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总体情况2010年1~11月份,全省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高技术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98.72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产品实现增加值418.37亿元,同比增长29.8%,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0.35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新产品产值326.23亿元,同比增长26.3%,完成出口交货值472.97亿元,同比增长53.93%。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可实现900亿元,同比增长25%。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GDP总量二十分之一。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6614亿元.约拉动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现价总产值约占全国总量二十分之一。2004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现价总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52%,位居广东、江苏、上海、天津之后。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近一成.占工业总量三分之一。200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7.66亿元.同比增长17.7%。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显著.增加值占高新技术产业的三分之二。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超过高技术制造业。中关村科技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六分之一强。产业环境不断改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2007年1~3季度,全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5.4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12亿元,增加值43.7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50亿元,增加值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44%和27%.  相似文献   

4.
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主要成效 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战略部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经过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40亿元,同比增长3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  相似文献   

5.
2008年高技术产业发展回顾 2008年,高技术产业共实现总产值58322.03亿元,同比增长14.10%.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0%的增速.  相似文献   

6.
河北位于首都之畔,同时毗连天津,河北在这两大经济巨人的集聚效应作用下,不强反弱,位置尴尬,被戏称为“灯下黑”.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为河北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据河北省发展改革委高新技术处处长姚翠荣介绍,2011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暂无统计数据,其重点产业与高技术产业主要领域重合)实现增加值1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5%,同比增长23%,高于同期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531.8亿元,同比增长35.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9.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战略部署,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经过全省发展改革系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实现高技术产业产值1360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额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40亿元.同比增长30%,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2010年以来,河南省高技术产业运行情况良好。1月~11月份全省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比2009年同期提高1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2004年,我省高技术产业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放缓。2004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不含软件业.以下同)产值为56685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高技术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15%,拉动全省工业增长7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将超过7850亿元(现价)。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放缓。2004年前三季度,  相似文献   

10.
盘点2008年上半年工业经济,灵山县又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弧线:1至6月份,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5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19%和1621%。工业走强带动了财源稳健,上半年该县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实现收入30132亿元,同比增17.7%,占全年任务的57.95%;其中国税口收入8307万元,增长48.45%。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乘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劲东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紧紧围绕着加快“振兴”做好文章,一路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30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增速快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工业产业产值全年预计可实现195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一、总量态势 1.国民经济增速略有下降 初步核算,前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1季度同比增长7.4%,2季度增长7.5%,3季度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996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85787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96125亿元,增长7.9%。  相似文献   

14.
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高技术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含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研发产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43.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0%.  相似文献   

15.
长沙自2001年提出实施"兴工强市"战略以来,全市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今年,长沙工业经济进入了"提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保障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据长沙市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系列分析报告中显示,今年1-8月,长沙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342.50亿元,同比增长29.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6.33亿元,同比增长35.5%。由于工业的强劲拉动,1-8月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1.89亿元,同比增长42.25%,预计今年长沙地方财政收入和GDP总量将分别登上200亿元、2000亿元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白城市坚持以项目统领全局、带动投资、支撑发展、保障民生,重点构建"七大重点产业",为工业发展夯实基础,发展能量进一步积蓄。1月至9月,白城市实施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328个,完成投资32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6%和36.7%,全市实施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67个,同比增长41.5%;实施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6月,西北五省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72.7亿元,增长12.8%,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较2003年全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292.8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1485.32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实现1094.49亿元,增长10.8%.同时,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西北五省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33.8亿元,同比增长19.27%,较上年同期加快5.9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58%.上半年,西北五省区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方针政策,控制投资的过快增长,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明显.西北五省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势趋缓,存款继续增加,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我国通售业务总量完成9791.2亿元,同比增长34.9%,其中邮政566.4亿元,同比增长4.4%;电信9224.8亿元,同比增长37.4%,通信业务收入累计累计完成5725.5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邮政537.9亿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济源市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比2005年增长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4 5亿元,比2005年增长176%;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农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初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高技术技术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矿用机电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思路: 济源市产业发展思路是,以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重大项目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市场空间大、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高端产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创业投资     
《中国科技投资》2012,(14):11-12
内资企业成为拉动缝制机械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获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缝制机械行业226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中,167家内资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6.2亿元,占总产值的58.66%,同比增长26.15%;32家外商投资企业累计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