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事一议”筹资对强化民主管理.规范筹资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一事一议”筹资在少数地方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普遍建立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用来兴办村内道路、桥涵等公益性事业,这项制度,符合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了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减轻了农民负担,意义重大,深受农民欢迎。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杜绝借机乱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操作时应坚持“四大原则”,规范“一事一议”。  相似文献   

3.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操作难度大——议事难。行政村合并后,每村人口大多在2000人左右,大的村人口达3500人左右,个别特大的村人口达5000-6000人,召开村民会议难,加之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外出经商劳务的农民逐年上升,甚至有一部分在家的农民不给报酬不参加会议,因此召开一次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十分困难。绝大多数村“议事”由村“两委”干部或吸收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参加拟定“,一事一议”筹资工作在相当多村难以组织实施。议难决。在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4.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意见》,规定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要坚持“群众自愿、共同受益、民主决策、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则。由村民委员会在本村范围内组织实施,严禁乡及乡以上政府、部门等以任何名义借“一事一议”向农民筹资筹劳。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村内举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的筹劳筹资,要按照群众受益、量力而行、事前预算、上限控制、严格管理、使用公开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来解决。但据调查,现在有些村在。一事一议’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筹款才议’;有的怕群众工作不好做。有事暗议’;有的以村民会议难组织。有事不议”,致使一些地方对党的惠民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农民负担难以减轻。  相似文献   

6.
《农村财务会计》2001年第3期刊发了刘军同志的《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完善相关会计科目设置的建议》一文,其中谈到一事一议筹资的会计核算,本人认为有些欠妥,原因在于一事一议筹资的支出,多形成固定资产,若设置“专项资金收入”和“专项资金支出”科目核算,那么形成的固定资产在账上就无法体现,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也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设施、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农村改水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体现专款专用原则,不得平调,不得挪作他用。故此建议增设“专项基金”科目,并按…  相似文献   

7.
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资金核算的一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实施一年多来,对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起到了较好作用。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取消乡统筹和“两工”,以及改革和规范村提留。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新制度中增设了负债类的“一事一议资金”科目。但新制度对“一事一议资金”会计核算有一些不尽科学、合理之处。对此笔者谈一点不同意见,供同行们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把好立项关,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公平普惠的原则。奖补项目的立项应立足在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村的基础上,要防止对不实行或不规范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安排奖补项目。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农村调查,很多基层干部反映,农村“一事一议”操作起来困难很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民忙于生计,对公益事业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二是群众所处的位置、经济条件、认识水平不同,“各怀心腹事,众口难调”;三是村民不懂权力如何使、义务如何尽,存在“我出资,你干事:你出错,我闹事”的意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笔者调查发现,基层干部反映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深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事一议筹资中“一头热两头冷”的现象.即乡镇一头对一事一议筹资积极性高,显得“热”.村和农户两头对一事一议筹资不积极.显得“冷”。  相似文献   

11.
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内生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资金和劳务不再固定向农民提取,实行“一事一议”,上限控制,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决定。两年多的实践表明,各地执行情况有很大差别,有的按规定进行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有的反映议不起来,村内生产公益事业建设受到影响。针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存在的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公益事业,各地采取多种办法筹集资金。有的申请政府拨款,有的靠个人捐资,有的靠群众自筹,大部分地方多采取“一事一议”群众自筹的办法筹集资金,发展村级生产公益事业。怎样规范“一事一议”收费,既量力而行办好村级公益事业,又不会使农民负担反弹,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对此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村级“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首先要得到村民同意才行。“一事一议”项目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将项目需要筹资情况,资金收支管理情况,将来收益情况,通过召开村民…  相似文献   

13.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农村税费改革初期适应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而做出的制度安排。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2007年,  相似文献   

14.
“一事一议”筹资是为了筹集兴办集体公益事业而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一种筹资方式。这是一种以村为单位进行统一筹资、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事后决算的筹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出工的方式还可减轻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经济负担。但一些地区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资轻劳”的现象,对“筹劳”管理监督不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宣传不到位,群众难理解。近年来,各级政府宣传的重点是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制止乱收费,对缺乏强制收缴措施的“一事一议”筹资不敢宣传也不愿宣传,不少农民片面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就是费改税,即今后只交税,不交费,对“一事一议”筹资制度这个“新事物”认识模糊,以致在筹资过程中出现许多误导、误传和误解,给筹集工作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村提留和乡统筹费,村级举办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召开村一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向村民集资,以每人每年不超过15元为标准。对这一类经济业务。应设立“一事一议筹资”总账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属负债类科目,收到筹资款时记贷方,开支时记借方,年终一般无余额。以款项性质或用途设明细账户。  相似文献   

18.
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一事一议资金”会计科目只核算按“一事一议”形式筹集的专项资金,其核算范围仅限于村民通过的“一事一议”专项筹资筹劳资金。但从现实情况看,村级兴办的公益事业建设,往往从多方面筹集资金,包括村民上交的“一事一议”筹资、以资代劳款、上级财政奖补、社会捐赠、有关部门的专项投入、村集体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9.
农村筹资筹劳及“一事一议”资金的征集、管理,—直是各级政府和农民关注的重点,笔者就山东省莱州市如何管理和使用这部分资金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福建省“一村一品”发展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提出4项推进福建省“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强领导,把握发展规律,加强规划指导,齐抓共管,抓好典型等5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