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雨可  邹红 《消费经济》2008,24(2):34-37
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中,社会流动的增强引致了新中间阶层的产生,也给居民消费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在社会的水平流动中,还是在垂直流动中,中国新中间阶层消费需求的变迁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变迁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育一个成熟而稳定的中间阶层是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特性、社会功能及制约因素作了客观、冷静的分析,力图对其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3.
丁文虎 《商场现代化》2004,17(22):118-1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和整体性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本文拟针对这一新的社会结构中新崛起的中间阶层的形成及其状况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中间阶层作为一个蕴涵巨大消费潜力的消费群体,日益成为市场中企业争夺的对象,只有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企业才能更好地争取到这个消费群体。本文提出了对中国新中间阶层的群体的界定函数,通过具体的变量来识别这一群体,并简要地提出了这个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轻奢侈+快时尚趋势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在他的论著里这样描述消费群体的变化: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M型社会创造了新贫阶级和新奢华主义:月薪不到五千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于2002年发布研究报告提出,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通过20多年的分化与流动,已经初步孕育形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结构。俞虹在该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组织、经济和文化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及资源的重要程度将十大社会阶层划分为强势集团、中间阶层和弱势群体三大块,本文将强势集团和中间阶层统称为“精英阶层”。  相似文献   

7.
吕晓丽 《连锁与特许》2013,(5):10-13,19
在我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阶层固化与两极分化的结合成为其显著特征。其深层原因在于社会流动性降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调控机制不健全等。社会分层结构应当是以中间阶层为纽带的橄榄型分布的理想状态。只有不断促进合理的阶层结构的形成,才能实现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华绮 《商场现代化》2006,(10):258-25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收入农业劳动者阶层规模过大、社会中间阶层规模太小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为“橄榄型”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实现这一转变的重点是增加非农收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和整体性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本文拟针对这一新的社会结构中新崛起的中间阶层的形成及其状况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以社会中间层大为特征的"橄榄型"社会结构.但是我国目前中产阶级的比例还太小,社会阶层结构是底层大的"洋葱型"结构,这样的社会阶层结构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我们要依据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自觉地创造形成社会中间阶层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不断扩大中产阶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在贫穷和富裕的两极之间,生活着数量上占优势的中间阶层。中间阶层的上部,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白领阶层”。进口的名牌衬衫和领带、一尘不染的发型、流利的国语和英语衬托出自信和庄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城市的这样的人被称为“白领”。他们通常具有高学历,穿梭往来于高...  相似文献   

12.
吴清华  李虹 《广告大观》2011,(12):47-49
2011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间富裕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内陆各城市迅速崛起发展,中国版Twitter——微博的出现和迅速普及等,这些新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三个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满足大众居民的“规模经济”到由高端精英群体拉动的“塔尖经济”,而现在则正在进入基于越来越庞大的中间阶层群体需求所产生的“品质经济”时代。 中间阶层消费特征一:注重时尚与品位,提倡品质消费 中间阶层大多数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经济实力开始增强,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犒劳自己,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品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歧视使农民工成为城市社会的制度性弱势群体。就业待遇公平关系到农民工能否逐渐走出弱势群体困境,向社会的中间阶层流动,关系到现代城市"纺锤形"的和谐社会结构形成。从就业机会、就业收入,就业权益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来分析进城农民工的就业待遇公平性的现象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经变成了10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和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2001年年底发布的成果。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该课题组组长、社科院社会学专家陆学艺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和企业家阶层。  相似文献   

16.
策划前言:"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1.5亿人口,贡献了全国近1/3的税收,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每年吸纳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这是目前中国官方对于这一阶层的描述。他们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现状怎样?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积极推进者,他们的形成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也许没有一个标准的画像可以为新阶层们所通用,但是,以下的特质描述应该是共同的:他们大都集中在非公有制领域,相当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吃苦耐劳,熟悉中国市场,善于捕捉机遇又精于跟进,勇于冒险又步履谨慎,富有民族责任感又是功利主义的追逐者。他们是成功演绎"知识=财富"的知本家,他们是从小磨坊、小店铺、小工厂一步步干出来的"资产新贵",他们是被称为"新中间阶层"的白领,他们是以律师、会计师、soho一族等为主的自由职业者。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富”阶层时刻变化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模式,形成产品、市场、促销、推广甚至是品牌的结构化力量。  相似文献   

19.
轻奢侈+快时尚趋势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在他的论著里这样描述消费群体的变化: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代表中国社会最基本结构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利益诉求的阶层,促进了农村社会系统的重构.这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阶层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农村阶层分化现状的基础上,以各阶层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利益诉求为切入点,提出了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