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公司是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体。公司的各相关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原有的以"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已不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因此,现代公司需建立一个由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共同治理机制,谋求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财务理论里面,传统的观念将股东置于企业中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外加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的指导,公司财务治理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只有通过共同协商多边谈判来实现,加强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的合作,达到均衡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收入。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方式,以促进利益相关者有效地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现行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局限性.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符合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济环境——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要求,在共向治理的基础之上,满足利益相关者平等要求。在共同治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应为经济责任最大化、财务责任社会化以及维护利益目标,即体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泥行业龙头企业-山东山水水泥集团(简称山水集团)于近期上演了一场控制权逐鹿战,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本文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剖析了山水集团股东冲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责任的文献;其次,对山水集团发生股东冲突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对于协调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不再是股东的私有物品,转而成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并共同治理的价值创造体。在此情况下,现有财务分析体系能否满足各利益相关者财务分析目标值得探讨。经过整理分析可以发现,现行财务分析体系有很多,但主要是基于单边治理的,并忽略了企业员工、社会公众等弱势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时对财务分析提供信息的要求,而且这些分析体系之间联系并不紧密,这无疑不利于实现共同治理,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因此,构建基于共同治理视角的综合性财务分析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郑真 《商》2012,(5):138-139
一、企业的财务目标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前提,财务决策正是依照企业财务目标做出的,及之后的落实与考核都是根据财务目标来做的。在财务理论发展进程中,提出过众多的财务目标理论,先后主要包括"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笔者认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应该是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主流的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其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难以被复制的,围绕关键性资源而形成的专用性投资网络",其目标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整体价值最大化。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基本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责任理论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决策的准绳、财务行为的依据和理财绩效的考核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中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本文从社会责任理论角度,指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合理融合,并以"进步的价值最大化"来指导企业的财务行为.  相似文献   

9.
肖丽 《商业会计》2012,(18):68-69
综观中外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其共同的观点是财务管理的目标研究与实践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观点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本文在对主要观点总结、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魏筱雨  么娆 《商业科技》2014,(32):229-230
本文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财务治理理论进行研究。它阐述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治理的基本内容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包括财务治理的本质、财务治理的结构、财务治理的主客体、财务治理的目标、利益相关者的基本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等等。财务治理的本质是财权配置,本文还论述了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的相关内容,也明确指出了二者结合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论述上述内容,以期研究出完善的财务治理措施,这包括:财务决策、激励、约束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合约的集合体,财务治理是对企业财权的合理配置,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本文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 讨论了企业财权的分层治理管理结构,以及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合约的集合体,财务治理是对企业财权的合理配置,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本文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讨论了企业财权的分层治理管理结构,以及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一、美国公司财务和治理机制的发展 (一)经理人员控制权模式(20世纪60-70年代) 此阶段美国基本上处于经理人员控制权主导模式,公司多数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以企业为中心,重视发展"企业家族"的机会.高层管理者认为公司的股东只是利益必须被满足的几个重要利益相关者中的一部分,因此管理目标不是最大化股东价值,而是在股东利益和雇员、供应商和当地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资本内容的泛化,即资本从传统财务资本泛化为包括财务资本、知识资本、生态资本在内的广义资本,企业的价值创造也从传统的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嬗变为强调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念下,企业的价值创造是财务资本、知识资本及生态资本价值创造的耦合.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合约的集合体,财务治理是对企业财权的合理配置,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本文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讨论了企业财权的分层治理管理结构,以及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符合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全面性和合理性。而企业价值难以衡量,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财务管理实践之间出现断层。“财务中心论”和“营销中心论”都无法主导并带动企业全面科学管理,以“财务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协调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执行目标是对财务管理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实践的结合。财务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协调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探讨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四大财务目标的优点和各自的不完善之处。在强调财务目标重要性的同时,对目前已有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并做了笔者自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权制度来分析企业的本质,以及企业的本质与财务治理的关系,认为公司财务治理研究应从利益相关者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因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财权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19.
林钟高  郑军  彭琳 《财贸研究》2008,19(1):127-133
在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局限性一直是与其目标实现相关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内部控制要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着眼于其他途径,朝着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另辟蹊径,沿着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引入时间参数,构建基于企业全体资源要素投入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各主体的特定利益,协调各主体的价值取向,促进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彭琳 《北方经贸》2012,(5):113-114
现代企业已由单边治理模式逐渐转为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时,也需要考虑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均衡。本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析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框架,提出了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