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耿华 《中国纺织》2011,(10):70-70
人民币汇率走势是出口企业关注的焦点。自去年6月20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汇率不断走低。  相似文献   

2.
资讯     
宏观视点央行决定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6月19日发表谈话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度令我国的汇率改革步伐放缓,人民币汇率适当收窄了波动幅度,甚至一度实行了事实上钉住美元的策略。时隔两年后,在本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标志着人民币汇改工作的重新启动。  相似文献   

4.
汇改促改变     
上月,中国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息一出,市场随之涌动。"人民币将再次大幅度升值"的观点开始在坊间广为流传。于是许多人抛出论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不利。不可否认,汇改和对美元的小幅升值一方面给用汇企业带来短期汇率损失,另一方面对企业未来的出口也增加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透视中国     
《董事会》2005,(9):16-17
尽管中国一再宣称,汇率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会屈服于他国压力,不容他国干涉。然而,还是有深谙此道之人断言,中国还是在乎压力的。此断言果然灵验,2005年7月21日星期四,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各国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即刻对此做出了反应,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调高汇率本身不足惧,足惧的是人们由此形成汇率不断调高的普遍预期。这无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平添了几许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就是从以往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制度转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那种政府主导下的结售汇率制度,并通过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每日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生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水平改革,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升值2%.所以,这次人民币升值,并非仅是汇率水平的改变,而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迈向市场化最为重要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日益升级的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只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表象,升值的真正压力在于人民币对外币值偏离了国内经济基础,实际价值被低估。在巨大的升值压力下坚持不变的汇率政策可能会使我国付出比升值更大的代价。本文认为汇率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央行应恢复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制,逐步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人民币汇率逐步向合理均衡的水平靠拢。  相似文献   

8.
张钢 《冶金财会》2020,(4):42-44
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央行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进行了调整,初步形成"收盘价+一篮子货币调整"的中间价定价机制,汇率双向波动更加明显,汇率风险也进一步加大。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今后汇率将更加贴近市场,浮动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将会是"常态化"。因此,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汇率风险,成为当前企业风险防范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简要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管控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9.
新闻速览     
政策我国实行汇率浮动制美元兑人民币1:8.11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公告还称,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  相似文献   

10.
晓余 《中国纺织》2005,(9):110-111
[背景事件]中国人民银行21日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