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辉 《企业活力》2006,(2):62-63
<正>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这个例子讲的是: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相似文献   

2.
智猪博弈是博弈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案例,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取吃一点残羹。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于是小猪选择“搭便车”策略,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好歹有的吃,只得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在现实中大量存在,俗话说,皇帝爱奸臣,那些偷奸耍滑的人,往往善于捞取别人的胜利果实。为什么做事少的人偏偏混得好?为什么干实事的人总是无好报?真正有才干的“大猪”,由于长期劳苦功高而不赏,黯然离开企业,而那些善于取巧的“小猪”,却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最后,企业逐步枯竭,走向灭亡。智猪博弈的困境,是对所有企业的考验。做大猪,还是小猪,也将是每个人面临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3.
制度与非制度的齐头并进,就会使介入企业中的显性与非显性行为得到有效调控。在探讨正题之前,先讲一个经济学上精典案例——“智猪博弈”的故事。其意思是说: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另一端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会有机会抢先吃到落下来的食物。当小猪踩  相似文献   

4.
动静     
《英才》2009,(1):10
牛年到了,先讲个猪的故事。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大猪力大腿快吃得多。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无论哪只猪踩上一下,离踏板十米远距离的投食槽就会落下猪食。  相似文献   

5.
<正>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一定单位的猪食进槽。如果小猪按动按钮,则大猪会在小猪到达食槽前把食物吃光,如果是大猪按动按钮,则大猪到达食槽时只能和小猪抢食剩下的一些残羹剩饭。既然小猪劳动不得食,则小猪不会主动按钮,而大猪为了生存,尽管只能吃到一部分,还是会选择。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相似文献   

6.
一、集群内企业的"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是指-大一小两只可以做出理性选择的猪在一个食槽进食,食槽有一个电钮,每按一次电钮可出10个单位食物,但按电钮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两者的选择和得益如表1所示:若小猪去按键,大猪先到槽边,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而由于小猪去按键付出了2个单位的体力成本,实际上小猪得到的利益只有-1;若两者同时去按键,同时到槽边进食,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同时各付出2个单位的体力成本,收益分别是5和1,若大猪去按钮,小猪先到槽边,大猪吃6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大猪付出2个单位体力成本,二者收益为4和4,如果谁都不去按电钮,则二者收益均为0.  相似文献   

7.
<正>"智猪博弈"是美国经济学家纳什在"非合作博弈论"基础上提出的经典博弈案例。这里我们进一步扩展该模型的假设条件,认为其中影响大猪或小猪作出是否按动按钮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两只"智猪"之间的实力差距,我们可以用同时按动按钮时,大猪或小猪能够吃到的食物单位来表示;二是是否有外在的激励因素,如饲养员对按动按钮提供食物奖励等。我们可以采用"智猪博弈"  相似文献   

8.
《乡镇论坛》2009,(14):36-39
雪儿来到徐志宝家的时候,徐志宝正蹲在猪圈里给猪挠痒,进孩蹲在男人旁边,一指头一指头地篦着猪毛找虱子。大肥猪躺在猪窝门口,徐志宝的手在它圆滚滚的肚子上来回挠,猪的身子随着挠动豆腐脑般地晃动,舒坦得直哼哼。徐志宝眯眼儿笑着,不时地转脸对进孩笑一下,进孩抿嘴回他一笑。  相似文献   

9.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它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他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段子:"刚看到室友一边急急忙忙吃泡面,一边看着手表.我问他,怎么吃的这么急啊?他说:差点就过期了!" 假如你的奶粉明天就过期了,还能继续喝吗?你会在今晚23:59之前,给宝宝喝完奶粉吗? 奶粉过期不是只过了指定的那个时间它会怎样,而是指,过了保质期,奶粉有可能会变质.不过,奶粉变质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不是说变质就变质,上一秒还是好奶粉,下一秒就变质的.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迷雾     
不知不觉中,我们餐桌上的大多食物都被转基因技术改造过,在食物的选择上,我们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不过,这同时造成了人们对食物的无所适从浓香扑鼻的排骨冬瓜汤,可作开胃用的炝拌土豆丝,火候正好吱吱冒油的烤鸡,或许还有大多孩子不爱吃的彩椒炒鸡蛋和胡萝卜炒肉,几碗米饭……这样的组合几乎在每一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出现过。不过,且慢回想食物的美妙,看看这些食物可能的来源吧:做排骨冬瓜汤的那头猪一生都被关在猪圈中,食用着用各种转基因粮食残渣调配出的饲料,在它遭受屠宰前,要直视同类被杀时痛苦不堪的神情和声嘶力竭的吼叫;土豆有可能是转基因技术培育而出的,据说  相似文献   

