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性等问题,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为商业银行供应链线上平台建立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探索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平台的开发,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综合性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余额宝等一系列P2P产品的开发及热销,互联网金融被推到一个另一个高峰。在放松管制这个重要的推动力下,互联网平台和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被打通,并互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格局。本文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及推动力出发,从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优势分析,探究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所硌须解决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睿思 《现代商业》2023,(18):135-138
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一直存在着融资难、交易成本高等问题。较之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具有业务成本低、服务范围广、支付效率高等特点,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然而,由于对金融与互联网行业协同监管不足,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影响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靖 《商》2014,(44):188-188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和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界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实现模式及存在业态进行梳理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既包括传统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化,也包括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创新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一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互联网为交易渠道,为客户提供方便、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提高现有金融体系的效率;二是以中小企业和小微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创新多种金融新业态,解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戴辉 《现代商业》2022,(5):62-64
近年以来,由于整合电子商务和金融信息技术数据的巨大优势,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在传统金融服务管理模式上增加了许多创新性,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深刻影响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以及支付清结算等中间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业务逻辑存在缺陷,即...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缩短了与传统金融的距离,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具有非常丰富的融资服务功能。如何正确处理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服务的关系,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社会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今后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富阳农商银行在构建普惠金融模式中如何从机制理论创新、平台资源整合、产品科技创新、人才互助培养四方面做好精准服务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希望这些方法能够提供一点可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通讯技术,互联网金融能够反映出金融与互联网跨业融合。这种融合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通过构建不同的平台,将人们所需金融服务嵌入其中,使人们投资金融产品更方便快捷,并且满足了人们的金融需求,本文基于时代热点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创新,金融科技(FinTech)成为金融界与科技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动业务创新和经营转型,一大批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的新兴企业成功进入金融领域,拓展传统金融服务,甚至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形成一个新的金融科技产业。据此,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影响下,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金融科技的发展变革,提出了传统商业银行转创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和金融科技概念的引入,在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服务群体的硬性需求下,大数据金融应运而生。大数据金融新型模式不仅为互联网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资源,而且为各个平台型、供应链型中小型企业和用户提供了全新的融资环境。大数据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我国大数据金融发展应该科学部署战略平台,以顾客为中心以及加强产品创新,注重客户体验。  相似文献   

11.
运行结果表明:平台实现了金融服务升级运行,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性地服务了企业生产经营及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改善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这种创新业务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结合产业运作的特点,有效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难问题,将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高度结合,实现信息效益、产业效益和金融效益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其在资金管理领域的应用模式主要有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以“人人贷”、“众筹融资”为代表的网络筹资平台,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产品等。企业应当从促进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由职能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创新资金管理模式、加强资金风险管理等方面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资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为客户提供中小企业贷款、银行贷款,搭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服务桥梁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成功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市场结构及企业战略、机遇、政府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比传统金融服务的优势,并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详细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优势,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竞争优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金融的异军突起,众多电商企业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大举进入传统金融服务的领地并逐渐形成与传统银行服务相抗衡的态势.因此,正确引领电商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助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协同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制度改革以及金融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为此,要激励非金融机构介入金融创新,强化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监管并处理好金融机构的网银业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以技术输出为核心,快速改变着我国金融服务形态,极大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和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在大力倡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我国区域金融的结构也在优化调整。本文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作为切入点,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地区间差异,进而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区域金融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13年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崛起,互联网金融成为了金融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代表,京东金融的业务涉及支付、借贷、股权众筹、基金、保险、信托和消费金融等范畴,并且成功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和众筹上独树一帜。本文结合"京东贷"融资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并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京东贷"金融产品,为B端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以金融机构线上平台、P2P、第三方支付等服务形式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涵义的分析与梳理,深入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及原因,并针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出现并成为金融行业的中坚力量。互联网金融推动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行业的弊端逐渐显现,互联网金融在证券、银行、保险等各个领域都影响着传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文章主要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出发,浅析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商》2015,(4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涉足网络金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形式,改变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业务形式、服务范围、服务群体,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结合当下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概况,对网络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网络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有助于为我国金融脱媒以及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加快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为研究对象,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构建适应金融产品创新的要素组合模型,探索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产品创新路径,为我国商业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