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2年初,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告成立;同年5月,申报省级开发区成功;同年11月,襄樊高新区跻身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从市级开发区到省级开发区,再到国家级高新区,襄樊高新区在一年之内成功地实现了“三级跳”,令同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
襄樊开发区的八大战略襄樊市委副秘书长、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屈启旺位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襄樊市区北部的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1992年11月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二年多来,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11,(8):71-71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高新区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高新区之一。根据批复要求,江阴国家高新区将实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高新区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称号7月7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潍坊高新区管委会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称号。此次大会旨在总结国家高新区20年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明确新时期国家高新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会上共表  相似文献   

5.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06,(6):4-5
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工程启动;常州:银河半导体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国产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在襄樊高新区面世;胶州湾新产业基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区兴建国内最大ITO玻璃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是最早设立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的省份之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北省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襄樊高新区。除武汉东湖和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外,湖北省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黄石磁湖、荆州、宜昌、葛店、孝感、十堰等11个省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努力,湖北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龙头,沿长江和汉江,跨京珠高速公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以东湖、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1个省级高新园区为主要依托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带。目前,这些高新科技园区已成为推动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产业》2005,(8):22-22
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5月,1991年3月被批准为国家高新区,开创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襄樊高新区奋力打造"核心襄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樊高新区位于襄樊市中北部,是襄樊市《2010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城市中心,也是湖北省除武汉东湖开发区外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樊市面积96平方公里,城市规划面积29.4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襄樊高新区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高新技术工业园和汽车工业园,是我国汽车工业的聚集地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  相似文献   

9.
高轩 《中国高新区》2006,(12):66-69
初冬的襄樊依然绿意盎然。如果想寻找这座历史化名城最具活力和现代感的部分,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是首选。采访数日,襄樊高新区缤纷夺目的创新成果令记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于1988年正式批准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决定在北京中关村兴建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又明确把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开了我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序幕。20年来,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国家高新区)构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的布局,已成为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沿阵地。今天,国家高新区已形成“54+1”的新格局,正步入实施“二次创业”战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7,(4):F0004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宁波国家高新区)前身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7年1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东临宁波深水良港,直接杭甬高速公路,西靠宁波市区,北连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2.
园区     
《中国高新区》2011,(1):7-7
昌吉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2010年12月17日,昌吉国家高新区揭牌暨昌吉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仪式在昌吉市举行。揭牌仪式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张志宏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昆明高新区刚刚萌芽出土的时候,我就来到了高新区。高新区的前身是昆明市五华区组建的“昆明五华金鼎山开发区”,后改为“昆明五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更名为“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4.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8,(7):128-128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8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并报国家科技部批准,广州高新区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合署办公,为广州高新区新一轮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腾挪空间。  相似文献   

15.
王海国 《宁波经济》2009,(6):17-18,27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宁波国家高新区)前身是宁波市科技园区,始建于1999年7月。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年多的发展,宁波高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上升态势,即便是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宁波高新区所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宁波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海国有着对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加快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之我见范杰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珠海市西区金海岸的崛起,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珠海国家高新区是广东省四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1993年3月3日经国务院和国家科委批准,现已营运的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06,(1):82-83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在无锡高新区和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设立无锡新区。无锡新区下辖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出口加工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等多个专业科技园区。  相似文献   

19.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8,(6):128-128
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桂林国家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5月,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的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1997年6月,桂林国家高新区与七星区合并,  相似文献   

20.
理事名片     
《中国高新区》2008,(9):128-128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4家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云南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