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精准扶贫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系统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精准,让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落地,统计调查和分析方法的应用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邳州市聚焦扶贫领域重点部位、关键环节,从"精准导向、创新机制、惠民举措、改造环境、强化重点"五个方面狠抓措施落实,全力打造出具有邳州特色的扶贫之路。"一个精准导向",扶贫扶到关键处。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精准。目前全市4.4万余建档立卡户大多向"病老孤残灾"类型集聚,要实现整体脱贫,就要重点靶向问诊此类低收入农户,真正将帮扶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一是精准确定帮扶对象,强化"阳光扶贫"监管平台应用。严格按照建  相似文献   

3.
正由输入式物质扶贫到造血式智力扶贫。精准扶贫在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重在"人扶"而非"物扶"。基于精准扶贫的"人扶"内涵,则要求突破物质精准扶贫主导地位,实现由物质扶贫向人的扶贫转变,将其定位于适龄社会劳动力的"智力扶贫""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和"志力扶贫"。首先,精准扶贫重在扶"智"。智力扶贫主要面向农村地区,扶贫对象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主要是青年劳动力,通过帮助他们就学、就业来促进其家庭  相似文献   

4.
正成武县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探索推广了以"渔民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充分发挥渔民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渔民合作社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以观赏鱼、鲟鱼、甲鱼为养殖品种在贫困户中开展渔业精准扶贫工作。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不断推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凸显,将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成为必然趋势。以"众扶桥"公共信息平台(即"众扶桥"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了目前新媒体应用于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笔者到外地走亲戚,闻听当地老百姓对精准扶贫工作颇有微词。细问之下,原来该地在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中存在少数村组干部总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模糊公私界限,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利、优亲厚友等问题。这种慷国家惠民资金之慨,让扶贫成"扶亲"的做法,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滋生腐败,值得警惕。精准扶贫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其前提是精准识别。由于我国农村的宗族观念比较浓厚,尤其是在偏远贫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分公司党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聚焦脱贫攻坚"六个精准",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开展"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工作,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搭把手"活动、推行"三带、六扶"帮扶模式和搭建产业富民平台,实施多项帮扶并进,在精准扶贫上定准位,在精准脱贫上聚好力,向脱贫目标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坚行动,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在致富路上掉队。  相似文献   

8.
2015年以来,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力全程全行投入脱贫攻坚。五年来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513亿元,2020年末扶贫贷款余额达924亿元,均居全省金融同业首位。连续荣获金融支持湖北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先进单位和定点扶贫先进派出单位等荣誉称号,在省政府脱贫攻坚考核中获得"好"的评价,有力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是当前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项目,嘉荫农场在扶贫工作中,做到底数清楚,责任目标明确,采取有效办法和措施,精准对焦,精准扶贫,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从密切协作,摸清底数,精准对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精准对接;具体措施三方面阐述了农场扶贫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靖江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投入,创新举措,攻坚克难,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坚持动态管理,狠抓精准识别。坚持精准帮扶导向,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一是认真开展数据清洗。根据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了人员查漏补缺和身份证号码修正工作,实际建档立卡低收入户4942户、11096人,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以来,农发行江苏省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建机制,创模式,抓行动,五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150亿元,带动和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万余人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先后荣获江苏省精准扶贫突出贡献单位、金融创新奖等,谱写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模范作用的江苏篇章。一、构建"四项机制",全行全力全程扶贫。一是强化党建统领机制,将服务脱贫攻坚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省市县三级书记"抓扶贫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扶贫工作就要坚持精准扶贫战略布局。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需要从精准识别出发,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从精准帮扶出发,切实强化社会合力;从精准管理出发,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从精准考核出发,切实落实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积极调整精准扶贫思路,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的五个精准为抓手,紧紧瞄准扶贫对象,广泛开展增收活动、致富项目,精准发力突破重点难点,在不增加贫困户的基础上,稳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建成"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小康农场。  相似文献   

14.
<正>农发行支持生态扶贫工作应采取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创新信贷产品,开展银政合作,加强东西部协作,拓宽投资渠道,强化科学管理等六方面举措,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从而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生态脱贫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农发行支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要领域之一。以生态扶贫带动精准脱贫,可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文  相似文献   

15.
到2020年底,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了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监督工作意在监督扶贫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不仅是检验"真扶贫"和"扶真贫"的重要机制,也是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从能力视角出发,将"可持续生计"作为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评估的标准,将其解析为发展能力、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三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以及26个四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本课题组在陕西省70个县(区)实地调研数据,本文运用TOPSIS对贫困户可持续生计进行量化并从贫困户整体和类型出发,运用方差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第一,贫困户可持续生计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且一般贫困户、低保户和五保户可持续生计水平依次降低,体现了精准扶贫中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第二,精准扶贫对于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但对经济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第三,不同的精准扶贫措施对于不同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作用不同,扶贫搬迁对不同类型贫困户提升可持续生计均不显著;第四,精准扶贫参与度对于可持续生计的提升不显著,却显著提高了不同类型贫困户的社交能力。最后提出了增强贫困户可持续生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苏州南环桥市场作为全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扶贫联合体发起单位,在保障城市农产品供应同时,以产业对接、精准扶贫为己任,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对接、指导种植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通过产地调研提高扶贫精准度近年来,南环桥市场深入产地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当地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资源优势等真实情况,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制定精准扶贫项目和措施,多方合作,做到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促使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坚实有力,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是对扶贫理论的新发展。精准扶贫的精髓是怎样做到精准。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性、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盐城市通过组织开展"牵手致富"结对帮户、市县领导挂钩帮村、行业部门联动帮扶、"三清三实三帮"大走访等活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阳光扶贫"等创新举措,全力打造具有江苏沿海特色的"四位一体"扶贫之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主要体现在"六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准确把脉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法]通过构建产业精准扶贫评价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产业精准扶贫关键环节选取关键指标;确定指标及其权重,建立评价模型;按照模型计算得到产业精准扶贫综合评价分值。[结果](1)从综合得分看,重庆市丰都县综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调查县;(2)从产业选择精准看,农业增加值指标位列前茅的县中有些综合得分却不高,存在"扶农不扶贫""产业不带贫"现象;(3)从经营方式精准看,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指标位列前茅的县综合得分也位列前茅,是产业精准扶贫的关键节点;(4)从支持方式精准看,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指标权重对产业精准扶贫影响最大,变"输血"为"造血"的支持方式成效日显;(5)从贫困人口受益精致看,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情况直接反映产业扶贫效果,但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下存在不稳定性,应综合其他指标进行评价。[结论]为产业精准扶贫评价工作提供了方法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