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伟 《理财》2005,(12):31-33
《哈佛商业评论》说:“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倾听!”比尔·盖茨说:“除了彼得·德鲁克的书以外,还有哪些书可以看呢?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张瑞敏说:“我也成了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著作。读他的书是一种享受,因为常常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相似文献   

2.
比尔·盖茨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单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对他而言,创业是他人生的旅途,财富是他价值量化的标尺。“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这就是他对金钱最真实的看法。比尔·盖茨很少关心钱的问题,也不在意自己股票的涨跌。钱既不会改变他的生活,也不会使他从工作上分心。他经常会告诉那些向他求经的朋友:“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钱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简直毫无意义。”他非常讨厌那些喜欢用钱摆阔气的人。在生活中,比尔·盖茨也从不用钱来摆阔,始终遵循他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     
1996年,春暖还寒之际,一本中译名为《未来之路》的书悄然登上北京大书店的书架和遍布首都街头胡同的书摊,神差鬼使般地跻身于中国书市的畅销书之列。于是,它的作者比尔·盖茨,印在了国人的脑海里。与此同时,另一本名为《比尔·盖茨传》的书,也正在许多报刊上被书评家们热炒着。正是“京城争说‘未来路’,谁人不知盖茨名”。比尔·盖茨,29岁时被誉为天才电脑神童,乃世界电脑业巨擘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裁也。他的蓝色 Microsoft Windows 标志  相似文献   

4.
2000年早春,说全世界都在屏声息气地盯着美国的“微软”案,心惊胆颤地盯着比尔·盖茨的脸色,那是一点都不夸大其词的。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01,(6):70
去年曾多次突破在线购物网站并大肆窃取他人信用卡资料的威尔士电脑黑客拉菲尔·格雷目前正在等候法庭对他的裁决。他的受害者当中不仅包括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甚至还包括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政治评论家兼革新党候选人帕特里克(帕特)·布坎南。 格雷是从位于纽约州布法罗市的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6.
张业 《中国外资》2003,(7):24-25
<正>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责任及其它(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成为一种微软文化的核心,象基石一样让微软王国在IT世界傲视群雄。  相似文献   

7.
今天在美国,首富者已不是石油、钢铁或汽车大王,而是39岁的“软件大王”比尔·盖茨。盖茨目前拥有近9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列为美国首富。 年近不惑的盖茨出身于西海岸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一个殷实之家。其父是一家公司的律师。盖茨自小资质聪颖,6岁时,父母带他去参观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的21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他着了迷。长大后,他被父母送  相似文献   

8.
王禹 《理财》2001,(11)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资产,除了总值达765亿美元的微软公司股票之外,其余的都放到了他的个人户头和两大基金上,这部分资产价值约为115亿美元,虽然这只占盖茨财富的一小部分,但是在一般人看来却无异于天文数字。据报道,由于盖茨敛财的速度快得惊人——据说仅用13年就积累了如此庞大的资产(美国的传媒就常常不由自主地将他神化)。然而,他究竟有什么投资秘方?美国《财富》杂志在采访了盖茨的投资经理曼克尔·拉逊后披露,实际上这位世界首富在投资方式上并无新招,而只是如同一般美国人一样,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比尔·盖茨…  相似文献   

9.
颜志敏 《理财》2005,(4):91-91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他仅用了13年时间就积累了富可敌国的雄厚资本,美国传媒常常不由自主地将他神化。那么,盖茨究竟有什么投资秘诀,他又是如何打理这份巨额资产的呢?  相似文献   

10.
美国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1997年拥有个人资产510亿美元,他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财富比传统的汽车大王、石油大王、钢铁大王和金融寡头在200年时间里创造的家庭财富还多,目前这类家庭财富一般在200亿美元左右。微软公司成立时,比尔·盖茨正好20岁。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够在二十多年里创造出如此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甘为天下后     
章小琴 《深交所》2007,(4):48-49
1999年,比尔·盖茨来到中国,与中国企业家畅谈“维纳斯计划”.提出了“机顶盒”概念。很快,全国各地再现了好多种机顶盒产品。那些生产机顶盒的企业确实反应迅速。在竞争对手还在观望时,推出了全新的产品.他们满以为可以赢得市场先机,赚得可观的利润.结果却事与愿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理财》2009,(3)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CEO史蒂夫&#183;鲍尔默月初在美国众议院民主党的一次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中透露,比尔&#183;盖茨创业早期也曾为给员工发工资犯过愁。鲍尔默说,自己刚开始加入微软时,曾跟盖茨住在一起,因为“我们没有让员工住酒店的预算,每次无论我坐在哪里,在哪个角落,例如在沙发和桌子的犄角旮旯里,总能找到一些黄色小宇条,上面满是比尔的字迹,写着很多人名、公司名和数字”。  相似文献   

