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基于2003-2018年人口老龄化、住房支付能力和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量人口老龄化、住房支付能力与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老年抚养比促进了本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但是对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影响弱。少年抚养比和住房支付能力均促进了本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抑制了经济发展情况相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加入交互项后,老年抚养比改变了住房支付能力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作用,对本省、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少年抚养比强化了住房支付能力对本省、邻近省份的城镇居民住房消费促进作用。为此,应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平衡区域住房差异化消费。  相似文献   

2.
住房消费是居民消费支出和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表明,住房消费中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构成了住房消费的主体。我国传统的核算方法由于低估了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客观上低估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采用新的估计方法后,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有显著提高,但重估后的住房消费并没有显著提高消费占GDP的比例。中国消费率低下的问题不能归结为住房消费的系统性低估。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实现"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国家需要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应该享有政府为其提供的符合人格尊严的住房权利.按照联合国文件的精神,本文认为公民住房权的基本内容应该分为享有住房权、住房保障权、住房公平权和住房救济权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一、城镇居民住房的变化情况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市场日趋完善和活跃。近几年,城镇居民消费重点已从吃、穿、用向住、行和教育等方面转变,住房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例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关于健康文明消费模式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潜 《经济经纬》2006,(2):21-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既是小康社会的目标消费模式,又是规范消费运行的基本准则。作者从考察小康社会消费模式的角度,探讨健康文明消费模式的基本特点及促进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形成的关键,最后落实到宏观调控启动机制的分析,其中主要是阐述它与消费启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房改的不断深化,福利分房旧体制被废止,在以住房公积金为主渠道的住房货币化的引导下,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步入市场化轨道,贷款购房已成为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主要方式。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被确定为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住房公积金是住房货币化指导思想下建立的住房储蓄制度,该制度建立以来,为改善职工居住质量,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促进城市住房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吉林省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富裕型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城乡居民正步入新一轮消费周期。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正确分析全省城镇居民消费状况、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居民消费,对进一步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姝丽 《经济视角》2006,(11):37-38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贯彻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高。一、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十五”以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消费额占全省的85%。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94.7元,比2000年增加2773.87元,增长69%。城镇居民消费成为带动我省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取消福利分房、医疗及养老保险社会化和教育收费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人们的消费观念由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汽车、住房、教育、通信、旅游等方面的消费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城镇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水平、住房价格、人口因素、金融和税收政策等等。其中,收入和价格因素是构成影响居民住房需求诸多因素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应分析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从提高居民收入和稳定住房价格两个方面鼓励城镇居民进行住房消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