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署制定并发布施行的《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应诉管理的规定》(下称《应诉管理规定》),使审计行政应诉有了较为具体、统一和操作性较强的规范。笔者就此谈点初浅看法。一、关于审计行政应诉及审计行政应诉活动的特征(一)应诉的主体是审计机关。这是因为审计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今以作出审计具体行政行为的审计机关为被告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所以到法院应诉的只能是审计机关。(二)审计机关的地位是被告。这是由于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具有恒定性,原告总是行政机关的相对人,被告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  相似文献   

2.
审计行政复议与审计行政应诉异同之我见田旭审计行政复议是指被审计单位和关系人对审计机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作出的具体审计行政行为不服,而依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要求改变审计行政行为的行政活动。审计行政应诉是指,审计行政复议后...  相似文献   

3.
新《行政诉讼法》正式地从法律层面确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这项诉讼制度很具有中国的本土特色。按照我们现行行诉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如果被起诉,在原则上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确实因为特殊情况也能不出庭应诉。但必须委托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其他人来出庭应诉。此项制度有助于增强行政机关的法制意识,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动性,促使当事人双方行政纠纷的实质性解决。"但这一制度在法治实践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4.
“民告官”案件常常是“告官不见官”。为杜绝这一现象,四川省今年起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让官见民,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二00八年度安排》,明确提出积极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积极推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对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的行政案件,倡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相似文献   

5.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作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一种手段,有其存在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可能性.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构建的过程中,法律在原则与妥协之间徘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产生既坚持了公民权益优先原则和诉讼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又存在着法律的妥协.法律在不同主体的斗争和妥协中完成了对现有秩序的认可,维护了现有社会的利益平衡,但是法律的妥协只能维持暂时的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平衡终将被打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应当从立法技术、立法理念、立法内容等方面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进行探索,找出其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审计机关的影响审计机关作为较高层次的财政经济综合监督执法部门,尽管没有行政许可职能,但并不等于《行政许可法》就与审计机关无关。相反,《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必将对包括审计机关在内的所有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产生深刻影响。正如温家宝总理指示的那样,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单纯是一部法律的执行问题,而是涉及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的大问题。《行政许可法》对审计监督工作的影响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行政许可法》勾画了法治政府蓝图,要求审计机关进一步严格依…  相似文献   

7.
技术监督部门,只要行政处罚决定一下达,要时刻准备当被告,这是不依行政机关的意志为转移的,应作好应诉准备,选好应诉人员。因为行政应诉工作和法庭辩论是一项政治性高、法律性强、业务知识广、技术性高的工作,也是原告与被告进行法律  相似文献   

8.
面对中国加入WTO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规避审计风险问题显得更加严峻而紧迫。本文拟从规避常见的一般审计风险谈些看法: 一、审计实施过程中常见的一般风险 1、审计程序风险 审计监督工作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审计的法律程序具有独立的法律价值,审计机关是行政机关,审计监督行为是行政行为,只有依法履行法定的审计程序,才能确保审计监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否则就要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即使审计决定是客观。公证的,但审计程序不合法,也将败诉。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必须严肃地执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监督地位。审计通知书必须提前3天送达被审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关键。审计机关是专司国家审计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根据有关行政法律的规定,在履行法定审计职能时,享有广泛的行政权力。但同时也必须依法审计,依法行政,承担相应义务。在审计执法过程中,审计机关应当严格遵守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审计监督的权力。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审计机关在对行政机关的审计监督中,重点要加强对行政许可收费的审计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查行政机关是否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行政许可收取费用;是否按照法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有无将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作为收费的依据,有无乱收费现象。二是检查行政机关是否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有无自立名目,擅自订立征收标准和范围的现象;所收取的费用是否及时、足额地全部上缴国库,有无截留…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审计监督权与行政处罚权的区别王珍“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行政处罚权,哪些行政机关有行政处罚权,由法律、法规规定。”那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权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是否不交叉、是否有区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山东审计》2002,(9):19-19
审计听证是审计机关依法必须遵守的行政程序之一。审计听证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证审计机关高效、合法地行使行政权,另一方面是赋予行政相对人的参与权。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审计听证程序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这是我国行政法律对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处理的基本要求。1997年审计署颁布实施38个审计规范时,在《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规定》(审法发[1996]360号)中第一次对审计听证作了原则规定。2000年审计署一号令颁布了《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总结审计听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审计听证程序作了补…  相似文献   

13.
对机关服务中心(机关后勤事业单位)的审计是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后,机关服务中心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其经费主要仍来自财政预算,所以有必要对这部分资金的收入与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其次,由于机关服务中心与其服务对象特殊的关系,为其服务对象违规转移资金提供了可能的场所;其三,机关服务中心利用国有资产进行的创收,审计机关也有权进行审计。但机关服务中心与行政机关毕竟不同,如何做好对机关服务中心的审计,仍需要深入地研究。1、收入的审计。收入是指机关后勤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  相似文献   

14.
黄步龙 《中国审计》2005,(12):63-64
相关链接 该案涉及到的是审计决定的强制执行问题,本文拟结合上述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目前,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情况很少,只有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海关、物价、外汇管理等少数行政机关拥有部分行政强制执行权,绝大多数行政机关都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行政法律文书,自送达被审计单位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审计决定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具体行政行为,对其强制执行应当按照我国法律有关强制执行的规定来处理.  相似文献   

15.
审计强制措施初探张作群行政强制执行权是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的强制管理相对人履行法定行政义务的权力。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机关,也享有行政强制权,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被审计单位履行义务。由于审计机关设置时间较短,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规范审计...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强调“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市各级审计机关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全体审计人员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地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好服务,保驾护航。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应该把服务作为行政的座佑铭。审计机关行政工作建设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审计机关的执法水平,审计机关人员要确定自己的公仆地位和服务者角色,摆正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位置,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服务于监督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简单地为查出了多少违纪问题,而应该注重如何…  相似文献   

17.
审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行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是政府审计机关比较其他审计组织而言特有的行为表现。审计行政处理行为和处罚行为是开展每一个项目审计都可能要实施的行为,用于纠正和惩戒违纪违法现象。本文从法律角度拟就对审计行政处理与行政处罚行为进行探讨分析,以明确二者的关系和区别。一、审计行政处理行为 审计行政处理行为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审计处理的种类有:责令限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审计机关审计复议的规定第一条为保证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审计复议机关办理审计复议事项,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审计复议机关,是指有权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审计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审计机关。第三条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向审计复议机关…  相似文献   

19.
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强制性措施,是保障和监督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权,保护被审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合法权益,体现审计机关权威和震慑力的重要举措,构成了审计机关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审计行政监督工作的全过程。一、审计行政强制性措施的属性。(一)权威性。审计机关权限是宪法确定的。审计行政强制性措施遵循宪法和《审计法》规定的原则,将其内容具体化,与《审计法》一并构成中国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是中国审计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权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以及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二)法定性。审计机关权限随着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0.
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应重点把握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企业体制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经济成份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审计工作对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以企业审计为主的格局转变为现在以财政审计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主要审计对象,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督也就成为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的主要审计资源,如何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保证对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监督,提升审计质量,已成为审计机关的重要议题,笔者在此谈点浅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