12.
动脑筋     
张飞卖猪据说粗中有细的张飞曾贩卖过小猪。一日,他挑着两筐小猪来到集上。刚放下担子,就有一个红脸大汉走过来,说:"我要买你两筐小猪的一半零半头。"话音刚落,又过来一个黑脸大汉,说:"你如卖给他,我就买剩下的一半零半头。"没等张飞答话,又挤过来一个白面书生,说:"你若卖给他俩,我就买他俩剩下的一半零半头。"张飞一听,不由黑须倒竖,怒上心头。心想:"小猪哪有卖半头的,这不是存心欺侮俺老张吗?"正待动武,但又仔细一想,猛然答应了。结果张飞照他们三个人的说法卖,小猪正好卖完。  相似文献   

13.
两头鸟     
《大众标准化》2011,(8):31-31
从前,森林里有一只两头鸟.这鸟的两个头“相依为命”,遇事向来两个“头”都会讨论一番,才会采取一致的行动,比如到哪里去找食物,在哪儿筑巢栖息等。  相似文献   

14.
奇思妙想     
成宇 《财会月刊》2007,(12):91-91
这种冰箱树的四周有许多小洞式的绿色小柜,它是用来放水果的,这样看上去像水果长在树上。上部的一个大圆圈实际是个感应门,手靠近它就会滑开,它可以用来放禽蛋.蛋放进去后像放进了鸟窝,这样如果拿鸡蛋时就像从树上掏鸟蛋。粗壮的树干底部有个踏板。踩上去可以令其里面的储藏柜滑出。从而存放饮料。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在上海地铁上,就因为羽绒服出现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女孩在乘地铁坐下的瞬间,身上羽绒服一角突然炸裂,白色的毛絮飘满地铁,飘得邻座的小伙一身白毛.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段美好缘分的开始,结果小伙一边拍毛一边坐远.而女孩也努力想拾起羽绒,但因为地铁运行后羽绒飘落无法收拾,一时间场面有些许尴尬……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经济是否过热,经济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估计:第一种认为当前货币供应量适合于增加内需和抑制通货紧缩的需要;投资增长只会带来效益,而不会造成过热;对这轮增长要保护好,不应踩动刹车.  相似文献   

17.
微元素     
《住宅与房地产》2014,(5):60-60
墨菲定律应用1、别试图教猪唱歌,不但没有结果还惹猪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是蹲在厕所里,还是等在厕所外。4、看电影时你出去买爆米花,银幕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5、排队你换到另一排,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得比较快了。  相似文献   

18.
有卫生部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研发出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这属于"世界性难题"。一边是政府部门花大力气征集检测方法,另一边却是日益壮大的质疑之声——即便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那地沟油就真的会消失了吗?地沟油猖獗至此,难道仅仅是因为检测方法的缺失吗?  相似文献   

19.
"跃进"是王功瑾的个人属性,没它,今天的王功瑾或许什么都不是! 作为深圳最为知名的手机设计厂商的cE0,王功瑾从小就大胆无畏.认定要做的事, "会想尽办法争取机会".8岁时,家人不允许学游泳,王功瑾没有像别的小孩子据理力争,而是当着家人的面,一头栽进大河里, "这下可好,不让游也没办法了".诸如此类的大胆"争取"在王功瑾后来的经历中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20.
精神快餐     
失败源于心将一个铁笼子一分为二,把狗放进笼子的一边,一旦在笼子底上通电,狗就会受到电击的刺痛,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以避电击,而当另一边受到电击时,这些狗又会很轻松地跳回来,到没有通电的一边去。然而,一批同样的狗,被放进笼中受到电击时,它们却不做任何跳跃和挣扎,只会浑身发抖,低声哀鸣。为什么这些狗会表现出这种任人宰割的惨像呢?原来,心理学家曾把这些狗拴在一个铁柱上,时不时地用电刺激它们,狗受到电击后会挣扎、跳跃,但是无论它们怎样挣扎,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几天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挣扎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