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某一实际工程提出了基础隔震设计方,建立了隔震结构的时程分析计算模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层的层间位移、加速度等地震反应,然后与该结构不隔震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该结构采用基础隔震可以显著地降低地震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指出了新型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详细地阐述了隔震和减震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以及目前常用的隔震、减震装置,以推广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3.
薛世智 《市场周刊》2020,(20):0169-0169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非常多,每一种装置和方法都是工程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通常为了达到更好的抗震防震效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相关抗震措施一般是混合使用,但是建筑结构设计最常用的技术还是隔震技术。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隔震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对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地震不仅会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影响,而且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隔震减震,避免震害是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任务,隔震减震在现代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的问题与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隔震与耗能减震技术的发展,隔震与耗能减震技术已经从研究领域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己经正式编入了关于耗能减震的条文。橡胶支座隔震结构以其安全、稳定和经济的特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隔震技术。主要探讨民用建筑抗震施工构造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理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概述了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方法,然后分析了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沥青路面层问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这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分析介绍了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及工程应用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实际建筑结构的隔震及减震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桥梁在其中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桥梁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该技术是桥梁抗震的重要条件,在地震发生时,其可以减少桥梁受到的损害,甚至可以避免桥梁受到损害。为此,就针对减隔震设计的原理、配备的设置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理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概述了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和方法,然后分析了沥青路面层间状态的影响因素,最后探讨了沥青路面层间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3GPP协议出发,分析了近年来LTE系统中提出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消息传输过 程中消息数据及控制信息的交互,设计定义层间接口原语及参数描述,提出一种在层间进行 通信的优化方案,简化了当前系统设计中的接口原语量,并给出了相应设计的消息序列图。 采用该方案能有效简化系统实现复杂度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隔震技术作为工程设计领域的新兴学科,具体涉及结构振动理论、综合控制理论、新材料科学技术等国际先进技术。隔震技术往往采用系列隔离与控制措施.减轻或抑制受到地震作用的建筑物结构的动力反应,进而实现结构抵抗外界的振动能力的提高。同时实现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提高。文章着重介绍既有框架结构加固方面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期实现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BP网络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存在一个问题是,不能合理地设计隐层结构。针对这个问题,介绍了用来优化设计隐层结构的可行方法,探讨各自的优势互补与不足,从而探讨了的隐层结构设计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3.
模态分析技术是用于对机械系统、土建结构、桥梁等工程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的现代化方法和手段.模态分析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及预报和结构动力特性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论文通过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8.0对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的简化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计算风扇叶片模型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模态分析可以降低风扇叶片的设计成本。缩短设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介绍了C/S模式的三层结构以及三层结构是如何实现系统的访问管理的,还对SQL数据库应用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基于C/S模式的SQL数据库应用技术在某石油公司油库自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数据库中表的建立,数据还原与备分技术的应用,数据的保密传输实现以及客户端如何对数据库进行访问。  相似文献   

15.
组合隔震支座的力学模型一般可以简化为双线性模型。通过对组合隔震支座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分析组合隔震体系的力学模型和刚度特性。,其恢复力模型为双线性模型。骨架曲线均表现了双线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频率响应屏蔽(FRM)技术在采样率变换技术中的应用,分析了FRM的简化结构——内插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将此滤波器应用于采样率变换中,并结合多相滤波思想提出了一种高效的FRM采样率变换结构,此结构能极大降低采样率变换实现复杂度。最后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此结构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多层Web体系结构普遍存在可重用程度低、维护工作繁琐、程序应变能力较弱等不足。因此,在开发web应用系统的过程中,提高开发效率,合理选取技术进行分层设计、框架搭建,充分发挥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就尤为重要。对基于J2EE五层体系结构的Web开发框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Struts框架的J2EE架构中实现对象持久性的局限性;在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之间设计了多源数据访问组件,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异构数据库的统一访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庄的工作原理及其力学特性,双曲面球型;成隔震支座减隔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参数为滑动球面的摩擦系数和两个球面的球心距。为了研究各参数对支座减隔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5跨连续梁桥模型的计算分析,得出在不同参数组合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讨论了各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对工程应用中选取较优的;成隔震支座参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层Web体系结构普遍存在可重用程度低、维护工作繁琐、程序应变能力较弱等不足。因此,在开发Web应用系统的过程中,提高开发效率,合理选取技术进行分层设计、框架搭建,充分发挥应用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就尤为重要。对基于J2EE五层体系结构的Web开发框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Struts框架的J2EE架构中实现对象持久性的局限性;在业务逻辑层与持久层之间设计了多源数据访问组件,实现对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异构数据库的统一访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高层建筑结构形式日益大型化、复杂化,给施工带来许多新的难度的问题,探讨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包括结构转换的特点、转换层设计、经济指标、抗震性能、梁式和桁架式转换等注意事项,对工程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