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中国将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那么,如何才能尽快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清华科技园通过聚集、聚合、聚焦、聚变的四聚模式,推进产学研的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09,(9):78-7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28号),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同意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批复》(京政函[2009]24号),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京海发[2009]10号),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正伴着和谐的钟声向我们姗姗走来。今年,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近几百年来,真正改变和推进中国的,或许就是邓小平先生领导的改革开放这件事情,因为它的确让大多数中国人富了起来。在继续进行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关村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二十年来,中关村圆满地完成了“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和“十五时期的奋斗目标”,用辉煌的业绩铺就科技创新强国之路!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关村必须“又好又快地永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6,(3)
专家解读《科技纲要》八大亮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是我们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纲领。举世瞩目,备受关注,权威人士纷纷对《科技纲要》的亮点进行解读。徐冠华(科技部部长):《科技纲要》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自主创新,并以此为主线贯通全篇,自主创新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发展的主导思想。白先宏(百泰生物药业董事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战略意义。贾康(财政部财政科研所所长):科技投入必须有大幅度增长,投入将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应确立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9,(2):71-71
在胡锦涛总书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三周年之际,由创新中国论坛、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型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于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呼唤创新型政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 《中关村》2006,(10):48-49
中国经济若想持续高速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根本出路,打造创新型企业是根本基础。两个根本之根本是,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型政企关系。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体系必须形成新型的良性互动,它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也不同于前些年转轨时期的不管不顾大撒把。政府是企业的“镇山之宝”前不久,我再次考察了韩国三星集团而感触更深。三星经验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中国的市场比韩国广阔,中国的工业配套体系也比韩国发达,中国的人力资源也比韩国丰富,但迄今为止,为什么没有一家中国企业(不包括资源性或垄断型)能够达到三星集团…  相似文献   

7.
隋振江 《中关村》2012,(6):26-26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优秀人才,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当前,海淀区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人才特区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2,(10):17-17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召开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与发展院士恳谈会,诚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有关专家就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等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据悉,海淀区正在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已经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小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王征 《中关村》2010,(1):60-61
中关村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示范区和领军方阵,意义非同小可。如何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尖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宇明 《中关村》2007,(1):65-65
经过整整12年的发展历程,清华科技园无论是在硬环境建设还是软环境营造,都走在了全国大学科技园的前列,多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在这里汇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激发了强大的创新动力,成为大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为积极配合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自主创新、鼓励创业、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清华科技园于2006年9月12日正式启动旨在重点培养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钻石计划”。钻石以其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和坚硬无比的优秀品质而价值不菲,其化学成分为极为普通的碳元素,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可以将石墨…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5,(5):11-11
去年,北京软件产业年销售额突破520亿元,同比增长35名,约占全国销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赖于政府实施的“引擎行动”,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选准了研发的项目,完善了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诸如神州数码开发的多元化电子报税系统,用友推出的新世纪高端ERP,金山的网络游戏《封神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9,(4):26-32
背景综述: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要打造创新型城市,谁来引领这个头?答案不言自明:中关村。而中关村海淀园则是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北京市海淀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海淀区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林抚生指出,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的两大战略国策。最先呐喊并践行自主创新的中关村,已然成为今日中国和世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9,(3):50-51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首都创新型城市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在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进程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按照《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纲要》和做优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要求,作出决定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描绘出“路线图”——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马文良 《中关村》2010,(3):14-19
中国当下有两大战略国策:一个是“和谐社会”,一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一项国策的呼声,最先来自于科技圣地和创新沃土中关村。这也是去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初衷。又是一年春风绿,我们且来看看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生长出哪些中国的希望昵?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11,(10):75-75
8月31日上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未来科技城建设等事项。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在北京建立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任务艰巨。北京市要主动和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对接,形成合力,努力破解在未来科技城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时强调,把北京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中关村特别要在科技创新中一马当先,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牢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指明的方向,紧紧围绕提高首都创新驱动的贡献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胡鞍钢  CFP 《中关村》2009,(5):36-39
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明确海淀区的海淀园为核心区。海淀区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示范引导作用,是一件关乎到中华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大事情,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日前。国情研究专家、本刊主笔胡鞍钢教授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中国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前一部分是“科学发展与中国之路”;后一部分是“海淀如何科学发展”。兹将“海淀如何科学发展”的内容,刊发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08,(9):74-75
首批76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出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天津:大港区打造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竞争力;石景山科技园区助力“科技奥运”;丰台科技园生态主题公园开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