来我国财务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目前盈余管理的和未来盈余管理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以及对盈余管理有意识的抑制;同时,在某些方面客观上扩大了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原  陈玉菲 《时代经贸》2012,(14):109-109
盈余管理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会计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测度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启示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以为我国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昌云 《时代经贸》2012,(10):183-184
盈余管理指在公认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层有目的的采用各种会计方法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具体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各项新规定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小超 《时代经贸》2008,6(8):128-129
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系统地分析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其次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以抑制盈余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基于盈余管理治理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及审计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有违规的会计造假所致,也有盈余管理的结果,相对于违规造假,盈余管理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文章主要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及注册会议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良 《经济论坛》2010,(3):190-192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入手,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盈余管理定义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最后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滨娜 《时代经贸》2007,5(9X):145-146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众十分关注,希望加以治理和规范的紧迫问题。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存在的动机及方式,旨在使上市公司合理使用盈余管理,避免过度滥用盈余管理,影响投资者决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影响盈余管理动因之一的政治成本来分析盈余管理,介绍政治成本下的盈余管理。分析盈余管理的类型.在政治成本的作用下企业可以最大化利润、最小化利润和拉平利润,最后本文提到了几个影响政治成本的变量。  相似文献   

17.
赵丽  殷伟 《时代经贸》2007,5(11Z):185-186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会计报告系统中公认会计原则的局限性为盈余管理创造了很多机会和空间,而盈余管理的存在会削弱财务报告所提供的盈余信息的可靠性。有鉴于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代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手段以及治理的一般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蒋冰丛 《时代经贸》2013,(20):14-14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有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自由时,在合法的前提下选择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只有对盈余管理理性对待与恰当运用,才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盈余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升级。本文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并提出了解决盈余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睿 《时代经贸》2012,(4):70-70,72
在企业中,盈余管理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经济效益是不同盈余管理下的结果,而经济收益能力则和公司的盈余质量有相关性关系。该文通过盈余质量的相关指标分析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娣  汪冰客 《时代经贸》2007,5(11Z):193-193,195
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进而从这些途径出发来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