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单元,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其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薇 《天津经济》2004,(10):37-4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五统筹”观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努力把握发展客观规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对于指导经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工作》2004,(2):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提出  相似文献   

5.
刘学侠 《中国招标》2004,(11M):10-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加强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这表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当前关键就是要在实践中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观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位居科学发展观之首。马克思主义认为,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观和改革观,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理念。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深刻理解和把握好“五个统筹”的新理念,对于探索新时期扶贫开发新路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乡镇》2005,(1):91-94
一、创新发展模式的现实意义 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人以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补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其关键是把握好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0.
坚持城乡统筹 促进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九亿农民奔小康的核心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解决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本文在把握城乡统筹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工业化、城镇化为根本途径,市场机制为基本手段,党和政府为统筹主体”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构建收入分配、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五大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科学发展观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弘 《开放潮》2006,(4):39-4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何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总部经济理论正是基于区域不均衡发展基础上,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寻求区域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实现区域之间合理的产业和功能分工,从务实的角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思路。总部经济既是对信息网络下出现的“总部——生产基地分离”这一新经济形态的概括和提升,同时也是区域间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波 《广西经济》2004,(9):14-1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思想,赋予了可持续发展崭新的内涵,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制度能力建设的重点任务应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高博 《山区经济》2005,(4):44-45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这“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首位。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解决农民收人相对低下,特别是贫困人口收入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重庆经济》2008,(2):18-2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五个统筹”。各省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城乡发展,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定军 《特区经济》2005,(3):294-29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我国政府总结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在邓小平的“先富论”基础上,面对国内的新形势提出的对我国长远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结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之前我们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是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杜深华 《当代陕西》2009,(11):28-29
通过建立覆盖城乡“新社保”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陵统筹城乡发展“破题”。  相似文献   

19.
柴英 《宁波经济》2004,(12):30-32
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统筹城乡妇女发展是新时期妇女发展和妇联工作的必然选择。必须立足于提高素质和促进妇女发展,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良好氛围,构筑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共同进步的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角度解读统筹兼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通讯》2008,(4):48-49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党的十七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了统筹兼顾思想的内涵、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