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至今,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城市的演化发展,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推动人们不断去探索和建构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来引导城市有序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演化经典理论的研究与思考,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和分散两种演化趋势的各自利弊,提出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合理方向和有序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正在兴起一场生态变革。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昭 《经济纵横》2005,(7):75-79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找到自己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点,培育可持续的城市竞争力,是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营销理论的研究为中国城市解决发展的难题,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新视角:营销学视角。因此,本文从城市营销理论产生的背景、城市营销的内涵、城市营销发展的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城市营销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对我国城市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展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何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和谐发展,使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以城市建设的发展拉动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经济是城市建设的基;咄,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首先,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点。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城市文化,体现城市品牌和城市身份,但目前过快过滥发展标志性建筑会对城市总体规划造成一定冲击,因此研究标志性建筑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入手,阐述标志性建筑的内涵、特点与分类,分析其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地位,找出标志性建筑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间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并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发展目标确定的依据是城市的资源、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城市的经济基础、城市的文化积淀、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的地位等等。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北海应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摆脱困境,复苏经济,实现持续发展,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市的阶段划分及其县域产业发展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影响城市发展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出发,综合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城市的发展粗分为:极化阶段和扩散阶段。并根据城市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特征,提出城市各阶段的发展方向和近中心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和近中心城市县域的经济规划作了理论上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非  伍湘陵 《发展研究》2012,(6):99-100
绿色发展是我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资源约束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总指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城市建设获得发展的同时,“城市病”等相关问题也越加严重。因此如何将绿色发展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这两者的关系,将是我国促进城市升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对经营城市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祖柱 《发展研究》2005,(12):15-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手段也悄然变化着。仅仅依靠传统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经营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我国一些城市就开始出炉,现已汇集成一股强大潮流,已经或正在取得可喜成效。可以说,经营城市为我国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经营的核心是追求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否构建特色城市经营,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未来城市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城市经营的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发展品牌经济,努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为拟合京津冀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扩散与回流效应,利用2005-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以北京、天津为单核心或双核心的城市主导产业对外围城市关联产业以及高产值产业的扩散效应模型,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首都对外围城市的回流效应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低端化,并制约首都高端制造业发挥扩散效应;②首都与区域内中小型城市发展差距大,使第二大城市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功能得到提高,并通过与首要城市的连结促进承接发展转移的中介城市产业发展;③回流效应影响主导产业向外关联性拓展,导致外围城市产业发展仍需依托聚集经济,相同产业的大量集聚影响产业多样性,制约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外围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加速主导产业升级以及强化第二大城市中介功能,提升城市间产业协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俊海 《城市建设》2009,(11):33-33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综合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发展是与城市的发展并进的。本文着重从建筑综合体的交通组织、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以及街道界面设计等多方面,对建筑综合体这个城市系统设计中独特的存在形式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务是构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而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交通工具,也就是,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与城市发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适应的,影响城市规模、形态、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术发展水平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6.
曾梅 《大陆桥视野》2011,(16):136-136,142
城市燃气是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和丁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能源,发展城市燃气可以节约能源,减轻城市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社会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城市燃气是建设现代化城市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加速实现高度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城市”这两个字,就把经济与防卫结合在一起,先有市,后有城。“市”是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城,即城廓,起先是防范野兽,而后是防止部落入侵。古语说“造廓以卫君”廓是起防范作用的。城市的发展都是从发展城市功能入手的,所以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体现了现代城市文明的程度。 时值世纪之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要高扬爱国的旗帜,调节城市各项功能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发展城市的防卫功能,加强人民防空建设。 着眼点:看清形势,认识到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摆正发展经济与发展防卫的关系 从国际…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驱动效应,采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一线城市的产业园区总产值、科研人员数量、政府科研投入和智慧城市发展相关指标,基于2000-2017年面板数据,应用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发展对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JP〗明显驱动效应,其中产业园总产值起到的作用最大;智慧城市的发展对政府科研投入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印证了科研发展对于智慧城市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论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城市品牌的提升离不开名牌企业的烘托,企业品牌离开了城市品牌的光环顿觉黯淡。对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效应的认知,有助于推动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共同提升,以及城市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斯琴 《经济论坛》2011,(7):170-173
城市公共事业发展状况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研究城市公共事业的未来发展情况,本文以内蒙古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筛选了与公共事业相关的18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11个城市进行了定量分析,由此得出结论。针对分析结果以及内蒙古城市公共事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时策,以期对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信息及科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