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演变回顾世界货币史,不难发现各种货币制度,包括金本位、银本位、铜本位、金银复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基本上是围绕贵金属建立起来的。1625年瑞典政府实行铜本位;1717年英国建立了金本位。在19世纪初英国实行金本位制度,法国实行金银复本  相似文献   

2.
浅谈金融危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的成因不只是表面上的美国“次贷”问起,而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美国人曾引以为傲的杠杆投资:另一方面是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和从金本位向美元本位的转变.还有全球经济失衡的作用,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金子是黄金的俗称,具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它最为风光的是在历史长河中扮演过货币职能而熠熠闪光,即使在金本位崩塌的今天,黄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最终信用兑付作用.黄金在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经济而言,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在国家金融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有维护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盛世藏古董,乱世存黄金。"说的是黄金作为避险工具的功能,对于现代投资者来说,黄金是最后的避险货币,是抵御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甚至是战争的终极武器。可是在经历了今年4月中旬金价的惊魂暴跌后,黄金的身价江河日下,黄金还会是避险工具吗?当下,在传统的金本位观念绑架  相似文献   

5.
如果容我纂改一句名人名言,此刻我想说的是:黄金比信心更重要。最近一两个月以来,黄金价格以疯狂的速度一路攀升、屡创新高。这其中当然有投机、炒作、出离理性的成分,但在金价夺目的对衬下,以美元为轴心的货币世界之混乱、苍白、不能自洽的现状,也的确显露无遗。告别金本位久矣的世界,在信心下行的当口,这才又突然意识到黄金在货币体系中无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智  方晓萍 《活力》2011,(16):24-25
一、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一)汇率制度由单一走向多元在国际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所形成的货币制度是单一的.各国或是保持与黄金、或是保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而在牙买加体系下.汇率制度走向多元化。各国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本国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7.
资讯 焦点     
《中国企业家》2009,(18):28-29
太平字画,乱世黄金,金本位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之锚,1:35黄金成为美元背后的影子,投资品黄金在牛市和熊市间颠簸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经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在继续恶化之中.从中短期看,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的未来变化.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去全球化",如何把握和应对是一个大课题.中国需要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有利于发展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黄金的权杖     
刘纪鹏 《英才》2015,(4):102
美俄的博弈让中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认清金融新生态中黄金的重要战略地位。自牙买加体系确立后,黄金在法律层面已经彻底退出了国际货币体系,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却依然是活跃的金融投资品种,也是特殊的国家战略储备资产。对于黄金本身而言,天然的稀缺性和稳定性使得其自身具有一定价值,除商品属性外,黄金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曾长期被赋予货币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固有弊端日益暴露,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势在必行.国际货币制度难以回归到金本位和美元本位制,超主权货币将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但是现在其存在着一些问题.另外我们应该借鉴欧元区经验完善汇率体系,以实现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刘欢 《中外企业家》2009,(24):110-1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不稳定性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稳健发展的一大因素,此次由次贷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更是突显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各国各方特别是代表新兴国家的"金砖四国"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呼声不断,而深层次原因则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美籍德裔学者贡·弗兰克(Frank·G)写了一部叫做<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的书(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这部书于1999年获得了"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头奖".这是一部讲世界金融史的书,作者的观点是:在当今以美国为首的金本位经济时代之前,有一个"白银时代".历来,学界都以英国等欧洲国家为代表.而贡·弗兰克却认为,"白银时代"的中心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鉴于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一枝独秀,国内要求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因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鉴于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时期的一枝独秀,国内要求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但是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因经济政治条件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情况,走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王瀛 《英才》2012,(6):62-63
经济危机之后,回归制造业成了很多国家的共同课题。当欧美国家复归"再工业化",试图重振制造力时,中国却在资本逐利中迷失着"传统优势项目"。正像美国曾经的经历转变,从"工业化社会"过渡到"服务性经济",这种演变趋势是合乎规律的,但随之而来也不可避免的导致制造业走向"夕阳产业"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成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无锚"的信用货币体系。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为全球一体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突出,面临重构的艰巨任务。近年来,以比特币等为代表、以技术信用为支撑的数字货币异军突起,引起了市场和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关注。以数字货币为主体有助于克服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有望构建更为公平和更具效率的国际货币体系,也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石油价格的波动为国际原油价格以及经济金融的发展带来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这种现象的产生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研究这一问题。明确石油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石油价格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代石油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发现货币因素是影响国际石油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就20世纪以来石油计价货币的演变进行研究入手.重点分析石油计价的历史以及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危机的出现,后危机时代的思考,这些都明确提出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6月11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DRC学术  相似文献   

19.
黄娴 《企业导报》2010,(8):15-16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暴露诸多不足,亚洲各国意识到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但亚元区的建立面临重重困难。通过对亚洲三个经济平台中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探讨在亚洲内分区域实现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些年我国在政经经济等方面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币逐渐处于强势地位,很多地区渐渐实行以人民币作为通用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加之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全球经济灾难,人民又开始重新思考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仍然适用于新型全球经济体系,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又被重新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