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前店后厂”式跨境一体化生产贸易体系的形成,导致三地之间商品、资本、人员与信息的流动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也开启了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的整合过程。这种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特点 ,对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以推动整个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李旭 《北方经济》2010,(13):92-93
2009年1月8日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地区要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举出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在泛珠三角的背景下,广州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目标选择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推动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治理成本的有力措施,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共同课题,应通盘考虑,加强合作,突出重点,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6.
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已自发形成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转为由两岸官方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但两岸经济一体化进程受到政治僵局等因素的阻碍,为此,两岸应分阶段建立稳定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以最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纲要》进行深入解读。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步入深水港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纲要》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是一种及时的强心剂。第二,改革和开放是解决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开拓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最主要凭借。第三,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看,区域发展观的树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务。第四,在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利弊基础上,提出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政府部门要尽力规避完全市场条件下一体化策略的诸多弊端,要把发展权力下放到基层,让其拥有地方发展自主权,以增进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作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其经济腹地的界定能够推动该地区资源的合理分配及促进广州市与周边城市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本文对断裂点理论进行修改和完善,计算得到广州市与周边城市的断裂点位置,论证其经济腹地呈倒桃心状,并对广州市经济腹地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提了20年。今年,国家直接将京津冀区域发展列为“十一五”规划的子规划之一,这意味着“京津冀”的区域发展将从静态的蓝图走向现实。前些年,由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撰写的《京津冀地区经济科技地位弱化趋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调研报告引起了部分专家和媒体的注意。这份调研报告表明: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是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然而,“京津冀”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研究表明,这一结果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产业发展协调不够…  相似文献   

10.
近期媒体发表了不少有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报道,很值得关注。 比如,广东与香港召开了粤港联席会议。报道说:“来自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竞争,决定了粤港两地的依存关系,决定了粤港两地最后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为此会议提出了“大珠江三角洲”的概念,认为要改变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的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成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的区域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以香港为中心,珠江三角洲为腹地的港澳珠“增长三角”已发展成亚洲地区充满活力的经济区。本探讨了新一轮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特点,并从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深化港澳珠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层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增长因素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和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和贡献大小,最后,结合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个方面提出了珠江三角洲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刘木光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三产业迅猛发展。农村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然而,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珠江三角洲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差距很大。有的地区农业...  相似文献   

15.
杜金岷  郑凌云 《南方经济》2000,(9):59-62,77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增长因素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和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和贡献大小,最后,结合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三个方面提出了珠江三角洲金融深化发展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已先后提出并实践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区为代表的经济区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和我国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渤海湾经济区为主体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格局制约将愈发凸显,而且由于这些地区的地域及产业特点,还将大幅增加国家综合发展成本.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战略利益集团对我国形成的战略挤压,我国急需构建新的战略腹地经济区,形成新的国家经济增长极.而黄河几字湾流域独有的腹地经济区位优势和天然能源资源禀赋,无疑将成为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新的国家战略经济区.  相似文献   

17.
把握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安 《浙江经济》2007,(11):10-11
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市场与政府这两种推动力量的着力点有差异,作用的方式和作用的结果也有差异,但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形成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合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东北亚地域辽阔,综合实力较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看亚洲,而东北亚又是亚洲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和谐发展,对东北亚、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实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与西欧、北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既符合东北亚各国利益,也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因而应是东北亚合作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区域。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日益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前沿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