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的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必然对《公司法》不断提出新的修改要求。经过1999年和2005年两度修改,新的《公司法》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浮出水面,并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对原有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完善了公司的退出机制:通过引入一人公司制度,弥补了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空白,通过设立专门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是调整公司在设立、组织、活动、终止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商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要法律.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最新修改后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公司法》的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地方:  相似文献   

3.
新《公司法》(以下简称新法)于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这次修改引进、建立和发展了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先进的公司法理念.具有实质的制度和规则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新法完善了公司设立和公司资本制度方面的规定.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规定.充实了公司职工权益保护的规定.健全了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和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自颁布以来,对企业主体法律制度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公司法》的立法理念、立法技术以及制度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立法机关在2005年对《公司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新《公司法》已于2005年末出台,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公司法》对旧《公司法》80%以上的内容进行了修改,突出了法律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社会发展与现实经济需要创立了许多新制度,其中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是新《公司法》的一大亮点,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新《公司法》实施第一天,中国第一家一人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5.
吕静  刘伟  郭井森 《价值工程》2011,30(11):322-322
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但是在实践中没有明确如何操作,本文就设立独立董事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来完善公司的外部监督,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6.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证监会于2001年8月制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立做了硬性规定,但其中关于独立董事的资格、选任、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维持等规定还不尽周全。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公司法》对1993年制订的《公司法》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在原来230个条文中,删除的条款达46条,增加的条款达41条,修改的条款达137条.新《公司法》对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拟通过新旧《公司法》的比较.谈谈《公司法》的创新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将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届第六次会议顺利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并于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公司资本制度作为《公司法》的主要内容,是《公司法》改革的重点。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此次转变对债权人利益保护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本文从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入手,第一部分具体分析了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主要写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后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第三部分提出在当前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形势下,我国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2001年8月22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独立董事制度.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第123条规定:"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而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的《公司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与企业经营者、与我们的经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现将新法中最为重要的修改做一说明。一、公司设立的限制被放宽与经营者以及希望自己成立公司的人关系最大的一个修改是:新公司法放宽了公司设立的限制,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由10万元降至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扩大了股东的出资方式。除了用货币出资,股东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降低了货币出资的比例。新《公司法》规定全体股东…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对《公司法》的第3次修订,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简称新《公司法》)。这次修订是在认真总结十多年来公司法颁布施行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发展和完善.有许多重大的突破。认真研究这些重要的修改,将有助于我国公司法的顺利实施,发挥其调整公司法律关系的作用。现就新《公司法》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新规定,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是英美法国家在一元制公司治理模式和高度分散股权结构下的一项制度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在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要设立独立董事制度。但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冲突。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圆公司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此次修改得到了经济界和法律界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全而地认识新《公司法》。本刊记者特别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德年,姚博士就《公司法》修改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记者亦希望能借此次采访使广大读者对新《公司法》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鉴于实践中公司财务舞弊、违规经营、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屡禁不止,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后加强了公司治理,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引入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但是,公司治理对内部经营者的监督功能并未在实质上得到充分改善,而且《公司法》的修订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关系协调问题等等。因此,如何在《公司法》框架下完善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仍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  相似文献   

16.
唐凯林 《英才》2005,(4):16-16
治疗上市公司大股东肆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的一副猛药。在最近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有一种声音很坚定,那就是“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将被引进新的《公司法》已成为定局。揭开公司面纱是在英美法系司法实践中的判例规则,其主要意思是法院可以在具体  相似文献   

17.
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于2005年10月再次修改了公司法,文中通过对新旧公司法中的公司资本制度进行对比研究,说明我国现行的公司资本制度为宽松的法定资本制而非折中资本制,分析现行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改进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这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修订了《公司法》,并决定了修改后的《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是对1993年制订的公司法进行的比较全面的修订,修改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在原来总共230个条文中,删除了原来的46条,增加了新的41项条款,修改的条款达137条。而且新《公司法》中涉及公司财务会计的规定较多,  相似文献   

19.
关联企业间关联交易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现代关联企业运行特点决定了关联交易既有合理性,又面临着支配公司对从属公司滥用传统公司法人格独立制度的必然法律难题,其制度根源在于公司法人格独立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并存。2005年10月,新修改的《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了涉及,但仍未建立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为了克服难题和非理性问题,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保障关联交易安全、加快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应该尽快在关联企业运行中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其他有关规定,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并在董事会设立战略决策、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我认为这样要求欠妥。本文仅对如何确立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地位、职权,审计委员会成员组成等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合理确立审计委员会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上市公司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更为合理:(一)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实现有效监督。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是有效监督的前提。作为监督者的审计委员会应该独立于管理当局,使董事、总经理及公司的全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