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农民,初中只读了两年,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3亩薄田。在他19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好的母亲,还有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相似文献   

2.
白山 《东北之窗》2013,(19):68-68
家住沙河口区白山路街道集贤街社区的72岁老人刘新道,是左邻右舍眼中最不幸、但又最坚强和最讲孝道的老人。几十年来他一直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与痛苦,他的父亲、母亲和妻子,相继身患重症,都是由他一个人照顾。他先后送走了父亲和妻子,现在还在照顾着久卧病榻的老母亲。作为一名普通退休职工,他的收入不多,但压力与责任都迫使他变得更坚强。  相似文献   

3.
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1961年出生于美国檀香山,他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则是肯尼亚人。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从小跟着母亲和外祖母长大。  相似文献   

4.
寸草春晖     
刘振咏 《西部人》2003,(3):24-24
输液器里的药水似儿子忏悔的泪,滴、滴、滴……母亲一生,多像个吊针瓶子,倒悬自己,倾其所有,乳汁、汗水、血液,一滴一滴地注入黄土地,注入黄土地上长出来的儿女!日短而补之以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却不觉自身已枯萎成一株秋后的玉米秆;枯萎的秸秆,还怀抱着沉甸甸的果实。母亲是旧中国农村的末代缠脚妇女,却破例缠而又放。她自己说,从小在地里干活,缠了脚妨碍劳动。听别人讲,母亲年轻时长相很好,却因没缠脚,才嫁给贫不择妻的父亲。父亲脾气不好,动辄打骂相加,母亲默忍着,有时也说几句:“他爸性子差,家里太穷,老小全靠他…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     
父亲曾在一个很偶然的时机,向我描绘过母亲年轻时的形象。听着父亲娓娓动听的描述,在我脑海浮现出母亲的形象:圆圆的脸庞,微红的嘴唇,垂腰的长发、瘦小的身材。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印象。她是1976年,在物资行业参加工作的,性格活泼的母亲很快担任了团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他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成长历程1907年,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医学世家。在那个战乱年代,父亲在他四岁时离世,只留下王淦昌与母亲艰难度日。十三岁那年,母亲也不幸去世。失去双亲的王淦昌在外婆的精心培养下,在十八岁那年一举考入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7.
他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是英王威廉四世的直系后裔.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从男爵的女儿.作为贵族世家,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5岁,他进了英国一所著名私立小学就读,父母的本意是要把他培养成一名政治家,但幼年的他并没有显示出政治人物的天赋,不仅成绩在班里排名倒数第一,而且极为害羞,几乎让旁人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发展》2008,(7):159-159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穷苦的孩子。他两岁死了父亲,为了生活,母亲带他改嫁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无钱供他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杂活,一边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最使他感到困苦的就是每天的饮食,  相似文献   

9.
孝心无侈     
《宁波通讯》2011,(18):64-64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15,(4):50-51
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是白皮肤的男性,而在第44届美国总统大选上,奥巴马改写了历史。复杂身世白人家庭长大的黑人孩子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父母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分手,在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奥巴马跟着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长大。父亲贝拉克·奥巴马是一名在夏威夷念书的肯尼亚留学生。母亲安·邓纳姆是一个白人,原本来自肯萨  相似文献   

11.
张玉强 《西部人》2005,(2):53-54
中国北方有个大淡水湖——微山湖。那里有我的爷爷—奶奶,那里有我和我父亲的童年。那里是我的家乡,那里却曾是我父亲的故乡!甘肃有个不美丽不富饶的陇西小城。那里有深爱我母亲的父亲,那里有深爱我父亲的母亲。那里是我的父亲现在的家乡,那里却是我的故乡!—题记——那一年,我的父亲考上了兰州大学。金榜题名的我的父亲并没有将他的快乐进行到底,他开始抱怨兰州那太污浊的空气,甚至抱怨兰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的父亲似乎上的不是大学,而是“地狱”。但是,在“地狱”待了两年的我的父亲,忽然不再抱怨他所谓的“地狱”了,不再整天叫嚷着…  相似文献   

