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主要存在两个分歧:一是盈余管理是否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包括非会计方法,如时间的安排和交易的构建等。纵览以往文献中出现过的有关盈余管理定义,按定义的主要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种: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很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本文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盈余管理的手段和盈余管理的利弊等方面,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提出的种种定义中谈及目的,都归结到是为了使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当然也是企业股东、董事、管理层经营的最终目的.对盈余管理运用方式的选择和判断.形成了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各种意见,总的可以分为良性和非良性两种认识.  相似文献   

5.
探析ST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证券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受到证监会退市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盈余管理概念出发,分析我国*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模式及其主要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6.
对盈余管理做出治理和规范首先要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和动机,然而盈余管理带来的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影响,其存在有客观性,对于过度不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限制是必要的。本文从契约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盈余管理的动机、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合理限制的必要性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盈余信息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盈余信息披露受盈余管理直接影响,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利用盈余管理调节会计盈余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了解盈余管理动因。通过对国内外盈余管理动因研究成果的大致梳理,总结出国内外盈余管理动因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盈余管理手段基础上,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可从经济学和会计学两方面分析,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契约关系的存在、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缺陷等.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利用关联交易、利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变更和利用会计处理的时间差等.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从完善会计准则、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在分析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和手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有关对策,以期为加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谦 《绿色财会》2014,(8):52-56
研究了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第四季度利用营业外收支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现无论前三季度是亏损的公司还是盈利的公司,都较为普遍地利用营业外收支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利用营业外收支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各异:前三季度亏损较小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扭亏,前三季度亏损较大公司主要是为了实现大洗澡;前三季度高盈利公司则是为了平滑利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最后提出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盈余管理的含义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含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经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盈余管理的计量问题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对现有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进行归总,并对各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计量效果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较以往更加完备,大大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能更加全面地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成了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制度与盈余管理两者相互交替,循环发展。不同的会计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企业盈余管理方式。本文就会计制度变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企业仍可从中找到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对于正确引导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具有重要想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经济活动中,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方面整理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体现了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融入世界经济都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出于各种目的可以对可操纵应计利润、真实盈余和现金流进行操纵,那么审计人员关注哪种风险对提高审计质量的边际影响最大呢?本文以2007-2011年沪深A股的千余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De Angelo对审计质量的定义,以审计意见除以盈余管理程度构建了审计质量的量化指标。我们发现审计人员关注可操纵应计利润、真实盈余和现金流操纵三类盈余管理行为对提高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同,关注现金流操纵对提高审计质量的边际效用更大;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并没有对现金利润盈余管理行为予以足够关注,因此审计人员应该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对几种常见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剖析,就盈余管理行为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盈余管理的目的,比较企业盈余管理的利弊关系,得出针对企业盈余管理应趋利避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