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密切相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党的十六大首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之一。200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并强调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已有明显改善,市场化的国际收支调节体制机制初步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外贸总量的增加及综合国力的攀升,作为中国法定货币的人民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特别是对人民币升值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成为热点之一。本文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商主义者和古典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问题的早期研究。虽未能形成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但为其后对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是西方国际金融研究向现代国际金融研究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家们尽管对国际收支调节的某些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他们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依然是不系统、不完整的。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首先对中国目前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进行了分析,接着讨论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现代进展,然后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收支平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令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迅速扩大,全年预计可达1000多亿美元,更是引超人们的普遍关注。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体现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要深人研究国际收支平衡的具体涵义、调节的重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和调节机制天津财经学院葛文锋我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诺在2000年前实现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这一目标预计可以提前得以实现。这表明我国新汇率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实现资本项目的人民币自由兑换在当前汇率制度下是不可能的。改革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本文认为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途径是调整国际收支结构,缩小国际收支顺差,其调整策略是:抑制货物贸易顺差的进一步缩小,同时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以缩小金融与资本账户顺差,实现经常帐户盈余而资本与金融帐户赤字的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课题组 《上海金融》2007,4(9):4-9
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全球经济发展、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根源,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作为近期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收支结构研究: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由初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条件。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不同阶段所要求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对国际收支政策及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升值中国损失论”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兼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调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中国损失论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并不存在造成这种损失的条件。美国不可能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逃债。不应该让错误的人民币升值中国损失论来影响甚至左右我国的外汇政策。我国当前没有必要大幅度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深入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迅速成长,对国内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人民币跨境流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对离岸市场发展的影响、境外市场人民币自循环不畅和离岸市场缺乏人民币流动性补充安排等三个方面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人民币离/在岸市场间的循环机制,提出了促进离/在岸市场人民币资金良性循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2005年7月-2007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外汇储备增长与人民币升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于释放两者之间弹性,维持缓和的、相互促进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起到显著的效果,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将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部性理论本质上是一种货币替代理论。从网络外部性理论的角度,人民币国际化机制可归纳为协同机制、货币转换机制以及支撑机制三种。协同机制和货币转换机制构成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在动力,支撑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外在支撑。随着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外汇储备中的扩大使用,人民币国际化将发挥正网络外部性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