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玉米中长期供求分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2005、2010年玉米供求平衡预测(一)玉米供给趋势分析。一般而言,影响玉米供给的移动因素主要有资源环境、农业技术进步、物资投入、制度创新、市场和价格约束。首先从资源环境看。首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96年10月31日,我国实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比统计公布的耕地多6亿亩,统计面积仅为实际面积的72%;在耕地面积中有9亿亩是中低产田,根据经验,改造一亩中低产田平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25公斤,改造中低产田的粮食增产潜力在1亿吨以上;目前,全国还有37亿亩可利用草原、7亿亩草山草坡、2亿亩宜农荒地、0.5亿…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资源特点、现状和问题(一) 我省土地资源的特点是资源的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据1994年的统计资料,山西目前人均占有土地面积7.78亩,低于全国人均12.15亩的水平,人均林业用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83亩和1.7亩,也都低于全国人均林业用地3.33亩和草地面积5.06亩的水平。人均耕地面积1.8亩,虽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1.2亩的水平,但由于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居多,平地水地居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我国素称地大物博,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全国每人平均占有的自然资源并不多,对于农业发展密切攸关的自然资源数据为:全国农业耕地总面积为十五亿亩,平均每人约1.5亩,不到世界水平人均4.7亩的1/3。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损失的耕地有4.4亿亩之多,减少了25%以上,即使加上新垦荒地2.6亿亩,净减少的耕地数还有相当于四川、广东、广西二省一自治区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全国现有森林18.3亿亩,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有"七沙二山一分田"之说。1996年以来,该市强化人工种草、秸秆利用、舍饲养羊等工作力度,使羊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被列作全省养羊基地县。1999年,全市羊子饲养规模达76万只,养羊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全市造林种草保留面积达63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5年的37.5%增长到43%。农林牧结合,该市呈现出草多、畜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发展势头。狠抓人工草场建设。一是建立牧草示范基地。自1997年以来,每年人工种草30万亩以上,仅1999年全市人工种草40.4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农田、水地种草。1999年全市完成退耕种草、农田种草19.4万亩,其中水地种草2.64万亩。三是坚持"四统一分"(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种植、统一管护,权属到户和分户受益)的办法,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新华社报道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11月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据调查统计 ,到1996年10月31日 ,全国耕地面积为19 51亿亩。调查显示 ,全国主要地类除耕地外 ,还有园地1 5亿亩、林地34 14亿亩、牧草地39 91亿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 61亿亩、交通用地0 82亿亩 ,其他为水域和未利用土地。此次公布的全国耕地面积调查数比经常性的统计年报数多5 26亿亩 ,这主要因为在调查中 ,以国际和国内标准的公顷和市亩统一了各地在耕地面积计量中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6.
杂交玉米种子供大于求 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为450万亩,比适宜制种面积多50万亩,预计可生产种子12.2亿公斤,加上现有库存种子3.2亿公斤,2004年供种总量为15.4亿公斤。2004年全国计划大田种植杂交玉米3.3亿亩,需种量8.2亿公斤,供种后将剩余种子7.2亿公斤。但据各方面情况分析,2004年剩余的合格种子没有统计的多,主要原因:一是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由于种子水份含量过高已经出现了冻害,一部分种子因发芽率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全国有4507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9.3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建国以来,国有林场累计营造人工林保存面积,1.5亿亩,封山育林1亿多亩,抚育改造天然次残林2.7亿亩,形成森林面积百万亩以上的林场和林场群200多处,森林蓄积量高达22亿m^3,约占全国森林资源总蓄积量的17%。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近期提出,力争到2015年,将全国适宜地区的7亿亩耕地全部深松一遍,并进入“同一地块三年深松一次”的耕作周期。目前,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深松整地的积极性高涨,全国共完成春、秋季深松整地1.6亿亩,比去年增加2100万亩。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解放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一系列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要文件,制定了路线、方针、政策、法令和措施。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林业职工的艰苦奋斗,我国林业建设事业得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30年来,全国植树造林保存面积4.2亿多亩,四旁植树120多亿株,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4.9亿亩。森林面积达到18.3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7%。各地涌现了不少荒山披绿装,沙漠变绿洲,农田林网化,四旁树成荫的好典型。森林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国已建成大中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2015年全国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截至2015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农用地面积96.82亿亩,建设用地面积5.79亿亩,未利用地39.57亿亩。与2014年底相比,全国农用地面积净减少了426.3万亩。其中耕地减少了89.2万亩、建设用地净增加了713.5万亩、未利用地净减少了287.2万亩。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区有10多亿亩草山、草坡,2亿亩海岸滩涂,15亿亩耕地的大部可做畜牧饲料的农副产品,又有3亿多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农区畜牧业在全国畜牧业经济中以及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全国肉类90%左右是由农区提供的。不仅全国3亿多头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牧区的现状与特点我国草地总面积60余亿亩(含南方草山、草坡),占国土面积的40%,为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3倍,相当于欧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与澳大利亚(68.25亿亩)、苏联(55.8亿亩)、美国(55.5亿亩)并称世界四大草地资源大国。我国牧区(含半农半牧区)草原面积43亿亩,占全国草地面积的70%,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33亿亩,占全国草地可利用面积的77%。  相似文献   

