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具有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以及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等特点。德国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范围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以及抗风险优势等方面;其潜在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投机风险以及传导风险。德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保障。我国银行业实行全能银行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德国银行实行的是全能银行制,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不受限制。从目前德国银行发展的趋势看,投资银行业务在银行经营体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相应地,投资银行业务内部审计成为德国银行内部监管的一个重点,德国投资银行内部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国银行业体系高度健全、金融创新无时不在。健全而成熟的货币金融体系,对德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德国的商业银行实行全能银行制度,提供一切类型的金融业务和银行服务,吸收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并以储蓄债券和银行债券形式接受长期资金。提供短期、中长期贷款。它们在资本市场上也极为活跃,从事有价证券自营、中介和代理业务等,还参与或控制工业股份,以商业银行为核心形成商业银行财团。德国全能银行体系便于低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分散银行风险,增强银行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之后 ,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经营外汇业务 ,同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 ;五年之后 ,外资银行将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 ,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将取消。在金融市场向外资银行开放后 ,国有商业银行将丧失其传统垄断地位 ,外资银行凭藉完备的全能银行优势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客户争夺战。对此 ,我国银行业将如何来应对 ,显然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全能型银行体制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潮流纵观世界各国的金融制度可以分为两种 :全能银行制和专业银行制。全能银行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投…  相似文献   

5.
冯晶  何宝 《证券市场导报》2008,(12):11-14,50
本文从近年欧美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入手,认为竞争加剧、过度涉足买方业务导致投资银行风险不断积累。金融危机爆发后,资产价格泡沫突然破灭和流动性危机,注定了投资银行巨大危机的必然结局。以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为背景,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的差异,讨论了全能银行的利弊争论和实践情况,并提出“投资银行模式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回归中介业务为核心、适度参与买方业务”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全能银行论     
<全能银行论>是发表于[美]<经济暸望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4年夏第3期(卷8)的一篇综述性文章.作者乔治·J·本斯通(George J·Benston)是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艾默瑞(Emory)大学金融、会计与经济学教授,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跟踪研究全能银行问题,并对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和1929-1933年大危机之前、之中的美国全能银行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认为,限制银行业从事证券业务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对全能银行在大危机中"负面"作用和表现的历史误解,也是证券行业因既得利益和自身无能而推行行业垄断的结果.在考察了全能银行与金融稳定性、经济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经济与政治权力的集中度、消费者选择及利益冲突等六大问题后,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全能银行利大于弊,美国应实行全能银行制.因而,本文对1999年11月起美国推行的全能银行制,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推动作用.对探究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着重对德国银行业全能银行制度、银行主导金融市场融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盈利能力下降,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郭福春 《金融博览》2006,(11):26-26
外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考察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普遍比较广泛。商业银行在证券、保险、房地产以及非金融公司等方面一般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类: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日英的母银行模式以及美国的控股公司模式。全能银行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银行以自己的账户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部门作为内部附属机构而存在,没有独立的权力,且各业务之间联系紧密,整个体系为一级法人体系。全能银行型模式在业务经营方面最具开放性和自由性,是最彻底的混业经营。该模式可以使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9.
一、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所谓混业(合业)经营制度,又称综合化业务制度,以德国全能银行制度为典型代表.在该制度安排下,金融业务没有明显的界分,银行可以提供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多项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一国(地区)的金融组织体系主要由全能金融机构组成.根据法律及制度,我国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管理制度.但随着加入WTO,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开展业务活动,这将对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管理制度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业前瞻性研究: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报告集(2005)》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编本书共收录了三篇报告。《监管与市场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一文指出,商业银行有采取全能银行和母子银行两种内部化经营模式来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方式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一般都取决于一国金融制度及其所决定的金融市场特征,比如:德日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及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是由各自的全能银行制度和主银行制度决定的;英美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消极作用也是由其金融制度决定的。因此,通过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若干启示,可以给中国金融制度改革以及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以有效的政策建议。国外实践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实践看,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剖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缺陷,找出2008年美国投资银行危机及其转型的深刻原因。分析结果显示,融资模式的缺陷、过度依赖高风险业务是美国投资银行危机的内因,而外部监管漏洞放任了投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投资银行危机的重要外因。投资银行危机促使美国主要独立投资银行转型为全能银行经营模式,这是美国银行业发展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危机仅仅是投资银行转型的诱因,全能银行经营模式的相对优势是美国独立投资银行转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 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都已发展成为集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及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于一身的全能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包含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大超市”。  相似文献   

14.
美国康博软件公司在上海浦东招商大厦举办“21世纪的银行”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20余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的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杨辉生博士向与会代表阐述了21世纪的银行理念:21世纪的银行是以全球化的经营策略的网络银行,以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混合、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业务混合、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混合的混业经营模式经营的电子银行,技术革命在商业银行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21  相似文献   

15.
面对银行业的全面开放.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稳步推进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实施,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以优化收益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及培育核心竞争力。近几年,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成立投资银行部门,国内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是智力密集型的业务,商业银行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和培养优秀的员工队伍,投行业务对现有商业银行业务及客户的依赖,也提高了传统业务人员对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价值,因此,商业银行为发展投行业务必须实施内部人力资源转型。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银行保险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业务模式。按照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融合程度的不同,从低到高可以将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依次区分为普通代理关系、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以及金融集团四种。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17.
投资银行:概念、业务和前景上海财经大学包晓林一、投资银行的概念在西方国家,尤其是80年代政府日渐放松金融管制以来,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出现了由分向合的变化趋势。在此时,商业银行已不再是仅仅经营传统存贷业务的银行,而是发展成了既能从事货币市场业务又能参于...  相似文献   

18.
投资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业中最具活力、利润最丰的行业之一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和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无论是曾实行严格分业管理的美、日银行业 ,还是实行全能银行制的欧洲银行业都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将触角伸向这一诱人的领域。我国加入WTO之后 ,外资银行与我们竞争的焦点就是服务。合理运用投资银行手段 ,加快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建设 ,尽快缩短差距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投资银行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是指其传统、本源业务 ,即证券承销业务 ,包括证券市场上的发行与承销和二级市场上的经纪业务…  相似文献   

19.
启事     
《城市金融论坛》2007,12(9):F0002-F0002
通常,人们习惯于从渠道合作、产品合作、业务整合乃至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深层次的资本合作的视角来看待银行保险,在近期的《国际金融研究》上,郭金龙、石晓军、郑海涛发表文章认为,从这样一个浅层次的视角难以看到中国的银行保险的战略意义。该文认为,银行保险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的战略转型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创新。银行保险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监管当局对银行、保险公司的监管压力、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谈判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分业经营体制下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的挑战。本文从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美国银行监管法规变迁历史入手,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范围及今后可能的拓展空间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重点业务的选择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构筑以财富管理、政府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以及项目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组织安排等与银行债务融资业务关联性较高的业务为主打产品的投资银行业务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