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在法治主体、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加强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村法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应该与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同步,农村法治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文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现有的法治环境为起点,剖析了农村法治建设难以推进的几个制约因素,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促使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两种方案,分析市场与政府在各自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困境,引入"效用比较"方法实现私权利与公权力在环保政策取向方面的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大类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之后从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环境政策、环境监管、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五个方面深入解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形成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浅析了农村法治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并对当前我国农村法治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农村法治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法治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我国环境问题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环境金融作为优化配置环保资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和提高环保企业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雾霾天气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环境金融理念逐渐地提升到操作层面,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环境金融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仍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国环境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宜昌市四区县农民亲环境行为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结论经济利益、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基础设施等是影响农民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培养农民环境意识、健全环保基础设施、强化政府治理等措施来规范农民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8.
税收法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税收的重要题义。笔者从构建和谐税收的静态、动态角度和物质、精神层面分析,税收法治的和谐应该包括税收法治价值的和谐、税收法治体系的和谐、税收法治行为的和谐、税收法治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农村环境治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安徽省L县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环保指导思想有偏差、相关主体环保意识淡薄、社会力量参与较少、监管方式存在弊端、环境保证金泛化使用等问题。为此,需要健全农村环境治理法制,树立正确的农村环保指导思想;坚持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同时,创新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在合理运用环境保证金的同时,充分发挥非法律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事实的今天,关于基督教的环境伦理价值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就此选题,从其基本环境伦理理念、内容、特点的阐释入手,通过与儒家、道家、佛家的比较分析,重点论证了基督教环境伦理价值及实现‘途径,这不仅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农村环保问题指出了一条别开生面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