13.
12年来,“世界首富”这个称号一直由一个人垄断——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183;盖茨。近来微软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从2008年7月开始,公司董事长比尔&;#183;盖茨将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这一消息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14.
一切与飞机相关的话题都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12月17日。1903年的这一天,莱特兄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成功地完成了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第一次试飞。但是从商业的眼光去看,莱特兄弟并不让人羡慕,因为他们并没有由于他们的先进发明而赚大钱,甚至于想在航空工业中混口饭吃,都被认为是难上加难。 的确,正如法国议会1977年年度报告中所说,“比起其他任何领域,天空更是一个各国激烈竞争的地方;在这场战争中,每个国家都将使出浑身解数”。 一个名叫威廉·波音的美国人首先在1916年发难,他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飞机,2002年这家公司的营业额达到了541亿。美国人的创新与冒险精神,在波音公司身上暴露无遗。在被权威媒体评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十大首席执行官中,波音公司的比尔·艾伦位居第二。据说在一次波音公司的董事会上,一位董事说:如果747飞机过大,市场不能接受,波音应该停顿下来。比尔·艾伦脸色突然一沉:“停下来?如果波音飞机公司已经宣称将建造这种飞机,即使需要投入整个公司的资源,我们也要建造这种飞机。” 本文所关注的,是近期波音公司如何在中国市场上披荆斩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我们的虹膜识别产品将研发成熟,拿出来的话就是世界一流。大家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虹膜识别技术,中国人一样可以运用自如。”王阳生博士说。王是中科膜识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同时也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 作为中国虹膜技术的研究元老之个,王说起虹膜技术如数家珍。“比尔·盖茨曾做过断言,利用人  相似文献   

16.
姚日来 《理财》2007,(1):93-93
有一种学问叫“买西瓜学”。老板对伙计说:“一出门,往西走,第一道桥那里,有个卖西瓜的,你给我买两斤西瓜。”伙计一出门,往西走,没有看见桥,也没有看见卖西瓜的,于是就空着手回来了。老板骂他:“混蛋,简直没有脑子”伙计说:“西边真的没有卖西瓜的,东边倒是有一个。”老板问他  相似文献   

17.
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人,一直未受到重用,感觉非常痛苦。有一天,他问上帝:“命运为什么不肯给我幸福?”上帝沉默不语,把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扔到乱石堆中:“你去找回我刚扔掉的那颗小石子吧。”这个人翻遍了乱石堆,也没有找到那颗小石子。之后,上帝又把一枚金戒指扔到乱石堆中,让他再去找。  相似文献   

18.
“那是一只倾听的耳朵,兼听则明,海纳百川;那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网格,信息时代,走在前沿……”这是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一段寄语。在2005年10月22日东城区城市管理新模式运行一周年之际重温这段话,其含义显得如此隽永。 运用最先进的科技设备,采用美国大兵式的精确打击,将城市管理武装到井盖,由北京市东城区政府独立开发用于城市管理的“万米网格化管理系统”,被微软老板比尔·盖茨在国际上公开盛赞,称其为是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一项“世界级案例”;其城管模式不仅被北京市作为样板推广,而且被建设部定为全国试点标准。  相似文献   

19.
周洪林 《理财》2005,(11):29-29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是十九世纪美国三大富翁之一。他一 生至少赚进了几十亿美元,但他平时 花钱却十分节俭。 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共汽车回 家,缺少一毛零钱,就向他的秘书借, 并说:“你一定提醒我还,免得我忘 了。”秘书说:“请别介意,一毛钱算 不了什么。”洛克菲勒听了正色道: “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块钱存  相似文献   

20.
自从比尔·盖茨在90年代后期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恐龙”以来,人们十分关注传统银行的未来。经过这两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现在全世界的纯网络银行(Internet OnlyBank)都在面临着衰退的危险,而传统银行实施了“网上、网下业务兼营”的战略,生意盎然。于是更多的专家开始认为盖茨的预言只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经与传统银行对比,纯网络银行的弱点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