14.
一建国以来,我国国营林场建设发展很快。全国现有国营林场3,900处,经营面积 6.9亿亩,培育森林3.9亿亩,蓄积量11.6亿立方米。现有固定职工37万多人,在场职工家属43万人。历年来人工造林面积已达1.34亿亩,保存面积1亿亩,保存率75%;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9,000万亩;生产木材7,000万立方米,其中规格材  相似文献   

15.
一、全国油菜面积稳中有增 2003年全国油菜收获面积为1.07亿亩,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区为9797万亩。2003-2004年全国油菜收获面积预计为1.13亿亩,同比将增加5.6%,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区为1.05亿亩,同比将增加7.2%。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为;湖北省1900万亩、安徽省1560万亩、四川省1200万亩、湖南省1180万亩和江苏省950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1.5亿亩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截至3月29日,全国已播各类农作物1.5亿亩,占春播意向面积的11.3%。45.57亿元近日,农业农村部"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专场活动实现采购金额54.8亿元,现场签约45.57亿元。8872亿元从全国畜牧总站获悉,2018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8872亿元,同比增长5.7%;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2.8%。  相似文献   

17.
家垦部最近召开的全国国营农牧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会议,是一个充满了革命干劲的生产跃进会。根据参加这次会议的四百多位代表所提出的指标,今年农垦系统的国营农牧场要开荒1,500万亩(比原计划700万亩跃进了一倍多: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开荒的总和还多100万亩),生产粮食30亿斤、棉花100万担、大豆4.5亿斤,出售肥猪40万头,以及其它农畜产品,生产总值要达到10亿元以上(也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计划利润也从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平原包括冀鲁豫苏皖五省和京津二市的平原地区。土地广阔(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耕地2.5亿亩),人口众多(总人口1.6亿左右,农业人口1.4亿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约占全国平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领导全国农民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1949~1980年国家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共有800亿元左右(包括水利基建投资、农田水利事业费和其他水利经费),加上社队自筹共达1,000多亿元。到1980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塘坝640多万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米;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200多处;机电排灌动力达到7,400多万马力;机井从无到有,发展到209多万眼;农村小水电站9万多座,装机容量达到600多万千瓦。灌溉面积达到6.7亿亩(建国初为2.4亿亩)。全国76%的易涝地,56%的盐碱地得到了初步治理。还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和农业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这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山区4,000万人、2,500万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农村动力问题以及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用水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字     
1.3亿 截至2009年,全国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共损毁土地1.3亿多亩。其中,生产建设活动损毁1亿多亩;同时,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