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语录     
张琳 《数据》2010,(8):5-5
从中国经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持续放缓,放缓太多,也许是值得担心的,但就目前来讲,中国经济放缓是好消息。  相似文献   

2.
向松祚 《英才》2014,(6):74-78
单纯依靠货币信贷和财政债务刺激,不仅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反而会加剧经济体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金融风险快速上升;二是政策空间日益缩小,政策效果逐渐下降。这两个基本特点大体上决定了未来相当时期内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笔者曾经将中国经济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概括为10个疑难杂症,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一是自2009年以来,货币信贷扩张和财政债务刺激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令世界瞩目。2012年,神舟九号遨游太空,蛟龙潜海7062米,彰显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目前,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国际贸易发展举步维艰、欧债危机蔓延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各类风险明显增多等诸多考验,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两个基  相似文献   

4.
关筱霞 《经营者》2000,(2):24-25
<正> 20世纪末的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一方面,不论国有、个私,大大小小的投资者们普遍感到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企业拿着钱,要么无处可投,要么投出去就如飘进水中的雪花。银行已有巨大的存贷差,却咬着牙"惜贷"。另一方面,在中国投资者们"拔剑四顾心茫然"之际,外国投资者却视中国为投资热土,《财富》杂志将它的本世纪最后一次年会隆重地开到中国上海,论题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中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出现反向变化.如果宏观调控不当,只注意往一方面用力,结果要么是控制了通货膨胀但经济下滑,要么是防止了经济下滑但出现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如何处理好防控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下滑之间的关系,是今、明两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宏伟 《楼市》2012,(12):44-45
Q&A◆中央明确"两个不可能",为何却依然有人认为政府有救市可能?一则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短期内宏观经济面持续恶化可能导致重启楼市"救市计划"。二则楼市惨淡,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有可能持续微调,刺激楼市需求入市。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承接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态势,继2012年第二季度之后连续5个季度低于8%(近5个季度分别为7.6%、7.4%、7.9%、7_7%和7.5%)。自2000年以来,我国仅有10个季度GDP增长率低于8%,而近期就占了一半,且呈持续状态。对于近期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态势,我们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也就是说,既不能为盲目追求高速度而重拾大规模扩张性政策,也不能不要速度,而应该认真分析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的各种可能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特别是要高度警惕和防控财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切实以实质性改革化解财政经济风险,保持经济更长时间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代》2013,(8):22-22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放缓,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的7.7%下降0.2%。持续放缓的势头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脆弱性,也使得实现2013年全年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日本经济新闻》文章称,对于中国经济能否通过结构调整走上稳定增长轨道,专家的看法存在分歧。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  相似文献   

9.
《山东企业管理》2012,(6):32-36
令全世界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经开幕,对任何主办国来说,奥运会都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盛事。因为在现今这样—个经济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而日渐壮大起来的中国企业,对奥运会这个大舞台,要么跃跃欲试,要么已初尝胜果。看懂奥运盛事、了解英国经济、关注那些意图从奥运会掘金的中国企业、人物和商机,本期专题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动向一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经济增长放缓让国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没人能准确预测这轮经济放缓会持续多久,决策层也将年度GDP增长目标调降至7.5%。许多经济学家甚至更为悲观,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可能将像日本那样结束。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实现了超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在1973年后的40年中,日本年度经济增长超过  相似文献   

11.
12012年4月17日北京柏悦酒店"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基华物流(CEVA Logistics)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戴成安(Martin Thaysen)首次和中国记者见面便提醒大家这样一个事实。在媒体沟通会上,这位今年2月份刚到任的副总裁说:"今年全球贸易在下滑,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已为大家熟知,中国第一季度的汽车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上海企业家》2007,(2):41-43
关于中国崛起的分析和争论几乎完全着眼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软”性因素,包括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是其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奇怪的是,软实力这个话题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要么无人提起要么被人滥用。虽然中国在施展这种实力时会受到种种制约,但其软实力资源颇为可观,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贺军 《中国企业家》2008,(21):42-42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凉意逼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同比为9.9%,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依次为10.6%、10.1%和9.0%,放缓趋势明显。以2007年为基数,经济增速每下降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GDP减少了25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杨光 《中外管理》2014,(11):3-3
今年,"颠覆"无疑是中国企业界的焦点热词。没错,因为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要么颠覆别人,要么被别人颠覆。这就像我们今年恳谈会的主题:"谁颠覆谁",我们要么去做主语,要么沦为宾语。但在必须"破"的同时,我们也到了必须"立"的时候。否则,"颠覆别人"就只是眼前快感,终究难逃昙花之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因外部冲击和周期因素而处于低谷运行,民间投资意愿低迷时,这时使用反周期的政府投资更有必要。201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朗增长74%,创20个季度来新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事实,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面对考验的一年,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政府以支持经济长期增长为目标,试图推出积极的刺激开支方案,以舒缓内部增速放缓的压力。 2009年将是中国经济面对考验的一年,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政府以支持经济长期增长为目标,试图推出积极的刺激开支方案,以舒缓内部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反映了成品出口业的外部需求减弱,但同时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振,楼市低迷已对钢材、水泥等行业造成连锁效应,并间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总会计师》2010,(8):34-35
7月宏观经济数据如期出炉,其中,7月份工业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放缓,暗示中国经济活动持续放缓,但受食品价格反弹和洪涝灾害影响,7月CPI创下年内新高,达到3.3%。不断紧缩的资金面,超出预期的7月CPI,放缓的经济增长,"滞胀"的疑窦,"二次探底"的担忧,给刚走出暑伏的宏观经济带来一丝秋意。  相似文献   

18.
王建 《中国企业家》2009,350(21):36-36
由于投资不可持续,外需不可依赖,两年后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就只剩下消费需求了  相似文献   

19.
易宪容 《英才》2008,(5):32-32
从2002年开始,各国政府及不少研究者都认为,世界经济的失衡,特别是美国与中国经济的失衡,根本上的原因就在于对人民币汇率低估,在于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而造成的中美贸易顺差过大,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就能够改变这种经济格局,就能够让世界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房地产》2020,(8):36-39
在经济放缓、供应持续加码、需求走弱、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今年企业层面流动性将面临挑战,未来融资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而在防范风险的要求下,化解行业杠杆压力,保障行业资金面平稳的调控思路将会日趋清晰,行业融资政策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且在疫情冲击下逆周期调节可能会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