12.
蒋小馨  唐晔 《沪港经济》2013,(10):76-79
一次次碰壁让人崩溃 对于父亲的决定,唐翔千一点儿也不意外。那天晚饭时,他发现父亲有点心不在焉,筷子老是在一个菜里打转,母亲跟他说话也只是哼哼哈哈地敷衍一番。饭毕众人退出屋子时,唐君远示意翔干留下来。 “爸爸,您好像有心事?” “唔,也可以这么说吧……”唐君远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13.
那是1982年冬天的事。母亲决定远离家乡,带着我们兄妹三人,追随父亲一路向西。路过陕西看到黄土枯树,母亲就开始暗暗担忧,路过甘肃,母亲惊慌的问父亲:难道你是让我们在这样的地方安家吗?父亲的回答让母亲的心都快碎了:不!这样好的地方不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4.
夜袭黄家堡     
芦市西埠发生了一件震惊人心的枪案。国民党×保安团西埠驻军连长王虎伙同乡长黄云抢劫了军款。省城和县境谣诼纷纭。地下党负责人方志刚抢在敌人派员查处之前设计夜袭黄家堡,夺取枪枝,武装东埠农民自卫队。他命令陈大勇去东埠向他父亲陈洪满传达了夺枪部署。  相似文献   

15.
一盆洗脚水     
一对年轻夫妻因为生活琐事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最后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在去法院的前一天晚上,丈夫回到家,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很吃惊,无论怎样相劝,儿子都漠然地摇头,说离婚已成定局。睡觉的时间到了,父亲为母亲舀来一盆洗脚水。儿子看见,母亲刚要将脚伸进水里,父亲突然用手拦住,说:“等一下,我试试水温!”接着,父亲一边倒冷水一边用手反复搅拌,感觉温度合适时,才将母亲的脚轻轻放进水里。儿子突然想起,自打懂事起,他就发现每次都是父亲为母亲舀来洗脚水,让母亲先洗。父亲的体贴和谦让使他和母亲从未红过脸,更未闹过…  相似文献   

16.
江苏企业家葛振兴刚来陕西时并不顺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他投资的企业家得了可喜的收获。见到葛总时,他正在处理公务,从他的说话方式和语气可以看出他是个条理很清晰的人。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葛振兴激动地对记者说:“我要继线……” 葛总自幼在江苏宜兴长大,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农民。改革开放后,母亲开始办副食店,做生意,家境才略有好转。以前,父亲的40元工资要养活一家4口人,生活的艰辛造就了葛总的负重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江苏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他先在乡镇工业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便下海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农村孩子,家徒四壁,母亲身患重病多年,父亲车祸离去.自己奋斗十几年了,好不容易从农村里走出来,考进了城市;毕业后又回到贫穷的农村来,他就是连云港生物工程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吴湖! 吴湖的家境十分贫寒.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在车祸中离开了人世.母亲又因突如其来的打击和随之而来的重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当年中考560多高分的吴湖是生物中专老师从同学那得知情况,在国庆节期间上门找来上学的.他的小姨送他来校时只有一张草席和一块旧的褪色的大浴巾.吴湖在校三年是由生物中专的广大师生点点关怀、笔笔资助完成学业的.  相似文献   

18.
1931年1月,郑儒永出生于香港。父亲郑铁如是中国杰出的国际金融专家,他的正直廉洁、爱国爱行、淡泊名利,对郑儒永的一生影响至深。母亲谢纫瑜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对子女要求严格又关爱倍加。郑儒永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宁波通讯》2013,(1):76-76
周日回乡下探望父母,带着父亲爱吃的猪头肉,母亲喜食的油炸带鱼,一路坐汽车倒三轮的,方回到农村的老家。年逾七旬的老母亲旱已在停车地点等候。自打父亲病了之后,周日回去探望成了我每星期的丛修课。当我从公交车上下来,母亲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如菊花般灿烂。她乐颠颠地说,我就晓得你会这个时候归。你爹还埋怨我出来得旱呢!母亲因准时接住了我,脸上现出如孩子般的得意之色。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位认祖归宗的人。为此,他经历了诸多磨难,也赢得了无尚荣光。他在花甲之年第三次连任省侨联主席荣膺的美誉。他那瘦瘦的身躯里充盈着善良的情感,正义的力量和神圣的使命使他的双肩愈加硬朗。 赤子之心 卢育波出生于泰国曼谷的一个华侨世家。幼年的时候,祖父母及父母亲经常给他讲家乡的故事。父亲告诉他:“咱们根在中国,在广东揭阳,当秦时明月映照的时候,就有一条淙淙流淌的美丽榕江,咱们的老家就在那里。”父亲的教诲,在卢育波童稚的心中深深地留下了“故乡”的烙印。向往故乡的一草一木,成了他幼时的美好憧憬。194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