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去年5月,福建省泉州市工商局、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成立了泉州市工商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协调小组,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自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以来,已召开联席会议12次,举办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12场,受教育人数达1300多人。预防职务犯罪协调小组制定了比较规范的工作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有关工作,一是加强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工商机关有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监督、健全制度机制等方面的政策、改革措施,工商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要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检察机关也要就查办工商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
法规司1999年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工作,要紧紧围绕党中央的部署,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风党纪教育,以整风的精神联系工作实际开展“三讲”教育,以教育促进整改。促进法制工作。法制机构的业务工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暨工作会议的精神,突出执法监督这一重点,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法制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工作质量。一、立法工作在初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体系,主要业务工作基本有法可依的情况下,立法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立法重点从填补空白转变…  相似文献   

3.
目前,土地资源职务犯罪在土地资源犯罪中呈爆发趋势,如何惩治土地职务犯罪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预防与惩治土地资源职务犯罪的对策是:加强心理预防,健全权力运行;完善监督机制,创新职务犯罪预防制度;加强刑法保护土地资源的立法建议;加大职务犯罪执法与查处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腐败现象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职务犯罪,它成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机制、监督机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打击是惩治职务犯罪的治标措施,预防才是治本之策。应从强化思想建设、监督机制、法制和干部制度方面预防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5.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惩治腐败是党中央在当前形势下对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预防犯罪比惩治更要重要。本文概述了职务犯罪概念、特征,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预防职务犯罪的难点;并提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或企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能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损失,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只有在深刻认识职务犯罪本质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 "三位一体"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体系,提出系统、全面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对策,彻底根除职务犯罪的内在根源,才能有效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访监督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对信访举报中反映党组织、党员或者行政监察对象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一般性问题、党风廉政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以及不需要进入案件检查程序的轻微违纪问题等,采取特定方式进行了解核实,以达到教育警示、纠错整改、预防腐败目的的组织行为。信访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一环,体现了监督制约与保护支持的结合。通过信访监督不仅可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更重要的,它还是提醒、教育和警示领导干部的重要方法。加强信访监督,对加强执政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所谓"权力观",是指人们对权力的总体看法,其核心是为谁掌权,为谁用权以及怎样用权,这是领导干部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要牢记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同时要懂得,权力是把双刃剑,它可构筑人民事业的丰碑,也可开掘自我毁灭的坟墓。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如何确立正确的"权力观",笔者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和磨炼。一是掌权要"正"。这是用权的基本要求。"政者,正也。"光明正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税务机关掌握着公共权力,对外具有税收执法权,对内具有行政管理权。如何防范公共权力的错位,成为税务机关建设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建设一个透明的和以为纳税人服务为支柱的、廉洁高效为目标的税务系统,必须从加强公共权力观教育入手,积极构建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反腐倡廉新体系;加强公共权力监督;加强税收政策法规建设;加强公共权力制衡,改进地方税收治理结构,防止公共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自身的实践体会,我认为检验检疫工作一线的科长要努力作到以下12345: 一是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做科长工作的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正确认识权力和使用权力;其次要充分看到权力背后是责任和义务,是信任和重托.权力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与人民为敌.我认为加强学习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夏爱华 《消费导刊》2014,(12):222-222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地方政府优化投资环境对企业提出的一项具体要求。文中提出了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具体方针,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淇县工商局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日前集中对全体人员开展了一次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此次警示教育结合工商出现过的职务犯罪的29个具体典型案例,详细剖析了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罪、非法拘禁罪等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规律和特点,指出了案例中揭示的问题,找到了导致职务犯罪的工作漏洞,并让同志们对照反思自己工作中有无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一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案例与我们的工作结合紧,学习这…  相似文献   

13.
2001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联系与配合,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此后,几乎所有的省(区、市)工商局都与当地检察机关联合转发该通知,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工商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今年11月14日,驻国家工商总局纪检组、监察局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部分省(市、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对两年多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是自通知下发以来第一次召开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工…  相似文献   

14.
浅谈职务犯罪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遏制职务犯罪、减少职务犯罪的危害,必须重视预防工作,只有预防在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党和国家及全体人民的利益。文章在对我国职务犯罪的现状、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民性预防、系统性预防、重点预防、建立完善的预防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等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工商局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对外推行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内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切实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落到实处。(一)完善外部监督。一是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权力运作的透明度。1999年,我们山东省工商局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直6个部门政务公开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系统的政务公开工作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目前,全省各级工商机关均建起了工商业务服务大厅,普遍实行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AB角”工作…  相似文献   

16.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形势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建立新机制,从思想、制度、机构、法律等方面入手,积极构筑思想防线、制度防线,促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走上社会化、网络化、规范化之路,确保取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学习型纪检监察组织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工作整体效能,提升办事水平的有效举措。纪栓监察部门要从宣传发动、加强引导、改进学习方式、突出学习关键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崇高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如何看待权力、地位和政绩,对于直接面对面贴近群众的基层干部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纪检监察工作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保证.作为供电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投身到党的建设和企业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中,加大预防力度,严肃党的纪律,深入推进企业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从而为创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做好国有企业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特殊使命,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